造紙術是什麼

2021-07-05 16:43:45 字數 5556 閱讀 6334

1樓:天上在不在人間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製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西元前206年至西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

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借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乙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

它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苧麻和**。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

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最遲在西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術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濕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造紙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兩個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晉南北朝時已經開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紙。

到了隋朝、五代時期,竹、檀皮、麥桿、稻桿等也都已作為造紙原料,先後被利用,從而為造紙頁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而充足的原料**。

其中,唐朝利用竹子為原料製成的竹紙,標誌著造紙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竹子的纖維硬、脆、易斷,技術處理比較困難,用竹子造紙的成功,表明中國古代的造紙技術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唐時,在造紙過程中加礬、加膠、塗粉、灑金、染色等加工技術相繼問世,為生產各種各樣的工藝用紙奠定了技術基礎。

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越來越高,品種越來越多,從唐代到清代,中國生產的用紙,除了一般的紙張外,還有各種彩色的臘箋、冷金、錯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紙等名貴紙張,以及各種宣紙、桌布、花紙等。使紙張成為人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紙的發明、發展也是經過了乙個曲折的過程。

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公元三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充套件到用桑皮、藤皮造紙。

在裝置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乙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佈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2樓:渴侯含巧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

遠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

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借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乙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

它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苧麻和**。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

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最遲在西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術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3樓:康康侃球

顧名思義,就是製造紙張的技術,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2023年,法國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羅伯特成功地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領先近2023年的造紙術才被歐洲人超越。

造紙術的發明和推廣,對於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4樓:匿名使用者

一看標題,很多人會說:誰不知道造紙術是東漢蔡倫發明的,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2023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修訂本等書也都說:

「公元105年,中國蔡倫發明造紙術」。然而,今天如再說造紙術是東漢蔡倫發明的,「蔡倫紙」是中國最早的紙,便不對了。因為學術的發展已證明,「蔡倫紙」不是中國最早的紙,造紙術也不是東漢蔡倫發明的。

(一)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考古學界不斷地對「蔡倫紙」是不是中國最早的紙,以及造紙術是不是東漢蔡倫發明的提出疑義。

2023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屬於西漢晚期的古紙(見《羅布淖爾考古記》)。2023年,在陝西西安東郊的灞橋古墓中出土屬於西漢晚期的「灞橋紙」。2023年~2023年,在甘肅居延金關漢代(西漢)亭燧故址出土「金關紙」。

2023年,在陝西扶風縣中顏村的西漢窯藏出土「中顏紙」。2023年,在甘肅敦煌西北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馬圈灣紙」。羅布淖爾紙、灞橋紙、金關紙、中顏紙、馬圈灣紙都是西漢晚期的紙,比東漢前期的蔡倫紙都要早。

於是,一些專家對蔡倫發明造紙術提出異議,認為西漢晚期已有造紙術。另一些專家認為,這些紙的質地較粗糙,結構也比較鬆散,能不能稱上真正的紙值得研究。

2023年,在甘肅天水東南的放馬灘漢墓(西漢)中再次發現西漢時期的古紙,被稱為「放馬灘紙」(也有人稱為「天水紙」)。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軟,上面繪有細墨線繪製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即放馬灘地圖。經鑑定,古紙為西漢文、景兩帝時期(西元前179年~前141年)的製品,即西漢早期的作品。

這張天水「放馬灘紙」,比蔡倫紙要早200多年,不僅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而且成了中國西漢早期就有優質紙張的物證。20世紀90年代,又在甘肅敦煌懸泉置郵驛遺址出土200多片紙文書殘片,年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至東漢到西晉(縱跨400多年);古紙的顏色和質地多樣,有黑色厚紙、黑色薄紙、褐色厚紙、白色薄紙、黃色厚紙等8種。而且,《漢書·孝成趙皇后傳》《北堂書鈔》等古籍亦已有漢武帝時用紙的記載,表明在西漢武帝時用紙已不是稀見之事。

(二)經過以上的系統梳理,中國學術界於21世紀初逐步形成以下共識:①中國西漢已有造紙術,造紙術不是東漢蔡倫發明的;②目前最早的紙不是「蔡倫紙」,而是比它早200多年的「放馬灘紙」;③蔡倫的功績仍然要肯定,他雖然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但是中國古代造紙術的重大改革者。他總結前人的造紙經驗,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極為廉價原料,成功製造出適宜於書寫的高質量紙,對造紙術的發展和紙的推廣應用起到了重大作用。

誠如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主編的,於2023年出版的《走進殿堂的中國古代科技史》所指出的:對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問題,「早在唐朝時代就有人提出質疑。他們認為,蔡倫之前就有紙,蔡倫只是精工於前人而已。

