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文學的變化,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我國的文學藝術繁榮興盛,而科學技術則由發展轉為停滯。概述這兩種文化現象的具

2021-05-05 19:09:02 字數 5509 閱讀 3284

1樓:匿名使用者

從乙個封建國家變成乙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

2樓:匿名使用者

i88oijujyb gji;

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我國的文學藝術繁榮興盛,而科學技術則由發展轉為停滯。概述這兩種文化現象的具

3樓:天機扨寢強

①明清時期,**創作繁榮,出現了《水滸傳》《紅樓夢》《聊齋志異》等佳作。這一時期的文學藝術具有鮮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個性解放的特徵。

②明朝時,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分別寫成了《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後科技方面就沒有重大的進展和創新。其特徵是總結傳統科學技術,開始學習西方科學知識。

③明朝中期以後,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成長。另一方面,自然經濟仍佔主導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統治者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現象正是當時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此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闡釋歷史現象的能力。文化本身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乙個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並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從本質上說,文化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因此,分析明清時期的兩種文化現象的特徵及其成因,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經濟結構和政治背景。

從經濟方面來看,明清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商品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出現。經濟的發展為傳統科技的發展和文學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資本主義萌芽以及市民階層的擴大,使得適應市民階層的**成為文學的主流,要求自由的民主思想由此而萌生並在文學上有所體現。

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雖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但與西方資本主義相比,還很微弱,這就導致了中國科學技術落後於西方,出現了「西學東漸」的局面。

從政治方面來看,這個時期,中國的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封建思想控制進一步加強,這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產生的政治原因,文學上具有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個性解放的特徵也是與這種政治狀況相聯絡的。

該題結合了教材中有關中華文化的衰微的內容,結合歷史學科中有關明清文化史的知識,有較大難度。解答時要注意從文化角度回答問題,而不要回答成一道歷史學科的問題。

中國文學發展史

4樓:南瓜蘋果

中國文學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國文學史大的時代斷限。在三古之內,又可以細分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體劃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兩漢(公元3世紀以前)

第一段:先秦時期

第二段:秦漢時期

中古期:魏晉至明中葉(公元3世紀至16世紀)

第三段:魏晉至唐中葉(天寶末)

第四段:唐中葉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葉(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葉至「五四」運動(公元16世紀至20世紀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鴉片戰爭(1840)

第七段: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1919)

上古期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學。在這個階段,文學的創作主體經歷了由群體到 個體的演變,《詩經》裡的詩歌大都是群體的歌唱,從那時到中國文學史上第一 位詩人屈原出現,經過了數百年之久。

上古時期的第二段是秦漢文學。秦漢文學出現了不同於先秦文學的一些新的特點。

中古期中古期從魏晉開始,經過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葉為止。

中古期的第一段從魏晉到唐中葉。這是五七言古體詩繁榮發展並達到鼎盛的 階段,也是五七言近體詩興起、定型並達到鼎盛的階段。詩,佔據著文壇的主導 地位。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從唐中葉開始的,具體地說就是以天寶末年「安史之亂」 爆發為起點,到南宋滅亡為止。唐中葉以後文學發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變化:韓、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學語言和文體的改革,宋代的歐陽修等人繼續韓、柳的道路,完成了這次改革。

中古期的第三段從元代開始,延續到明代中葉。從元代開始敘事文學佔據了 文壇的主導地位,這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從此,文學的物件更多地從案頭的讀者 轉向勾欄瓦舍裡的聽眾和觀眾。

近古期明嘉靖以後文學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這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隨著商業經濟的繁榮、市民的壯大、印刷術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學創作的商 品化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二、在王學左派的影響下,創作主體的個性高揚,並在作品 中以更加強烈的色彩表現出來;在文學作品中對人的情慾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

三、詩文等傳統的文體雖然仍有發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樣。

從明嘉靖初到鴉片戰爭是近古期的第一段。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與明清易代相比,鴉片戰爭的炮聲是 更大的一次震動。鴉片戰爭帶來千古未有之變局,從此中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會。

隨著外國翻譯作品的逐漸增多,文學的敘事技巧更新 了。

近古期的終結,也就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終結,我們仍然劃定在「五四」運動 爆發的2023年。

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語言文字之一。

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形成和建設起著巨大的作用 :

①容易引起具體意象。由於漢字具有表意性特徵,其自身排列有時就會引起某種具體的意象。例如賦和駢文,就大量運用同形旁的字。中國文字的象徵表意特徵造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

