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少林寺開光的但是我戴感覺太大,請問一下這個佛珠手串的珠

2021-06-13 09:28:36 字數 6740 閱讀 6284

1樓:匿名使用者

哥們你知道什麼是開光嗎?這種都是商人搞出來的虛頭,沒什麼實質用途,帶著玩吧!

2樓:野馬幫何莫

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顆數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槃了

我老公給我少林寺求了兩串佛珠手串,請問有什麼講究嗎?什麼時候戴上?可以兩個一起帶嗎?

3樓:8萬4千法門

世間一般有一個習俗,念珠頭裡面要嵌著佛像,特別是初學的,念珠頭裡嵌著有佛像。最好我們不用這些,對佛像要尊重;手拈著念珠頭,摸著佛像,這就不太恭敬,是這個意思。真正念佛人,不用這種念珠頭,就沒有顧忌了。

******************************===「瓔珞衣」,瓔珞是寶,寶特別用瓔珞來表,瓔珞是裝飾品。我們常常看佛菩薩形像胸中佩的都是瓔珞,我們今天講的珠寶。學佛的人,出家在家,常常掛一串念珠,念珠是最簡單的一種瓔珞。

掛念珠是什麼意思?要懂得!第一個意思,提醒我們唸佛,時時刻刻不要忘記念佛。

第二個意思是計數,每天課定功課,我一定要念多少佛號,用念珠來計數。但是老修行,功夫純熟的人,往往他用時間來計數,大概一個小時念多少聲佛號,十分鐘念多少聲佛號,他有個數字。另外,念珠還有一個功德,讓社會一般大眾沒有學佛的人,沒有接近佛法的人,看到這串念珠,阿賴耶識裡頭印一個佛。

一看的時候,這是佛教。那個「佛」字,佛的名號,甚至於佛的形像,落在阿賴耶識裡頭,給他種佛種,所以這個意義很大。

在家居士能不能掛念珠?就有很多人來問我。有些人說,這是出家人才可以,在家人不可以。

那麼在家人就不要度眾生,不要接引眾生?哪有這種說法!你說在家人不可以,我們學佛的人依法不依人,哪一部經典上講的,你找來給我看,沒有!

所以我們真正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在家人可以,接引眾生!讓人家看到你,這是佛教徒,那個佛教徒的印象落在他阿賴耶識裡頭,給一切眾生做得度的因緣。不掛在身上,拿在手上,一樣的,都可以。

我們二六時中不能忘記念珠,常常佩在身上,常常拿在手上。他用意在此地。

4樓:前鹹

沒有講究,可以帶也可以不帶。南無阿彌陀佛

手串上珠子的數目有什麼講究?為什麼?

5樓:鄉下老師看教育

手串珠子數量的寓意基本上都與佛教有關。現在的手串雖然更多的是一種裝飾品,但是畢竟是從佛教的念珠演化而來,所以在寓意上還是繼承了佛珠的含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手串上珠子的顆數有什麼具體的含義。

如果手串上串一顆珠子,那麼一般來說會選擇比較貴重的珠子,用於現實佩戴者的身份和品味,可以貼身攜帶或是懸掛在家中, 體現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

一般現在佩戴的手串比較多的是14顆珠子和十八顆珠子的,十四顆珠子的手串是

現在很多青年人極其青睞的,借用了其“十四忍”的寓意。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其代表的是佛家所說的“十四無畏”,體現的是勸誡修行的理念,其寓意比較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口味。

十八顆珠子也是比較常見的,民間也有“十八子”的說法,數目吉祥而且便於攜帶,故而頗為常見。從佛學的角度上說,其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羅漢亦或是佛祖的18種變化。

當然,還有27顆念珠的,每一顆串珠代表一位佛學聖者,合計為佛家27聖賢, 源於小乘派系中“四向四果”之論。甄嬛傳的雍正手裡經常盤的就是27顆。

還有1080顆念珠的,,就比較少見了, 一般出現在法事大會或其他的重要場合之上,往往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上人所配。

如果平時佩戴,一般來說,戴14顆,18顆,27顆念珠的都可以,戴108顆的也是很常見的,佩戴念珠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代表,輕撫念珠,默唸佛經,可以讓我們在紛繁的塵世中,審視一下自己的心靈,放下一些煩惱。

6樓:小飛俠

手串又可以成為佛珠、念珠,是一些文玩愛好者喜歡的東西,但是手串上珠子的數目是有一定的講究的,不是隨意決定的。

一般來說,手串上串一粒珠子,往往會挑選一些比較貴重的珠子,來彰顯佩戴者的身份和品味。串三顆珠子的人一般是佛教信徒才會這樣,因為三顆珠子代表的是“佛”、“法”、“僧”,虔心向佛的人就會這樣選擇珠子的數量。如果是六顆珠子的話,就代表的是人的六種感官耳鼻舌咽身意。

十二顆珠子代表的是“十二因緣”,十四顆珠子代表的則是“十四忍”,年輕人一般都比較喜歡佩戴十四顆珠子,也是因為其寓意比較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口味。十八顆珠子通常來說是代表十八羅漢,也是許多人會選擇的珠子數量。如果是二十七顆珠子的話,則是代表了27位佛學聖者。

