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文言文中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的意思

2021-05-04 08:04:44 字數 4301 閱讀 1132

1樓:匿名使用者

王戎識李

王戎①七歲,嘗與諸②小兒遊③。看道邊李樹多子④折枝⑤,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說新語》)

①〔王戎〕晉朝人。②〔諸〕眾。③〔遊〕玩。④〔子〕果實。⑤〔折枝〕壓彎了樹枝。⑥〔信然〕真是這樣。

王戎七歲的時候,和小朋友們一道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斷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上,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嚐,果然是這樣。

這個故事寫王戎小時候,觀察仔細,善於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文章最後講「取之信然」說明他的推理是正確的,他是乙個聰明的小孩。

2樓:匿名使用者

道旁李苦王戎七歲,嘗①與諸②小兒遊③。看道邊李樹多子遊④,折枝⑤,諸兒競⑥走⑦取之⑧,唯⑨戎不動。人問之,答曰:

「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⑩。①嘗:

曾經 ②諸:各 ③遊:遊玩,玩耍 ④子:

指果實 ⑤枝折:把樹枝壓彎了 折;彎曲 ⑥競:爭逐,爭著 ⑦走:

跑 ⑧之:它,這裡是指李子 ⑨唯:只,反 ⑩信然:

確實這樣王戎七歲的時候,和小朋友們一道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斷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上,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嚐,果然是這樣。

這個故事寫王戎小時候,觀察仔細,善於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文章最後講「取之信然」說明他的推理是正確的,他是乙個聰明的小孩。

文言文中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的意思

3樓: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的意思是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或

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譯文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

「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麼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啟示告訴我們做事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不能盲目追隨他人。遇事要冷靜沉著。

4樓:可樂格格

意思為:王戎七歲的時候,常常和小夥伴們在路邊玩耍。

5樓:曉籠包說教育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嘗在文言文中很常見,一般是曾經的意思

6樓:城德華

∞,&∮∫大哭一場夢到中午讓他找到中午讓他

7樓:趙瀅頴媽媽

嘗與諸小兒遊的嘗字是指「曾經」的意思。

8樓:伏利枋

意思是:王戎七歲時,曾經與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玩耍。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

9樓:寶貝

王戎七歲的時候,常與許多小孩在一起玩。

10樓:僅繹知夏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11樓: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與小夥伴玩

12樓:愛埃姆斯里斯本

王戎①七歲,嘗與諸②小兒遊③。看道邊李樹多子④折枝⑤,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說新語》)

①〔王戎〕晉朝人。②〔諸〕眾。③〔遊〕玩。④〔子〕果實。⑤〔折枝〕壓彎了樹枝。⑥〔信然〕真是這樣。

王戎七歲的時候,和小朋友們一道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斷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上,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嚐,果然是這樣。

這個故事寫王戎小時候,觀察仔細,善於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文章最後講「取之信然」說明他的推理是正確的,他是乙個聰明的小孩。

13樓:無限諾亞

大家說得都對!我贊同!

14樓:軍文惠

王者榮耀好,只有你自己看看你的了嗎?

15樓:匿名使用者

江西路了嗎你說了?,裡的歌啊我和你爸爸的時候回來的時候回來的時候回來啊我和你????????

16樓:登賢窮

太空梭哦ok哦你莫早哦漏網之魚前一陣子也祝回話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

17樓:9點說史

譯文:王戎七歲時曾和眾小孩兒一起玩,看見路旁李樹上有許多李子,折斷樹枝,眾小孩兒相繼跑著搶走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別人問他為何如此。

道理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認真分析,認真思考,那樣就不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蒙蔽。王戎就是因為善於思考,判斷出路邊無人摘的李子一定是苦的,所以他才沒有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受騙上當」。

擴充套件資料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

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

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18樓:罪惡的結局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與諸小兒遊玩,看見道邊李樹,上的李子很多,折斷了枝葉,小朋友們都去取那個李子,就只有王戎,沒有動,小朋友們問他為什麼你不動啊?

19樓:可愛的沙雕孩子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與眾孩們一起去遊玩,看見路邊的李樹成熟了,李子掛枝頭的,連樹枝都壓斷了,大家都爭著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地上,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搶?他回答:「樹長在路邊,卻有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

」摘下來一嘗,的確如此。

20樓:豐慕楣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1樓:烏湧捷

王姐七歲時曾與許多諸小兒游完,看到樹邊的李子樹很多,許多小孩兒竟然去取,但是只有王傑站在路旁,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他回答在道邊這麼多樹上這麼多禮金,必須肯定非常苦大家。

22樓:費娘

王戎七歲時,曾經和諸位小兒玩,看見道邊的李果壓滿枝頭,諸位小兒競相跑過去摘李果

23樓:匿名使用者

道邊李苦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釋】嘗:曾經。諸小兒:

小夥伴們。遊:玩。

多子折枝:果實很多壓彎了樹枝。競走:

爭著奔過去。惟:只有。

信然:真是這樣。

【全文翻譯】王戎七歲時曾和眾小孩兒一起玩,看見路旁李樹上有許多李子,折斷樹枝,眾小孩兒相繼跑著搶走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別人問他為何如此,他答道:

「李樹在路邊生長而且結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來乙個真的是這樣。

24樓:黃

題文閱讀文言文,並答題。

王戎①七歲,嘗②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③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④。

注釋:①王戎:西晉人,做過官,是歷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賢」之一。②嘗:曾經。③唯:只有。④信然:確實如此。

1.「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問之」,別人問王戎的是什麼問題呢?

3.給這篇文言文加個合適的題目。

4.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示?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與七年級上冊《論語》十二章那一則道理類似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衛靈公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說 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但並 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在學習方法上,學 與 習 並重,學 與 思 不能偏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視為孔子所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