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從古到今發生了哪些變化,漢字從古到今發生了什麼變化?

2021-06-11 18:01:52 字數 6745 閱讀 1925

1樓:

最明顯的是賓語前置,其它的有省略字尾詞語的

漢字從古到今發生了什麼變化?

2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儘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構造規律概括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

三千餘年來,漢字的書寫方式變化不大,使得後人得以閱讀古文而不生窒礙。但近代西方文明進入東亞之後,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其中,放棄使用漢字是這場運動的乙個重要方面。這些運動的立論以為:

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許多使用漢字國家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日文假名的拉丁轉寫方案以及漢語多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思想。

中國大陸將漢字筆畫參考行書草書加以省簡,於2023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簡化字總表》,在中國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灣則一直使用正體中文。

3樓:

樓主你好 暢遊歷史長河團隊為您解惑

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西元前2023年商朝的甲骨文

漢字在春秋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中各國都有各自的寫法和字型,其中還包括周邊列國,而且各國的字型和寫法還分很多種,其中光「劍」字在趙國就有一十八種寫法

後秦國統一六國後,由李斯丞相統一整理了天下文字,稱為小篆,而小篆就是當時很多文字的簡化體,在之後的幾千年裡字型幾乎就沒什麼變化了

其間都是在不斷的簡化 簡化,字型的比劃,字的意思也在不斷的被簡化 簡化,從而演化成了現在的簡體字

希望回答令您滿意 暢遊歷史長河團隊敬上

漢語語法的發展史 漢語的發展史

4樓:陌顏迷塵

第二節 語法的發展

語法是語言中最穩定的部分,它比語音、詞彙變化都慢。語言的穩固性主要是由語法的穩固性所決定的。但語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只是處於緩慢的演變之中。

現代語言的語法結構是千百年發展過程逐步演變的結果。

一 組合規則的發展

主要表現在語序的變化。以漢語為例,從古代漢語發展到現代漢語,語序上曾發生過幾次重大的變化。如在上古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和人稱代詞在否定句中作賓語,它們的位置都在動詞前:

①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②我無爾詐, 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自漢以後,這種前置的代詞賓語才逐漸移到動詞後面來,跟「動-賓」的基本格式取得一致。如:

③莫知我夫。(《史論.孔子世家》)

④出戶獨徘徊,愁絲當告誰?(《明月何皎皎》)

這種賓語前置現象現還保留在一些合成詞的結構中,如自救、自殺、自信、自誇等。

漢語偏正結構在定型之前,很可能有過「正偏」「偏正」並存的階段,根據是現代漢語中有一種「小名+大名」的偏正式複合詞,如「松樹」、「桃花」、「上海市」等,但在上古漢語中卻有一種與之相反的語序,即「大名+小名」的型別,如甲骨卜辭中的「丘商」,《左傳》中的「丘輿」、「城濮」等。

五四之後,出現的歐化句式,有前正後偏的現象。

二 聚合規則的發展

主要表現為形態的改變,語法範疇的消長和詞類的發展。

1 形態的改變,語法範疇的消長

原始印歐語形態極為豐富,據擬測,名詞有三個性、三個數、八個格的變化。因而有性數格的語法範疇。而現在的英語,名詞「性」的範疇已消失,「數」的範疇只有單複數的對立,雙數已經消失;「格」只有表生物的名詞還存在屬格的形式「-s」,其它名詞和形容詞都沒有格的變化了。

俄語的形態變化雖然比較完整,但比起古俄語來又大為遜色,如現在俄語中雙數消失了,格也只有6個。

2 詞類的發展

漢語缺少形態,它的變化跟西歐語言的發展有著不同的趨勢。如詞類的發展;偏正語序的變更。但總的來說,漢語缺少形態,語序特別重要,歐化句式只是在漢語句法結構許可的範圍內作了一些調整,並未涉及結構規則本質的變化。

古今漢語的主要區別在於現代漢語句法功能較確定,詞類界限比古漢語清楚:

① 古漢語的名詞、形容詞、數詞可以做動詞用,如「佗脈之」,「范增數目項王」;「衣以溫膚」;「六王畢,四海一」。

② 古漢語數詞可以直接修飾名詞或動詞,做定語或狀語。如「齊人三鼓」,先秦兩 漢的「一羊二牛三馬」用法逐步消失。量詞發達是現代漢語語法結構的乙個很重要的特點,又是外國人學習的難點。