三十六顆珠子是簡化版的一百零八顆珠子,方便人們攜帶。四十二顆珠子的涵義是佛修行中所要感悟的階位數目。五十四顆珠子和四十二顆珠子的涵義大致相同。

一百零八顆珠子也是許多佛教信徒會選擇的數量,表示消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使自己無憂無慮,得到解脫。一千零八十顆珠子的數目算是目前最大的了,一般來說這樣數目的珠子只會出現在重要的法事活動上,由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佩戴,代表的是十界內的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手串的珠子數量是有一定講究的,不是隨意決定的哦。

7樓:哈哈兒哈

我感覺這些本來就沒有什麼講究,但是更多的是16顆18顆這些吧。

8樓:王葉專

手串上的珠子數目一般會有特定的要求,但是現在的人都是根據手腕的大小來選擇珠子的數目。

9樓:最愛雲南

我只知道十八顆珠子代表十八羅漢,其他還不瞭解。

10樓:南方傲嬌女小刀

手串上的竹子的數目是有一些講究的,他們都代表著不同的東西。

11樓:小丫娃娃的海角

珠子的數目有十幾顆,40幾顆,和100多顆的串子。

12樓:宇宙

手串上珠子的這些數目,如果是三個珠子,代表的就是佛法僧。

13樓:雙子

長的串珠有108顆珠子,代表消除108種煩惱。

14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是一百零八顆,代表了不同的苦難,現在不會太講究了。

佛珠手串11顆可以嗎

15樓:月

11顆加佛塔:

實際上這個在講訴佛珠顆數的經典中並沒有11顆的解釋,但也有人的解釋是:指十一力:謂阿彌陀佛加持唸佛行者之十一種力用。

即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鑑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盡除一切魔事。

關於佛珠的問題

16樓:匿名使用者

使用念珠的規定:

掛珠通常是指一百零八粒以上可以掛在頸項上的念珠。使用掛珠很有講究,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長老、法會主持者及當家師才能掛珠子;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才可掛珠子。念珠的鬚子,如果是當家師,鬚子掛在右邊;知客鬚子掛在左邊;主持大和尚須廣掛在背後,稱為拖珠。

在家居士是絕對不可以掛念珠的。

以上的規矩在**中並無記載,可能是中國某些地方為了防止大眾對念珠過於輕視,有失恭敬才制定的。

所以在不行法的時候,即使要戴也不要把佛珠戴在外面。

掛珠掛在頸上為一圈;如果手上拿著一定要是兩圈;如放在臺案上,一定要放三圈。

念珠是修行的工具,唸佛、持咒存乎一心。“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佛珠的數量、構造和質料都只是助道的助緣,不可過於著相和執著:“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心繫諸佛,珠可助道。”

南無阿彌陀佛

17樓:彌陀村長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唸誦記數的隨身法具,佩戴佛珠是不能隨便,應該有恭敬心。

以恭敬心佩戴佛珠,作為自己唸佛法具的同時,也給沒有信佛的人種下了成佛的種子,功德無量啊!怎麼會出問題呢?即使“出問題”,也是好的、善的啊!

佩戴佛珠跟修行境界,沒有什麼關係。

阿彌陀佛!

18樓:匿名使用者

以線貫串一定數目之珠粒,於稱名唸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之隨身法具。 又稱數珠、珠數、誦珠、咒珠、佛珠。其梵文原語凡有四:

(一)pa^saka-ma^la^,音譯缽塞莫,意譯數珠。(二)aks!a-ma^la^,音譯阿叉摩羅,珠鬘之義。

(三)japa-ma^la^,唸誦鬘之義。(四)aks!a-su^tra,意譯為珠之貫線。

蓋梵語ma^la^(或 ma^lya)乃‘鬘’之意,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習,由是遂演變成念珠之使用。如古代毗溼奴派極早即有持帶念珠之習慣。晚近自印度西北地方所發掘之‘龍王歸佛’雕像中,有一尊首懸念珠之婆羅門像,此雕像被推定為二世紀左右之作品,故知其時念珠之使用業已風行於婆羅門之間。

烏嚧陀囉佉叉佔巴拉奧義書(梵rudra^ks!a -ja^ba^lopanis!ad ,據傳編於四世紀頃)中,記載烏嚧陀囉佉叉(梵rudra^ks!

a )即金剛子念珠及其功德;另於惡剎摩利加奧義書(梵aks!ama^li^kopanis!ad )中則詳述念珠之製法、功德、材料,並以一一之珠配上悉曇五十字門及其深祕之義。

然佛教使用念珠之時代,恐系在婆羅門教(二世紀)之後。而在我國,使用念珠來稱名記數,則始於隋唐之際。蓋今北傳佛典中有關念珠之記載雖多(多為後期之經典),然律部經典卻未有任何記載,且以律典為所依之南傳佛教徒亦未曾流行念珠。

