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怎麼死的,商紂王最後怎麼死的

2021-06-18 08:19:44 字數 4820 閱讀 9840

1樓:你我威士忌

帝辛在位後期,居功自傲,耗巨資建鹿台,造酒池,懸肉為林,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使國庫空虛。他剛愎自用,聽不進正確意見,在上層形成反對派,殺比幹,囚箕子,失去人心。

他在討伐東夷之時,沒有注意對西方族的防範,連年用兵,國辦衰竭,對浮獲的大批浮虜又消化不了,造成負擔。

約西元前2023年,周武王聯合西方11個小國會師孟津,乘機對商朝發起進攻,牧野之戰,大批浮虜倒戈,周兵攻之朝歌。帝辛**於鹿台。商亡。

帝辛死後,葬於淇水之濱,今墓尚存。

2樓:天地荒老

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

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併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

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於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紂。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乙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

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以後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

3樓:匿名使用者

他荒淫無度,把殷都向南擴大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向北擴大到邯鄲、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在這廣大地區修建離宮別館、苑囿台榭;寵愛美女妲己,終日歌舞,令樂師新作「淫聲」,有所謂「北里之舞」「靡靡之樂」;他還造酒池肉林,酗酒無度。他大肆搜刮,糧食裝滿了巨橋的倉庫,無數珍寶堆滿了鹿台。他任用壞人,**正直的大臣。

如重用貪財好利和善於逢迎拍馬的費仲,提拔善於挑撥離間的惡來。他廢除貶斥了受人們擁護的賢人商容。他用「炮烙之刑」殘害人民,還用其他酷刑殘害向他進諫的忠臣。

用挖心酷刑處死向他進諫的叔叔比干,逼得向他進諫的哥哥微子逃亡,另一哥哥箕子雖然裝瘋也沒能免遭囚禁。商紂拒諫飾非,殘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貴族以及諸侯和周邊方國也都離心離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紂王殘暴,暗中嘆息幾聲,便被紂王囚禁在羑(yǒu)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4.

5公里的羑裡城遺址)。為轉移人民的視線,紂王發動對周邊方國的連年征戰,後又把全部兵力用於對東夷的戰爭。戰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已經尖銳的階級矛盾。

商王朝已經危在旦夕,不可收拾。武王伐紂時,商王朝眾叛親離,軍隊倒戈,商紂逃回商都,於鹿台**而死。

4樓:

對商紂王之死,滯流傳的史書記載頗不準確,多為「兵敗自費《綱鑑合編》稱「武王馳之,紂兵皆崩叛,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武王斬妲己,於是諸候尊武王為天子」。《中國歷代帝王錄》載「商紂王**於朝歌鹿台」。《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講「紂王**死」。

《中國歷代名人詞典》說「在牧野會戰中,商兵於陣前起義,他被迫登鹿台**」。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認為「受辛自殺」。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也寫成「國王帝舉,自燔於火而死」。

其實這些描述,都**於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司馬遷寫道:「周武王遂北候伐紂,紂亦發兵拒之於牧野。甲子日,紂兵敗。

紂走人,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武王遂斬紂頭,懸之大白旗,殺妲己」。可見不真實的「紂王**」說,始於司馬遷,從此流傳開來。

然而「周武王殺妲己」,司馬遷倒是說了一句真話。

歷史的真實,是商紂王被周武王所殺。這在漢代以前的許多歷史文獻和著作中,均有明確記載。《荀子·正論》出自戰國時期,內稱「昔者武王伐有商,誅紂斷其首,懸之於赤旆。

」翻譯成白話:周朝伐商,武王殺了紂王,並且割了紂王的頭,高懸於紅旗桿之上。《戰略策》講「武王羈於玉門,卒斬紂之頭」,周武王將商紂王逼進玉門,隨即割下商紂王的頭顱。

《尸子》一書說的更詳盡「武王親砟(或作斬)殷紂之頸,手汙於血,不溫麵食」。什麼意思?周武王不但親手砍下紂王的頭,還用手捧著,喝了紂王的血。

難怪作者將周武王比作野獸。《韓非子》講:「武王擒紂於牧野」《呂氏春秋》載:

「武王虎賁三千人,簡車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紂為擒」,韓非子和尸子兩人都認為,在牧野戰場兩軍對壘之時,周武王就捉住商紂王。特別是早於《史記》二百餘年,出自戰國魏國人之手的重要歷史文獻《竹書紀年》,則直言「周武王親擒帝受於南單之台,遂分天下之明」。就是說,周武王親自捕捉了商紂王,天下的是非善惡算是分清楚了。

這裡有一句伏筆,不言殺而殺之矣。另據春秋時代的《尚書》所記: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商紂王之子)。

在武王看來,我打了勝仗,只有殺了商紂王,既洩了私憤,又鼓舞了周軍,才能達到擴大宣傳影響的目的。人民史舉家范文讕,在其所著《中國通史簡編》中,就無沿襲《史記》的傳統說法,而是表述為:「武王在牧野誓師,引導周兵殺紂」。

