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孔子多次回答關於孝道的問題他沒說過哪些

2021-06-07 05:46:25 字數 5468 閱讀 6190

1樓:果桖楓

1,2,3都是孔子說的。4不是他說的。

1、3、原文是: 孟懿子問孝,子曰:「勿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勿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原文是: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4,、「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希望以上內容對樓主有幫助~~

2樓:建仔

搜尋「中華孝道園」上中華孝道園的官網,有很多關於孝的文章資料,可以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1,2,3都是孔子說的。4不是他說的。

1、3、原文是: 孟懿子問孝,子曰:「勿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勿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原文是: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4,、「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求高手對於《論語》中四則問孝的論語做一下賞析!!!

3樓:百態百觀

一、「孟懿子問孝」。

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逆。

孟懿子可能沒懂孔子的意思,沒答話,總之這對話就結束了。他不答話,孔子後面一肚子話就沒法倒出來。所以他要找別的地方倒出來,才能把這話流傳出去。

「樊遲御」,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就跟樊遲聊天。

孔子對樊遲說:「孟孫氏問孝於我,我跟他說,孝就是不要違逆。」

樊遲問:「先生此話怎講呢?」

孔子說:「父母在的時候,事之以禮。父母去世的時候,葬之以禮。每年的祭祀,也不違背禮節,這就是孝。」

孔子這裡,主要是指葬禮、祭禮,你若太簡略,是不孝。若太過分,則陷父母於不忠不義,也是不孝。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三家之一,孟孫氏宗主。他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這回答,本來是專針對他的,因為「三家」是大夫級別,當時三家的葬禮祭禮,都經常僭越,有時用魯公之禮,有時甚至用天子之禮。

這就是不孝,也是亂政,魯國之亂也由此而起。

二、孟武伯問孝。

孟武伯,就是上一條孟懿子的兒子,他也來問孔子什麼是孝。

孔子說,就是讓父母只需要為你生病操心。意思是說能做到自己不要讓父母為你操心,就是孝了。只有這個生病,偶爾是免不了的,但也只有你生病的時候,父母為你憂心,其他都不需要。

今天來說,你工作、結婚、買房子都不用父母操心,更不用擔心你學壞吸毒什麼的,對你的任何事情都放心,最多就你生病的時候憂心一下。能做到這一點,你不用為父母做什麼,你已經很孝了。

三、子游問孝。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門十哲」之一,吳國人。孔子稱讚他:「吾門有偃,吾道其南。」也就是說有了子游,孔子的學說才得以在南方傳播。

孔子回答說:「今天的孝子,說能食衣住行供養父母,就是孝。那犬馬不也一樣能養老哺幼嗎?如果沒有敬,只是養,和犬馬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孝敬」一詞的來歷,要有孝,必先有敬,敬在心裡,孝在行動。

所以不要光是給父母寄錢就是孝了,要能養,還要能敬。年輕人認為自己比老人懂得多,輕視老人,沒有敬心、敬意也是不孝。

四、子夏問孝。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門十哲」之一。

孔子說,最難是臉色!永遠保持和顏悅色。有事的時候,年輕人搶著幹,不讓老人操勞。有酒食,先為長者陳設奉上,讓長者先吃。難道這就算孝了嗎?

這不算。《禮記・祭義篇》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深愛父母的孝子首先要態度溫和,態度溫和了才會對父母和顏悅色,和顏悅色了就會對父母有真誠的笑容。

所以對父母的臉色也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婉容必須源自於內心。面對父母的時候臉上假笑,背過臉去就心裡怨恨一下:真麻煩。這是要不得的,這是大不敬,大不孝。

4樓:遠望著陌生的你

1、孝是「無違」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對**的教育多重於啟發,而非直接指出問題所在,又會因人而異,基於所問之人品性不同而給出不同的啟發。孟懿子作為魯國的大夫,是「三桓」之一,此人頗有權勢,常有越禮的行為。在孟懿子問孝時,孔子只說了「無違」。

2、孝是「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出身貴族,驕奢淫逸且聲色犬馬。孔子認為,為人子,有諸多不義之行為,是最大的不孝。人得疾病,不是人的主觀意志可以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是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決不能讓父母再憂慮我們疾病以外的事情了。

3、孝是「敬養」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針對當時社會上將奉養作為孝的主體觀念,孔子認為「養親事親」雖是孝的必然要求,但那畢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孝的更高層次應該是子女「孝敬」父母,對父母要發自內心的「敬」。

4、孝是誠且愉色奉養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回答子夏問孝中孔子再次提出了敬,即要讓父母體會到子女發自內心的敬愛之情,而不僅僅是解決溫飽上的問題,是養而有敬的孝。敬於內而形於外,內心誠

一、專注、恭敬,外部面容必然和顏悅色,婉言順承。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和解釋越多越好!1

