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為什麼有人越老越美

2021-06-30 11:36:24 字數 6422 閱讀 2770

1樓:豔

從青年到老年越來越美,這無疑是一個逆襲人生的故事,同時這也是一個由外向內的轉變,如果不是心理上的美,那可能就是天山童姥了。

大自然的規律是沒法改變的,我並不認為誰的容顏能夠越老越漂亮,相反的,我覺得人的內涵就像是一罈陳年的老酒,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變得越久越香醇。

每個年齡段都會有獨特的美感

如果說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加,他會越變越美的,我認為這幾可能是他符合那個年齡段的審美。

比如說在年少的時候,我們一臉天真燦爛的笑容不需要往臉上塗抹任何化妝品就能夠體現出來朝氣勃勃的美感。

在人到中年的時候,我們身體健康積極向上日漸成熟,這時候也算是中年人的一種美。而快要到了老年的時候,我們將外在的美轉向了內在,充滿了人生的智慧。

由此可見,每一個年齡段都會有他獨特的美感,至於那些越來越美的人,也許只是在那個年齡段當中他是美的。在每一個人生階段你做對了那個階段的事情就是美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又回到了靈魂與皮囊這個問題上,人的顏值是無法擁抱青春的,終究歲月會在我們的臉上刻上痕跡,日漸蒼老,**也日漸鬆弛,臉上長滿了皺紋還有什麼美感可言,但這個時候取而代之的會是一種成熟的智慧。

人格魅力給外表並不是很美的人帶上了一層美麗的光環。有的時候人格魅力可以讓你忽略一個人外表上的蒼老。

綜上所述,越來越美的人必然指的是心靈,外在的美感肯定會隨著時間的消失而消失。

2樓:王小娛兒

隨著年齡變大,閱歷變多,有些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有氣質,也會有更多的時間跟精力打扮自己,加上符合年紀的穿搭,整個人看上去就會越來越美。

3樓:路的第一天

有的人越老越美,是因為遇到了對的人,和對的人在一起,精神是快樂的,精神快樂的人會容光煥發,所以越老越美。

4樓:蘇以沫冉

因為他們過得特別開心,心態特別的好,特別的積極樂觀,面對困難也保持平常心,把生活過成了自己想要的日子。

青年、中年、老年怎麼劃分?

5樓:匿名使用者

青年、中年、老年劃分參考如下-

青年人: 18歲至65歲;

中年人: 66歲至79歲;

老年人: 80歲至99歲;

2023年,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經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進行測定,對年齡劃分標準作出了新的規定。

該規定將人的一生分為五個年齡段:未成年人:0至17歲;青年人: 18歲至65歲;中年人: 66歲至79歲;老年人: 80歲至99歲;長壽老人:100歲以上。

擴充套件資料

各國成年年齡規定

1、**年齡

根據各國司法界定的不同,法定**年齡在全世界可分為七檔——從15歲到21歲不等,將18歲視為**的國家或地區佔據絕大多數。

其中,15歲**的國家包括印尼、緬甸、沙特等;16歲的包括柬埔寨、古巴、越南等;17歲的只有東帝汶和朝鮮;韓國等國的**年齡是19歲;紐西蘭和泰國設定在20歲,而新加坡等國家設定在21歲。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的法定**年齡標準並非全國統一。比如,加拿大亞伯達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等地法定18歲**,而在新斯科舍省則是19歲**。

美國更是奉行三套標準:亞拉巴馬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年齡為19歲,密西西比州和波多黎各自治邦為21歲。其餘地區則遵照18歲**的標準。

2、選舉權年齡

選舉權是多數國家公民的基本權力。二戰以前,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選民年齡都是21歲以上;戰後,全世界選民的法定年齡設定整體出現了下降趨勢。上世紀70年代,以歐洲國家為主的世界多國相繼把投票年齡降至18歲。

截至20世紀末期,18歲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為常見的法定選舉年齡,但也有極少數國家例外:奧地利、古巴和尼加拉瓜等國的法定選舉年齡為16歲,巴林、諾魯為20歲,馬來西亞和喀麥隆為21歲。

3、法定駕駛年齡

對於法定駕駛年齡,大多數國家也設定為18歲。北美國家對這一年齡標準的設限最低:美國和加拿大允許年滿14歲的未成年人開車上路。

一些國家雖允許未成年人駕車,但往往會附帶條件:比如在墨西哥,15歲未成年人可在父母監護下開車、16歲未成年人可在徵得監護人同意後獨自駕車上路,年滿18歲方可擺脫限制。

還有一些國家會根據不同車型等將駕駛年齡細分。比如,韓國允許16歲未成年人駕駛排量125cc以下的摩托車,滿18歲可駕駛125cc以上的交通工具,滿19歲可考取商用駕照。

4、法定飲酒年齡

雖然各國對於法定飲酒年齡的設定趨於多樣化,但18歲的界限仍然適用於大多數國家。

埃及、斯里蘭卡、阿曼和帛琉等國家的法定飲酒年齡為21歲;