②漢字一般為單文獨義、一字一音,這就使中國詩歌的音節變化有了一整套獨特的謹嚴的格律,並且在外觀上構成整齊對稱的形式美。

③漢語有四聲,詩人們利用漢語言的這種特性,寫詩時注意字聲安排,於是近體詩(五言律詩、絕句,七言律詩、絕句)、詞、散曲等詩歌體應運而生,並統領詩壇達千年之久。詩歌充分利用四聲變化,造成了節奏鮮明、抑揚頓挫的藝術效果。

④文言文作為特殊的書面語言,可與日常用語長期分離而保持官方語言的地位,這就發生了文學在文言和白話兩個不同的軌道上執行、內容與形式皆有巨大的差異的現象。

參考資料

5樓:茹讓慶夏

先秦時散文,漢賦、魏晉志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

6樓:林夕問

按年**理順序:各個年代有些什麼人物,作品。什麼學派是主流、主張什麼、有什麼重要的代表作、後來的發展演變。這就行了。例成表式的會有助於你的學習理解。

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我國的文學藝術繁榮興盛,而科學技術則由發展轉為停滯概括這兩種現象的具體表現和特徵

7樓:匿名使用者

(1)明清時期,**創作繁榮,出現了《水滸傳》《紅樓夢》《聊齋志異》等內佳作;戲容曲豐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劇先後問世,地方戲曲繁榮,京劇形成。吳派畫家、揚州八怪開創了一代新的畫風。這一時期的文學藝術具有鮮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個性解放的特徵。

明清時,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分別寫成了《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三部科技著作,以後科技方面就沒有重大的進展和創新。其特徵是總結傳統科學技術,開始學習西方科學知識。

(2)明朝中期以後,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成長。另一方面,自然經濟仍佔主導地位,封建經濟日益腐朽,統治者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現象正是當時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中國歷史」古代、近代、現代的劃分界限和「中國文學」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的劃分界限。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文學一直從有文學開始延續到2023年的鴉片戰爭,2023年到2023年五四運動是近代文學,1919到2023年新中國成立是現代文學,2023年以後是當代文學

中國歷史——2023年鴉片戰爭以前是古代史,2023年到2023年是近代史,2023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是現代史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史古代:2023年(中英鴉片戰爭)之前(這裡面也劃分為遠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也就是通常說的「兩半社會」

現代:2023年之後

當代: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劃分,比如文學界說是五四運動之後,史學界說是2023年之後(即和現代同義)

現代指1919-1949的,當代指1949後的

一般以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界,之前的算做現代文學,之後算當代文學。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鴉片戰爭標誌近代史的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現代史的開始。

中國近代歷史成就

11樓:各種怪

1、抗日戰爭勝利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 日本侵華戰爭。抗戰時間從202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2023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2、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開創了中國文學新時代。五四以後,中國出現了大小40多個文藝社團,如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對中國文學發展影響深遠。這個時期,出現了大批文學巨匠,如沈雁冰、鄭振鐸、葉紹鈞、郭沫若、郁達夫等。

3、共產黨成立

2023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4、辛亥革命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大轉變,一大進步!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後新的革命鬥爭的發闢了道路。

5、解放戰爭勝利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2023年8月至2023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12樓:匿名使用者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麼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專案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專案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

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

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

魯迅對中國文學的貢獻魯迅對中國文學的貢獻是什麼

魯迅對中國文學史的貢獻有三點 第一,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和胡適,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傅斯年等人共同開闢了中國白話文學的先河。其作品 狂人日記 通常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成型的現代白話 區別於 紅樓夢 三國演義 等古白話 其散文詩 野草 也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詩集。...

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界的地位中國文學是再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中國文學的連續系統性是世 界上獨一的。無論那乙個國家,他的文學總是獨特的,不可代替的。由於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滯後,國力衰弱,漢語的影響力較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為低,所以拿西方人的觀點來看,中國的文學也是很落後的。但這並不是客觀評價中國文學應持的態度。大家翻一翻詩經,楚辭,諸子散文,漢賦,魏晉駢文,唐...

英國為什麼要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英國完成工業革bai命後,需要乙個廣大du的市場作為貨品zhi出口地,而中國剛好符dao合此專條件,能成為英國屬廣大商品的傾銷地。由於中國出產的茶葉 絲綢 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英國人希望中國能開放 但英國出口的羊毛 尼絨等工業製品在中國卻不受青睞,乾隆皇帝甚至認為中國什麼都不缺乏,沒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