論語中有關孝的論述

5樓:尋夢江陵

**《論語》中的「孝」

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之一,我國現存最早的漢字文獻資料殷商甲骨卜辭之中就已有「孝」字。在「百善孝為先」這樣的傳統價值觀浸潤下的中國人,對「孝」推崇備至。《論語》對中國人「孝道觀」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論語》中共有約二十條與「孝」有關的論述。在這些論述中,孔子第一次將人類的孝行為加以理論概括,並將之具體化為人們的日常行為規範。1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論語》中,孝的地位是極高的。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學而》)它在第一章便給了孝乙個「仁之本」的高度肯定。本,即為根本,由此可見,孝可謂是孔子「仁學」的基礎。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詩經·蓼莪》

「孝」一直是流淌在中國人骨血中的公理,從出生時,每個人都毫不懷疑地認定了孝的正確性,對於為什麼要遵從孝道似乎並沒有多少人思考過。《論語》中給出了一部分解釋。宰我在詢問孔子君子為什麼要守三年孝時,孔子是這樣解釋的,「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陽貨》)《孝經》也有這樣一段話「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孔子認為「孝」這種情感是順從人的天性的。

父母對於我們的體貼呵護照顧來自於一種血脈相通的情意,而我們感念這份情意,便自然有了「天經地義」的「孝」。之所以無人**孝的正確性,就是因為作為「人」的我們擁有這樣誠摯而樸素的本能。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現在,很多人都在批評儒家思想中的「孝」是「愚孝」,但實際上,通讀論語後,我認為孔子在論語中所解釋的孝是很正常的一種情感表達,與當今社會並無矛盾之處。

首先孔子認為兒女的孝不應僅限於供養父母,讓父母有吃有穿,而是應該對父母抱有一種純乎天然的敬愛之情。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父母給予我們的不僅是吃穿用度,而是發自內心的慈愛。

以敬愛報慈愛,是非常合理的。

其次孔子認為兒女應該體貼父母。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論語·里仁》)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出門在外,應該讓父母知道自己在何方。除了像疾病這種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偶發事件,不應該做出讓父母擔憂的舉動。其實,不難想到,兒女應該做到這些正是建立在父母關心我們的基礎上,除了父母,又有何人會時時刻刻在乎我們去往**,是否平安呢?

我們又怎能去傷害這些真心愛護我們的人呢?

還有,兒女對待父母要和顏悅色,這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子夏問孝。子曰:

「色難。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正如《小戴記·祭法》所言:

「孝子之憂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忍不住發脾氣是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覺得父母會永遠縱容我們,永遠不會拋棄我們。但實際上,孔子告訴我們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里仁》)我們能夠與父母相見的歲月並沒有多少,「子欲養而親不待』」對於子女來說是多麼無奈。所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對父母的態度好一點,讓每次相聚都是美好的回憶,這是孔子想要告誡我們的。

最有爭議的一點便是對於父母的過錯問題。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論語·里仁》)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得輕微婉轉地勸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聽從,仍然恭敬地不觸犯他們,雖然憂愁,但不怨恨。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有人認為孔子在宣傳一種對於父母的無條件的順從,由此引申到臣子到君主的一種無條件的服從,以之為「愚孝」「愚忠」。但我認為孔子的本意並非如此。對於父母的應該勸諫,但正如上文所說,應當和顏悅色。

至於「三年不改於父之道」則是表達對於父母的一種緬懷之情,就類似於今天我們在親人去世後會常常會在節日時吃他們平時愛吃的東西。而且,若是孔子真的認為應該無條件服從,又何必要勸諫,又何必強調三年。

最後,就是關於祭祀。我認為孔子所提倡的三年守孝,也是從情出發。守宰我問:

「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谷既公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

「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

今女安,則為之!」子女在父母去世後寢食難安才用守孝這種方式寄託哀思,並非強迫,因此三年並非固定,地點也並不一定在父母的墓旁,心中有父母,時時可守孝,處處可守孝。正如《詩》雲: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所以後人將守孝作為一種必須遵守的戒律森嚴的形式,反而是誤解了孔子的本意。

父子之道,天性也 ——《孝經·聖治篇第九》 總而言之,我認為《論語》中孔子所倡導的「孝」是一種真性情的「孝」,是單純而樸素的情感表達,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是我們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求一首關於孔子論語的歌曲

歌曲名稱 論語精選 歌手 黃子琦 論語精選 作曲 黃子琦 編曲 李世男 演唱 黃子琦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回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 學答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有哪些?

牛 奶糖 子曰 父在,觀其志 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為就能算是孝了。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就是說父母的年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

論語中關於山和水的典故,《論語》中的50個成語典故

脛下逆鱗 在網上搜尋總結了一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 論語 述而 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 2 論語 雍也 中,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智者動,仁者靜 智者樂,仁者壽。就是 論語 中寄情山水最富哲理的話語,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愛的人喜歡山 智者是動態的,仁者是靜態的 智者是快樂的,仁者是長壽的。山 水是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