這一切都肯定,商紂王並非「自殺」;乃是「他殺」,是周武王親殺商紂王。

5樓:匿名使用者

商 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筷子的發明者,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

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於鹿台。

6樓:夜霓

牧野之戰中,商朝軍隊倒戈一擊,紂王見大勢已去,逃上摘星樓,披掛珠玉,點火**而死。武王以輕呂劍擊其身以示懲戒,揮斧鉞斬其首以巡

7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歷史上出名的大暴君。後來,周武王出兵討伐商都朝歌,紂王的軍隊全部倒戈,紂王自知命數已盡,遂登上鹿台**而死。大概情節就是這樣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燒了鹿台。可以搜一下

商紂王最後怎麼死的

9樓:行雲中天

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

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併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

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於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紂。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乙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

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以後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

當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面穩定下來,武王心裡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憂。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裡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鹹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

大意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他們的人員呢?

」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僕從家吏。全部殺盡敵對分子,讓他們乙個也不留,您看怎樣?

」原文中所謂「餘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隸主貴族的管家之類。(餘,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漢朝人伏勝編撰的《尚書大傳·大戰》裡也有類似的記載:

「紂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

這段記載,與《說苑》所載內容相仿。不過「餘胥」一詞寫作「胥餘」,兩者的含意也不一樣。「胥餘」已不屬胥史等級,而是胥吏以外,比「餘胥」更加低下的奴隸或刑徒了。

例如商紂王時的「太師」箕子,因對紂王不滿,被囚禁而裝瘋,甘當奴隸,所以《莊子》稱他為「胥餘」。

此外,《韓詩外傳》、《六韜逸文》也都有關於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談話的記載,內容基本相同。由於這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

我國自古流傳一種迷信習俗,以為烏鴉是「不祥之鳥」,它落到誰家的屋上,誰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國最古的一部詩歌集《詩經》的《小雅》部分,題為《正月》的一首詩裡,就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家」。可見古人多厭惡烏鴉,而絕少有人愛它的。

所謂「愛屋及烏」,是說:由於愛那個人,因而連他家屋上的烏鴉都不以為不祥,不覺得討厭了。這句成語,一向被人們用作推愛的比喻。

因為深愛某人,從而連帶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或其他東西,就叫做「愛屋及烏」,或稱這樣的推愛為「屋烏之愛」。

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詩中,開頭兩句是:「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宋朝人周敦頤的《濂溪詩》中有:

「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宋朝人陳師道的《簡李伯益》詩中也有「時清視我門前雀,人好看君屋上烏。」都是用的「愛屋及烏」這個成語典故。

10樓:北京某君

這個商紂王姓子名受,史書上說他是個昏君,在國內任意胡為,橫徵暴斂,戕害民力,又征伐,大上元氣,西元前2023年,周武王聯合西方11個小國會師孟津,對商朝發動牧野之戰,紂王無兵,遣奴隸作戰,以至陣前倒戈。朝歌被陷。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亡。

帝辛死後,葬於淇水之濱,今墓與鹿台皆存。

周文王是怎麼死的,是病死的,還是被商紂王殺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周文王五十年,病逝岐周,享壽九十七歲,葬於畢。太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

為什麼說商紂王是著名的大暴君,為何說商紂王是著名的大暴君?

商紂王做過很多慘無人道的事。如 他對待臣下一律採取重刑,稍有不是,就會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他的心上妲己還發明一種獨特的刑具,叫做炮烙,用起刑來,十分殘酷,這刑具是用銅製成的,長有五尺有餘,寬約三尺,用刑時,將它放在火上烤紅,將人捆在上面,人的身體一接觸,馬上就會燒得吱吱響,疼痛難忍,一會兒就會命歸黃泉...

歷史上商紂王是怎麼樣的人物呢,歷史上商紂王是乙個怎麼樣的人物呢

我個人的看法,紂王很有可能是個殘暴的君主,只是商朝殘暴的君主,未必他是最殘暴的,從考古發掘來看,商朝的奴隸主一向對奴隸很殘暴。紂王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不但對奴隸殘暴,對貴族也很殘暴。紂王挖比幹的心,囚禁箕子,可能是為了壓制貴族勢力 殺死九侯 鄂侯,可能是為了打擊地方勢力。他一方面打擊貴族勢力,一方面...

誰知道商紂王姓什麼,商代王族的姓是什麼?商紂王姓什麼?

商紂王祭名叫子辛。姓子名辛。登基後就叫帝辛。殷帝辛名受,天下謂之紂 人稱殷紂王。為帝乙少子,以母為正後,辛為嗣。帝紂天資聰穎,聞見甚敏 稍長又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歡心。時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載,帝乙崩,帝辛繼位。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國之君。紂王除了天資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