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中,「我舞影零亂」一句中的「零」什麼意思?可否換做

2021-05-04 10:14:10 字數 6117 閱讀 8214

1樓:

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零亂釋義:1. 散亂,無章。

【出處】:唐 李白 《月下獨酌》詩之一:「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初刻拍案驚奇》卷八:「 楊氏 見他不久就回,又且衣衫零亂,面貌憂愁,已自猜個**分。」

【示例】:沙 汀 《困獸記》八:「發言雖然有點零亂,大家的精神卻是很興奮的。」

凌亂:雜亂而無條理

1. 雜亂無次序。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輕跡凌亂,浮影交橫。」 南唐 張泌 《春晚謠》:

「凌亂楊花撲繡簾,晚窗時有流鶯語。」 宋 梅堯臣 《襄城對雪》詩之一:「飄颻初縈林,凌亂欲侵席。

」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然 孫毓 推衍 毛 義,未免凌亂,不如 鄭 說之有條理。」 巴金 《春》十二:

「池畔一株柳樹下面一張桌子剛剛空出來,幾把竹椅子凌亂地擺在四周。」

2. 凌亂:雜亂;紛亂。

南朝 梁 何遜 《和劉諮議守風》:「彌旬苦凌亂,揆景候阡陌。」 唐 唐彥謙 《秋晚高樓》詩:

「晚蝶飄零驚宿雨,暮鴉凌亂報秋寒。」 宋 梅堯臣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春暉亭》:「春風實無幾,凌亂枝上花。

」由此可見,零可以通凌

2樓:蒹1葭1蒼1蒼

我歌唱時月亮也在天空徘徊,我起舞時影子也隨我凌亂。

3樓:金婉青

不可 零是零零散散的動作的意思

4樓:靳志博

不可以,零亂在這是「搖曳不定」的意思。

我舞影零亂是什麼意思

5樓:終墟歸極

李白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

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我舞影零亂:我跳舞時影子也在地面翻騰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是什麼意思

6樓:孫老闆

意思是: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隨我蹁躚。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譯文】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酒醉以後各奔東西。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擴充套件資料

1、《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於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載),當時李白身居長安,正是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

所以寫下本詩,告訴自己及時行樂。

2、《月下獨酌四首·其一》鑑賞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淒涼。

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7樓:

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隨我蹁躚

8樓:匿名使用者

當我歌唱起舞的時候,月亮在天上徘徊,影子凌亂破碎。

9樓:

我歌唱時月亮也在天空徘徊,我起舞時影子也隨我凌亂。

很高興為你解答,希望被採納

<月下獨酌>賞析

10樓:樂觀的高飛

這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詩中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

此詩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乙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頓覺熱鬧起來。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

李白愛飲酒作詩。月下獨酌本是極孤獨苦悶極寂寞無聊的事,作者卻又歌又舞又醉飲,煞是熱鬧!月、影本是無知無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擬人化,視為知己,引為同調,與卑鄙齷齪的塵世相比,真可謂是無情勝有情了。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手中一壺酒,只能是「獨酌無相親」,於是他舉杯,邀約自己畢生最喜歡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於是冷冷清清的場面熱鬧起來了。

可是明月畢竟只是天邊的皎潔一片,它不能解善飲的詩人之意,而影子也不過是隨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時,漸入醉鄉的詩人酒興發起,於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彷彿靜聆佳音;地下靜默的影子也轉動著彷彿與詩人共舞。醒時月影交歡,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彷彿月、影都與詩人一往情深,於是又深情地許諾: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譯文:花叢中擺下一壺好酒,無相知作陪獨自酌飲。

舉杯邀請明月來共飲,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來就不懂飲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後。

暫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時行樂。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飄前飄後。

清醒時我們共同歡樂,酒醉以後各奔東西。

但願能永遠盡情漫遊,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見。

11樓:li小狐狸

賞析如下: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

詩首四句為第一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

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

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淒涼。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譯文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乙個親友。

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

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

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

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

月下獨酌解釋

12樓:情感聊啊聊

《月下獨酌》共四首,分別解釋如下

其一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其二天如果不愛酒,酒星就不能羅列在天。地如果不愛酒,就不應該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愛酒,那我愛酒就無愧於天。我先是聽說酒清比作聖,又聽說酒濁比作賢。

既然聖賢都飲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傳!

其三三月裡的長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錦。誰能如我春來獨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飲?富貧與長壽,本來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沒有差別,何況世上的萬事根本沒有是非定論。醉後失去了天和地,一頭扎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還有自己,這種快樂何處能尋?

其四無窮的憂愁有千頭萬緒,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聖賢,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開朗。辭粟只能隱居首陽山,沒有酒食顏回也受飢。

當代不樂於飲酒,虛名有什麼用呢?蟹螯就是仙藥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萊。姑且先飲一番美酒,乘著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月下獨酌》全詩

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其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其三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其四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月下獨酌》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

佛教中有所謂「立一義」,隨即「破一義」,「破」後又「立」,「立」後又「破」,最後得到辨析方法。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先講一番道理,經駁斥後又建立新的理論,再駁再建,最後得到正確的結論。

關於這樣的論證,一般總有雙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這首詩,就只乙個人,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近似於天籟,所以一直為後人傳誦。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乙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

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於那影子,雖然像陶潛所說的「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

詩人姑且暫時將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陶潛飲酒詩序)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詩人已經漸漸進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傾聽佳音;舞時詩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好像在他共舞。

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詩人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於詩人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遊」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遊」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淒涼。

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

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零落成泥碾作塵一句中,碾有何妙處

這是托梅寄志的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從 碾 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 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

《木蘭詩》中「著我舊時裳」一句中「裳」的讀音

念chang2聲。裳字在古代只有乙個讀音,現代才產生 shang輕聲 這個讀音。古人是 上衣下裳 即上身穿的服裝叫 衣 下身穿的叫 裳 第二個音,我確定,標準錄音裡也是滴 第二個。古時裳不發第乙個音 shang 一聲 我們學都是這樣讀的 念 chang 二聲 在 木蘭詩 中 著我舊時裳 中的 裳 怎...

「是我凋零的心」出自哪首詩,「那是我凋零的心」一句詩詞出自哪首詩

是我凋零的心 這句話無論是語風還是語調來看,都應該是現代詩。只見凋零的花 凋零的心 還有那凋零的情。那凋零的是花 是汪國真所創作的現代詩歌。作品原文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為什麼 我卻看到了霜葉的容顏 只因為那面美麗的鏡子 打碎了你的眷戀深深 在夢幻旁 久久盤桓 既然伸出雙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麼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