故知念珠雖為我國、**、蒙古、日本、韓國等地僧俗所攜行之重要法具,甚至成為佛教徒之標幟,然溯其本源,念珠並非佛教所創用,於佛陀所制律儀亦未有此類記載。

於佛教經典中有關念珠之起源,一般多以木患子經所記載佛陀對波流離王之開示為通說。木患子經(大一七·七二六上):‘佛告王曰:

“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

十、若二

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此外,校量數珠功德經、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等另有不同記載;亦有謂念珠之**,系由比丘計算布薩日數所持之黑白三十珠為濫觴。

念珠之顆數,諸經所載不一,略舉較常見之用法:(一)木患子經作一百零八顆。(二)陀羅尼集經卷二作數珠法相品舉出一百零

八、五十

四、四十

二、二十一顆等四種。(三)數珠功德經亦舉出四種,即一百零

八、五十

四、二十

七、十四顆等。(四)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以一千零八十顆為上品,一百零八顆為最勝,五十四顆為中品,二十七顆為下品。(五)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謂上品一百零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顆。

此外,另有三十六顆、十八顆。上記之中,以使用一百零八顆為最普遍。

使用顆數之不同,所代表之意義亦有分別:(一)一百零八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百八煩惱。(二)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之五十四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三)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之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四)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五)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六)十四顆,表示觀音之十四無畏。(七)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顆與十八顆之意義,一般認為與一百零八顆相同,然為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為三十六,或六分為十八,而非別有深義。

然上記顆數與表徵意義之差別,僅系歷代祖師為方便教化所賦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所舉示者。

有關念珠之材料,諸經所載,種類繁多:(一)陀羅尼集經卷二列舉金、銀、赤銅、水晶、木患子、菩提子、蓮花子等七種。(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舉出菩提子、金剛子、真珠、蓮花子、金銀諸寶,及以上諸材和合等六種。

(三)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下持念品列舉香木、俞石、銅、鐵、水晶、真珠、蓮花子、金剛子、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十種。此外,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金剛頂瑜伽念珠經、蘇悉地羯囉經卷中供養次第法品、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上除障分品等,則分別列舉

十、十一、十

二、十四等種類。

念珠常附加母珠、數取、記子、記子留等,若以一百零八顆串成之念珠而言,所附加之母珠有一顆及兩顆兩種,母珠又稱達磨珠。數取又稱四天珠,乃附加於一百零八顆中間之四顆小隔珠。密教之念珠,通常於第七顆(自母珠開始算)與第二十一顆之後插入數取。

記子又稱**珠,一般有十顆、二十顆,或四十顆,系串於母珠之另一端,以十顆為一小串,表示十波羅蜜,捻珠唸佛滿一百零八遍時即撥動一記子以為計數。若記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多為水晶所成),則稱助明、淨明、維摩、補處菩薩。記子留指每串記子之末端所附之珠。

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載,諸珠表示觀音,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故捻珠至母珠時,不得越過,須逆向而還,否則即犯越法罪。

掐捻念珠而誦咒唸佛,能產生諸種功德。據木患子經載,若唸誦佛陀(佛)、達磨(法)、僧伽(僧)之名,滿二十萬遍,而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則命終之後,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而得,常安樂行。另據陀羅尼集經卷二作數珠法相品載,若以金、銀、赤銅、水晶等諸寶物所成之念珠,掐之誦咒、誦經、唸佛,當得十種波羅蜜之功德滿足,現身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遍知、佛無上之覺智)之果。

此外,由所用念珠材料之不同,所獲功德亦有異說。陀羅尼集經謂各種念珠中,以水晶之功德為第一。攝真實經卷下建立道場發願品則謂,香木之念珠,得一分之福;俞石、銅、鐵等,得二分福;水晶、真珠,得一俱胝分;蓮花子、金剛子,得二俱胝分;間錯種種諸寶及菩提子念珠,於諸功德中最為殊勝,得無量無邊不可說之福德。

此外,守護經、數珠功德經、瑜伽念珠經等亦皆以菩提子之功德為最殊勝。

如何評價電影《少林寺》,電影《少林寺》的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

瓦崗鄉的妹子 兒女情長加江湖恩怨融匯而成的一部 少林寺 是許多人對於少林武功和情懷的經典回憶。李連杰在這部電影中的出演,從父親被殺 剃度出家 獨自尋仇 重歸佛門,一些列的事件串聯起來,盡顯了一個從只知道報仇的頑固小子成長為一位隱忍剛毅武僧形象。體現了對家國統一,反對 的思想。和李連杰同時參演這部電影...

少林寺山門朝那個方向,嵩山少林寺的大門朝著哪個方向的?麻煩告訴我

塔溝兩個校址,乙個是在少林口,以前是朝東的,現在應該拆了,新校在登封市區往少林寺去的路邊上,應該也是朝東的,這些都是大概方向啊,不一定精確,然後達摩堂我還真不知道,因為我就沒聽說過寺院 有達摩堂,少林寺山門朝東,少林寺入口處的牌坊朝北。塔溝新校有3個門。達摩洞在山上那,門朝東,說是達摩祖師面壁得地方...

少林寺具體在河南什麼地方,真正的少林寺在哪裡?

楊子電影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 少林寺 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 495年 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 第33代嗣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