馬耳他和塞普勒斯等國設為17歲。

由於各邦法律不同,印度的最低飲酒年齡設定最為複雜——從18歲到25歲不等。

此外一些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不支援飲酒和就睡買賣,如汶萊和科威特。兒子非洲西部和中部一些地區,飲酒基本沒有年齡限制。

參考資料:人民網-年齡劃分新標準出來了,看看你是少年,青年,還是老年人

6樓:楓橋映月夜泊

2023年以前,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是將人口劃為三個年齡段,即:零歲至14歲為少兒人口¨5歲至64歲為勞動年齡人口(中國的劃分標準是到60歲);65歲以上為老年人口。

在20世紀的末年,聯合國有一個新劃分標準,聯合國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經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進行測定,對年齡的劃分標準作出了新的規定。該規定將人的一生分為五個年齡段。即:

44歲以下為青年人;

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

60歲及以上為老年人;

7樓:就是那條魚

青年一詞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幻一直在變化。

中年:人生的一個時期,四五十歲

老年:五十三歲,就步入老年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年齡 人生段落

0-7 童年

8-13

少年14-25

青年26-35

壯年36-45

盛年46-55

達年56-56

中年66-75

老年76-85

壽年86-100以上 暮年

(最新觀點)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的年齡分段

:44歲以下為青年人,

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

60歲至74歲為年輕老年人,

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

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

無論什麼東西都會老去,人出生,少年到青年,青年到中年,中年到老年,最後死去,植物也一樣,動物也是,

9樓:匿名使用者

看來你對生活還是有思考的,這是自然規律,任何物種從誕生那一刻開始都會慢慢的走向衰落和死亡,沒有哪一個會違背自然規律而長生不老。神仙只是存在於我們的想象當中而已不會變成現實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個在佛教的教誨裡有很清楚的解說。

任何一個物體,任何一個生命,都有其成住壞空的過程,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佛教誨我們的是要去正視它,然後通過自己的修行,去超越這個肉身和外境、慾望的束縛,達到煩惱的止息—涅槃。

在中國古人中,也有羽化成仙的,但是他們真的成仙,肉身也是舍下來的,這個肉身是帶不走的,它是我們父精母血的合成,就會隨著歲月失去。即使是佛陀,也化成了舍利,即使是六祖,他的色身現在在南華寺,可神識依然是離開了肉身。

您說的能不能如神話一般,其實是可以,就看自己修行的功夫夠不夠,但是一般人的慾望名利很重,又舍不下去修道,是沒有辦法得到的。

願吉祥如意,準提心脈善嘉幢唐聖傑合十。

11樓:小丫找媽媽

答:新陳代謝是人世間的自然規律,就是機器吧,用的年頭多了它還得退化腐朽呢!何況人了!我的回答你若滿意請採納!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很怕老所以想到神仙,你好幼稚

13樓:蒹葭丿

如果能的話,就沒有神話也沒有神仙了!

人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裡,心理分析程度上會有什麼樣的過渡期與思想轉變

14樓:匿名使用者

《發展心理學》可以讓你清楚透徹的認識人的一生不同年齡的心理特徵。以下是埃裡克森人生髮展八階段論埃裡克森認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是不斷變化的,通過結合自我認同的概念,他把人生細分為8個階段:嬰兒期、學步期、兒童早期、小學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他從自我的意識出發對這八個階段進行分析,認為這八個階段是人格發展的轉折點,也就是說,這八個時期最容易發生人格的變化。首先是嬰兒期。學習信任階段(0-1.

5歲):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埃裡克森認為,這個時期會使一個人在人格上產生基本的信任和不信任。

嬰兒是否得到了充滿愛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滿足,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需要被滿足的嬰兒會產生基本的信任感,被愛和被關注的人總是會覺得:世界是好的,人是充滿愛心的,是可以接近的。

如果這個時期的嬰兒沒有得到足夠的照料和關注,他們的在一生中對他人都會是疏遠和退縮的,不僅不相信別人,甚至自己也不信任。第二個階段是學步期(一週歲以後)。成為自主者的階段(1.

5-3歲): 自主與羞恥、懷疑的衝突。兒童在這個階段會在人格內產生自主性或者羞愧懷疑。

一週以後,兒童開始探索自己的世界,他們想知道自我的本身的存在,想知道什麼東西可以自己來控制,而又什麼東西控制著自己。這個時期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父母的過度保護。過度保護會阻礙兒童自主性的發展,而使其不能獲得個人控制感和對外界施加影響的認識,兒童就會產生羞愧和懷疑的感情。

(和第一個階段相反,過度溺愛也會造成影響)

第三個階段是兒童早期。發展主動性階段(3-5歲): 主動與內疚的衝突。

兒童會在這個階段在人格內產生主動性或內疚。在這個時期,兒童應該開始通過尋找玩伴,學習怎樣組織一個遊戲以及參與其他社會性的活動來發展主動性。他們學習怎麼設定一個目標,通過說服來處理挑戰,並發展了企圖心和目的感。