「一口豬」「一頭牛」,為什麼不能說「一口牛」?不學又無法表數。如「火柴」的量詞,量詞的修辭效果:

「一彎新月」「一葉扁舟」

③ 出現了一些構詞詞綴,如字首「阿」「老」等,字尾「子」「頭」「者」等,構詞詞綴的產生和發展,使漢語構詞增加了一種新的派生詞構詞法(附加法)。近代以來,為了吸收西方的科技成果,翻譯西方用派生法構成的術語,漢語中又陸續增加了好些能產的構詞詞綴,如「-化」「-性」等。

語法組合規則和聚合規則有著密切的聯絡,一方面的變化可以引起另一方面的變化,如組合規則的改變可促使聚合規則的發展,表示漢語完成體的「了」,在漢魏是表「終了」「了結」的意思,是實詞。在南北朝時本來存在著「動詞+賓語+完成動詞」的結構,如「看書盡」(《世說新語》)從南北朝到唐朝這個結構的框子沒有變,「了」在這個框子裡的運用逐漸佔優勢,逐漸代替了「盡」「畢」等其他表示完成的動詞,形成了「動詞+賓語+了」的固定格式。從中唐到宋代,它又隨著結果補語移前的類推,由句末挪到動詞和賓語之間,進一步引起結構格局的變化,至元代能和「了」字結合的動詞種類和範圍不斷擴大,「了」已完全虛化。

有人統計《西廂記》,「了」用作實詞的有32例,用作虛詞的共320例。組合規則的變化促進了聚合規則的變化和發展。同樣,聚合規則的變化也能引起組合規則的變化和發展。

三 演變的方法

1 類推

也叫「類化」,即用某一種形式把表示同一語法意義的不同形式統一起來的過程。如在古英語中,「eye(眼睛)」的複數形式是「eyen」,「cow(母牛)」的複數形式是「kine」,由於絕大多數名詞的複數形式是加詞尾「-s」「es」,在類推作用下,eye、cow的複數也就分別變為eyes和cows了。

前面講到漢語代詞賓語從前置變為後置,其實也是類推的結果。在古漢語中,「動-賓」組合格式佔優勢,而「賓-動」的出現是有條件的,由於「動-賓」的類推作用,現在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後面了。

類推是乙個很重要的原則,它可以使一些不規則的形式規則化。如英語動詞的過去時和過去分詞存在著許多不規則的變化,由於類推的作用,有些被拉入規則的行列,或出現規則和不規則並存的局面。當然,類推與不規則形式的鬥爭是乙個長期的過程,誰勝誰負,還要看力量的對比。

2 異化

即原來用同一種手段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後來為了互相區別而改用不同的手段。在漢語發展史上,曾運用改變聲調的辦法來區別同乙個詞的不同語法意義。如「妻」,「婦與夫齊者也」,名詞,平聲。

「以女妻人」,動詞,去聲。「好」,「美也」,形容詞,上聲。「愛好」,動詞,去聲。

現代漢語已不再用這種方法來區分不同的詞性了,但運用異化的法則仍不乏其例。如漢語「和、跟、同、與」,原來都既是連詞,又是介詞,有時容易引起歧義。現在書面語已有了分工:

「和、與」專做連詞用,「跟、同」專做介詞用。如「我國根據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同其他國家建立和發展外交關係。」

漢語的發展史

漢魏以後,由於反切的應用,學者們漸漸意識到漢語的語音構成中有聲調這一因素不過把中古漢語聲調正確地歸為四類,是到了齊、粱的時候才完成的。當時由於四聲初發現,了解的人還很少。梁武帝(蕭衍)是乙個有文化的人,還問什麼是四聲,就是乙個證明。

直到陸法言《切韻》一書出來,把比較重要的漢字的聲調全部確定之後,四聲的知識才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掌握。

中古漢語有四個聲調,因為史有明文,而《切韻》一書又為我們提供了完整而確切的資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至於上古漢語有沒有聲調,如果有的話,有幾個聲調,由於文獻不足,比較難以確定。自清初以來幾百年間學者們有種種不同的意見。