如唐代張懷瓘《書斷》捲下稱:『漢興用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上述觀點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許多人的重視,直到20世紀中國考古工作者陸續發現了一些被斷代為蔡倫之前的古紙,如斷代為西漢時期的羅布淖爾紙、灞橋紙、金關紙、扶風中顏紙、馬圈灣紙、放馬灘紙、懸泉置紙等,局面才開始有所改觀。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造紙技藝開始於蔡倫之前」。

因此,在2023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蔡倫」條中,把原定性語「造紙發明人」改為現在的「中國古代造紙術的重大改革者」,並說:「過去文獻將蔡倫定為造紙術發明人。近百年來,在甘肅、陝西等地多處發現西漢紙實物,最早者為西元前2世紀的紙(指「放馬灘紙」,本文作者注)。

因此認為,蔡倫是吸納了前人的經驗,對造紙工藝作了改革,擴大了造紙原料,並以漚、銼、搗、抄一套工藝技術,造出了達到書寫實用水平的植物纖維紙,在造紙史上有重大貢獻」。「四大發明」條指出:「依據《後漢書》,人們(曾)公認東漢蔡倫於105年發明造紙術。

20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考古發現一些蔡倫紙以前的西漢紙,包括居延金關紙、扶風中顏紙、新疆羅布淖爾紙等原始紙。蔡倫總結前人的經驗對造紙技術進行重大革新,改進造紙工藝,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在紙發明之前,中國古人先後用甲骨(其文稱為甲骨文)、青銅器(其文稱為金文或鍾鼎文)、陶器(其文稱為陶文)、竹簡和木牘(統稱簡或簡牘,其文稱為簡文)、絲帛(其文稱為帛文)等載體紀事,古埃及人曾用莎草片書寫,古印度人曾用棕櫚樹葉書寫(其文稱為貝葉文),古巴比倫人是用泥磚書寫,古歐洲人則用山羊皮、銅器、鉛板書寫,美洲瑪雅人和太平洋許多島嶼的人是用樹皮書寫。他們或笨重(如簡牘、鉛板等),或昂貴(如絲帛、山羊皮等),或**少(如青銅器、山羊皮等),或難以儲存(如樹葉、泥磚等),極大地阻礙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在中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替代了竹簡、木牘和絲帛。在隋唐,出現中國造紙術的第乙個輝煌時期,以皮紙(包括藤紙、楮皮紙、桑皮紙等)為代表。於宋元,形成中國造紙術的第二個輝煌時期,以竹紙(包括姚黃紙、學士紙,卲公紙)為代表。

至明清,中國造紙術達到鼎盛,以宣德紙(包括灑金紙、五色大簾紙、瓷青紙等)為代表。傳統的草紙、麻紙、皮紙、竹紙、宣紙等傳統工藝一直保留至今。

在國外,中國的造紙術於3~4世紀東傳朝鮮半島和日本,8世紀開始先後傳至西亞、北非、歐洲,到19世紀中葉傳遍世界各地,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無可比擬的貢獻。它不僅為人類提供了一種便於使用的**載體,促進各國、各地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而且為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基礎條件,因為沒有紙張這種廉價的材料,印刷術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另外,它還造就了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

造紙術的意義,造紙術的意義

在東漢末年,由於經濟不斷地進步,對紙張的要求也是不斷地提高。當時,蔡倫看到大家寫字很不方便,於是,他就研究改造了造紙的方法。他帶領工匠們用樹皮 麻頭 破布等材料造紙。他先把材料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裡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的東西,還可能經過煮,然後放在席子上讓太陽曬。這樣造出來的紙,體質輕薄,很適合...

蔡倫改進造紙術是什麼時候,蔡倫改進造紙術的影響是什麼

永元四年 92 蔡倫任尚方令後,利用供職之便,常到鄉間作坊察看,見蠶婦繅絲漂絮後,竹簟上尚留下一層短毛絲絮,揭下似縑帛,可以用來書寫,從而得到啟發,便收集樹皮 廢麻 破布 舊魚網等原料,在宮廷作坊施以銼 煮 浸 搗 抄等法,試用植物纖維造紙,終於造出植物纖維紙。元興元年 105 他將造紙過程 方法寫...

這篇課文描述造紙術的什麼和什麼造紙術這篇課文寫出了表明了表達了作者對什麼?

這篇課文描述造紙術的什麼和什麼是,呃,是是我國的四大發明。這篇課文描述作者說的什麼和什麼,你可以直接到其他課堂上去查詢。嗯,課文描述了造紙技術是什麼,那麼描述了造紙技術是人工造紙 這篇課文描述的是教主式的發明和發展的乙個情況。這篇課文描述造紙術的什麼和什麼?這篇課文描述了造紙術的成功與失敗。這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