不能很好發展主動性的兒童,在這個階段會產生內疚和退縮,會缺乏目的感。第四個階段是小學期。變得勤奮階段(6-12歲):

勤奮與自卑的衝突。這個時期的兒童會在學校裡形成或勤奮或自卑傾向的人格。在學校裡,兒童會漸漸的為很多事情產生競爭:

為成績,為引起注意,為得到老師歡心,為體育比賽勝利等等(為博得mm歡心貌似不應該出現在這裡)。如果兒童體驗到了成功,他們的競爭意識會不斷增強,這會使的他們更有機會成為積極而有成就的人;而一旦失敗,兒童便產生消極的情緒,這樣的兒童可能會對今後的創造和生活期望都不高,也就不再會去勤奮爭取。書上說的非常好,要麼形成了勤奮感和對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要麼形成了自卑感和對自己的天分和能力的地評價。

第四個階段是青少年時期。建立個人同一性的階段(12-18歲):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按書本的意思是“人生最困難的時期”。埃裡克森認為這個時期人的自我認同感會有非常大的變化,而且這個時期形成的自我認同感可能以後的一生都很難再變化。我想這應該可以解釋:

中學和大學同學n年不見後的聚會上,彼此發現性情沒什麼太多變化。這個階段的人會對很多價值觀進行判斷,並把對自己有利的價值觀納入囊中作為己用;這個階段的人會逐漸真正瞭解自己,接收並欣賞自己。自我認同感沒有形成或比較差的人會出現角色混亂,這種角色混亂將直接影響人格發展。

第六個階段是成年早期。承擔社會義務階段(18-25歲): 親密與孤獨的衝突。

這個階段的年輕人開始尋求一種特殊的異性關係,通過這個關係來發展他的親密感,並在感情上得到成長。親密感發展的結果便是結婚,當然也有不結婚只互相分享親密感的,最不幸的就是結了婚沒有親密感。在這個階段不能形成良好親密感的人,就會面臨孤獨感。

獨身生活可能有其方便之處,而且在一段時間還可能令人愉快,但如果不能超越這種生活,就會導致情緒和個人滿足感發展的嚴重滯後。第七個階段是成年期,顯示創造力感的階段(25-65歲): 生育與自我專注的衝突。

大概就是人的中年時期,一般來講35歲左右的時候吧,這段時期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繁衍與停滯。這段時期的人會把注意力放在下一代身上,通過對子女的教育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沒有子女的人也會通過和年輕人的接觸來感受這種生活的豐富。

缺失繁衍感的成年人會陷入一種停滯感中,表現為一種空虛和對人生目標的懷疑。這段時間最遺憾的就是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能得到樂趣,而是充滿厭煩和對生活不滿,這也是非常可悲的事。最後一個時期肯定是老年期了。

達到完善的階段(65歲以上): 自我完善與絕望期的衝突。埃裡克森認為良好整合的人是認命的人(我起的名字,可能不好聽),這種人認為生命是不可替換和不能不接受的,人的一生的生活都是自己的責任。

沒有良好整合的人會落入失望的深淵,時間已經很少了,年輕人擁有的選擇和機會他們都沒有了。所以他們不斷的想象自己能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走完一生,這種失望會使人表現出對他人的厭惡和輕蔑。書上的話非常好:

生活中沒有什麼東西比一個老年人的失望更悲哀,也沒有什麼事情比一個充滿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滿足。

為什麼老年人大多分床睡人為什麼到老年時期,夫妻都要分床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老人,會有分床睡的情況。此外,這種情況的發生頻率非常高,並且這種情況的發生非常普遍。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很可能與老年人的睡眠有關。有時,老年人的睡眠較淺,即使他們翻身,也會打擾對方的睡眠。有些人由於肥胖會引起很大的呼嚕聲。在這一點上,許多老年人將選擇在分開的床上睡覺,...

為什麼中年大媽這麼令人討厭,老年人為什麼都這麼讓人討厭???

不吐不快!就今天親眼所見 早上上班坐地鐵,在佘山站上來乙個大媽,年約50多60這樣,上來就走到乙個女孩子的座位前拍拍人家的手,還一臉嫌棄的樣子說著 起來,讓我坐!女孩子可能覺得大媽吧,也沒計較直接起身讓座了。關鍵是那大媽一臉嫌棄啊!感覺你沒主動讓座是你的錯啊!坐下後繼續陰沉著臉掃視周圍,一臉周圍都欠...

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大齡男青年找不到老婆

現在社會很普遍的現象,男生多女生少,30歲以上的單身特別多,女生卻沒有,甚至有的女生請過幾個老婆,叫過幾個字,老公,沒辦法,這個年齡段的女生 就是金子做的。其實道理很簡單,古時就有說,嫁女要強於我家,娶媳要弱於我家。而現在一般女生找老公,往往都希望找比自己能力強的,而男生找老婆則希望比自己能力稍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