有人認為上古聲調不太固定;有人認為上古聲調的類別比中古的要少,比如有平、上、入而無去,或有平、上、去而無入,等等;有人認為上古聲調和中古聲調基本相同,只是在個別字上有差別。在這些意見k中,我們覺得最後一種意見根據比較充分,因為它和上古韻文的押韻情況基本相符。

從《詩經》和《楚辭》的押韻情況看,在中古屬於某一聲調的字老是在一塊兒押韻,而不攙雜中古其它聲調字。這在那些用韻較多的長詩章裡,猶為明顯。比如有連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調的:

《詩經.公劉.一章》押:康疆倉糧囊光張揚行

《詩經.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戶下鼠戶子處

《楚辭.九辨》押:帶介慨邁穢敗昧

《詩經.(bì)宮.九章》押:柏度尺(xì)碩奕作若

第一例全押中古平聲,第二例全押中古上聲,第三例全押中古去聲,第四例全押中古入聲。上古聲調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現這類押韻現象。另外,《詩經》裡有些詩每章一韻,而一韻乙個聲調。

比如《召南.(biào)有梅》:

一章 押:七吉(入聲)

二章 押:三今(平聲)

三章 押:(jì)謂(去聲)

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個調類。

至於每個聲調裡的字上古和中古有個別的不同,也可以從《詩經》的押韻裡得到證明。比如「慶」字中古在去聲一類,可是在《詩經》押韻裡它出現七次全部和平聲字相押,說明在上古屬於平聲一類;「享」字中古在上聲一類,可是在《詩經》押韻裡它出現六次,全都和平聲字相押,說明它在上古也屬於平聲一類;等等。

可見從上古韻文的押韻情況來看,說上古和中古一樣,也有四個聲調,只是在個別字的歸類上與中古有所不同,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二)從中古的四聲到現代漢語的四聲

平分陰陽

中古的平聲調,現代漢語分化成兩個調,即陰平和陽平。這種分化以聲母的清濁為條件。凡中古的清聲母平聲字,現代多讀陰平,即第一聲,比如「公」中古聲母是g,現代讀gōng,「多」中古聲母是d,現代讀duō,凡中古次濁聲母(指m,n,ng,l等聲母)和全濁聲母平聲字,現代讀陽平,即第二聲,比如「明」中古聲母是m,現代讀míng,「駝」中古聲聲母是d,現代讀tuó.

平聲分化成陰陽兩調在現代方言裡非常普遍,說明這一音變的發生一定不會太晚。日本和尚安然在他所著的《悉(tán)藏》(公元880年)一書裡曾經提到日本所借的漢字音平聲讀起來「有輕有重」,顯然那時平聲已有分化為陰陽兩調的方言。和安然差不多同時的段安節(公元894-898)在他的《樂府雜錄》一書裡有「平聲羽,上聲角,去聲宮,入聲商,上平聲調為zǐ」的說法。

段安節把平聲分為「平聲」和「上平聲調」,又拿它們分配於不同的樂調,也說明當時他的話裡平聲已經分化為兩調。

宋代也有關於平聲分化的記錄。比如南宋的張炎,在他的《詞源》一書中,談到他父親填詞十分講究音律的時候,曾經舉了這樣乙個例子。有一次,他父親作《惜春花早起》一詞,其中有一句是「瑣窗深」,唱起來聲音不和諧,把「深」字改為「幽」字仍然不和諧,又把「幽」字改為「明」字,這才覺得和諧了。

「深」、「幽」、兩個字都是陰平調,「明」字是陽平調。「深」、「幽」不和諧,而「明」和諧,顯然是因為聲調不同的原故。可見在張炎那時的話裡,平聲也是兩個調。

《中原音韻》是第一部把平聲字分為陰陽兩調的韻書。陰陽的名稱就事周德清創造的。他的這種做法使我們清楚地知道平分陰陽在他那個時候的方言已經取得了統治地位。

濁上變去

中古的上聲字,凡事屬於全濁聲母的,在現代漢語裡都變成去聲。比如「杜」和「賭」中古都是上聲字,可是「杜」的聲母是濁音d",現代就變成了去聲。而「賭」的聲母是清音d,現代就沒有變,仍然讀上聲。

濁上變去開始的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經不止乙個方言有這種現象。那時,有個李涪在他所作的《刊誤》一書中,批評《切韻》把一些去聲字錯誤地歸為上聲字。他舉了很多他讀著是去聲而《切韻》歸入上聲的例子,比如「舅、辨、皓」等等。

而這些字正好都是全濁聲母的字,比如「舅」的聲母是d",「辨」的聲母是b",「皓」的聲母是h",等等。可見在李涪那時的語言裡,濁上都已經變成去聲。他因為不了解《切韻》的語音是古音,他的語音是音變的結果,因而他站在自己語音的立場上去批評《切韻》,認為《切韻》把這些字的聲調歸錯了,那當然是不對的。

在和李涪差不多同時的敦煌俗文學抄本中,濁上的字大量地和去聲字互為錯別字,比如:仕 錯 成 事 被 錯 成 備

「仕、被」都是中古濁聲母上聲字,「事、備」都是中古濁聲母去聲字。「仕、事」的聲母是z",「被、備」的聲母是b"。「仕、事」同音,,「被、備」同音,說明當時西北方言濁聲母上聲已經變成去聲。

濁上變去估計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國大多數方言,因為南宋以下,各種反映當時語音情況的材料,都顯示了濁上變去的事實。這裡就不一一枚舉了。

入聲變入陰、陽、上、去四聲

中古的入聲在現代漢語裡分別變入陰陽上去四聲。變化的情況大致如下:

全濁聲母字--陽平 蝶 直

次濁聲母字--去聲 力 密

清聲母字 --陰平 督

陽平 燭

上聲 篤

去聲 粟

除了中古清聲母字的變化看不出明顯的條件以外,全濁和次濁聲母字的字變化都很有規律。

入聲的丟失是在入聲韻尾丟失以後。在十五世紀中葉嘉定人章黼著《韻學整合》一書,在這本書裡仍然有入聲。不過在有些入聲字後面往往註明「中原雅音」讀什崐麼,比如「觳」是入聲字,但附註說:

「中原雅音音『古』」;「哭」字也是入聲崐字,但附註說:中原雅音音『苦』」,等等。「中原雅音」是一部韻書的名稱。

這部書既然叫做《中原雅音》,當然是反映北方通行語音的著作。它把入聲字「觳、哭」等分別讀同上聲字「古、苦」等,說明當時或早些時候北方已有很多失去入聲的方言。

至於北京話入聲的失去比這可能要晚些,直到十七世紀初年,才在徐考的《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一書裡有所反映。在這本書的韻表中把中古的全濁入聲歸為陽平,次濁入聲歸為去聲,清入歸為陰陽上去四聲。雖然作者對他歸為去聲的清入聲是否失去,表示了模稜的態度,但至少當時北京話入聲的大多數已經併入其它三聲是毫無疑問的。

後來到了清初,我們從順治帝「北京說話獨遺入聲韻」的話裡,才獲得了北京話入聲完全失去的明確記錄。

從古到今我國的對外政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秦朝修築秦長復城抵禦匈奴的入侵,制在南方地區大修bai靈渠控制越族。屬於du防禦的外交政zhi 策。漢朝張騫出使西域 dao絲綢之路 西域都護府,與西域建立友好合作往來,屬於開放的對外政策。隋朝的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方交流,有利於統一。屬於開放政策。唐朝玄奘天竺取經 鑑真東渡日本。開放包容的對外政策...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說說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淵源 原來可以和江淮流域媲美的黃河,因植被缺少,人口增多,人類瘋狂開墾土地 砍伐樹木等種種原因,而變化了。兩千年間,竟決口了1500次,改道26次,折磨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這篇文章令我想起了幾年前,我在報紙上看到的關於黃土高原發生嚴重水土流失的一則新聞。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人類無限制開墾土地,破壞植被而...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發生了哪些變化,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說說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黃河,因植被缺少,人口增多,人類瘋狂開墾土地 砍伐樹木等種種原因,而變化了。兩千年間,竟決口了1500次,改道26次,折磨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這篇文章令我想起了幾年前,我在報紙上看到的關於黃土高原發生嚴重水土流失的一則新聞。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人類無限制開墾土地,破壞植被而造成的悲慘後果。現在,黃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