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家的各種習俗

2021-05-04 08:01:28 字數 3842 閱讀 4702

1樓:感性的快銀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

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

民俗界認為禮儀: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 、軍禮等

生活類:五祀 、高禖之祀 、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古代政治禮儀】

行三年一郊之禮: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輪一遍

①祭天: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

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

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③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

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准設廟。

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

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製的長方體 ,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 吉拜 」、「 兇拜 」、「 奇拜 」、「褒拜」、「肅拜」

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 ,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 、堯 、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對先師先聖的祭祀:「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

⑤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⑥軍禮。包括征伐、徵稅、狩獵、營建等。

【古代生活禮儀】

①高禖之祭:

即乞子禮儀,設壇於南郊,建木製方台,台下設高禖神位,后妃九嬪都參加

誕生禮:

「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等

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

滿月在嬰兒滿乙個月時剃胎發;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

周歲時行抓周禮,以**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

②成年禮:即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

加冠開始用**伴奏。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髮髻等儀式。 ③饗燕飲食禮儀:

饗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

燕即宴,燕禮在寢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

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

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係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④賓禮: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與客人往來的饋贈禮儀有等級差別。

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

⑤五祀。指祭門、戶、井、灶、中霤(中室)。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霤,秋祀門,冬祭井。

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宮中小神)、中霤、國門、國行、泰厲(野鬼)、戶、灶。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罷去門、戶、中霤、井的專祀,只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與民間傳說的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形式。

⑥儺儀。四季驅邪逐疫。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望採納

清朝的皇家禮儀?

2樓:大大大大倩倩

清朝宮廷禮儀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以請安為例。

皇室中請安常用跪安。「跪安」這個禮節行於皇宮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皇帝每日召見軍機大臣之外,常常還要另外召見某些**,這是屬於密談性質,不同於朝會大典,所以**同皇帝不必叩頭。

召見的程式為,先由外奏事處登記,再由內奏事處安排在某日第幾起。皇帝吃早飯時(天尚未明),桌上擺好綠頭籤,飯後分起召見。有合在一起(如與軍機大臣一起)的,太監們都退出。

內奏事處太監副食應召**來到暖閣門前,掀起簾子讓**進去,太監退到殿外。

這位**進門,站著說:「臣(某人)恭請皇上聖安。」然後跪安、起立,走幾步到皇帝面前,跪在乙個紅邊白心很厚的氈墊上奏對。

奏對完畢,皇帝說:「你下去吧。」於是**起來跪安,面對皇帝倒退幾步,轉身出門。

如果在奏對時有謝恩的事,就在原地一叩,說:「謝皇上聖恩。」如果在奏對時說錯了話,就摘下帽子,以頭碰地一下,表示承認錯誤。皇帝日常晨昏定省、見皇太后時,進門要跪安,退下時也跪安。

太監有事向皇帝、太后、皇后、妃嬪等主位啟奏,王公府第及宗室家庭中晚輩見長輩,奴僕見主人,都要跪安。

3樓:不斷的自我突破

宮廷禮儀

1、請安—又稱「屈一膝」。

①兵士見到上級軍官應該下跪,但因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時也以屈一膝為禮,並和叩首、打恭一樣,含有問候請安的意思。

②在八旗人家和部分漢族官宦人家,晚輩見長輩,平輩中幼見長,奴僕見主人至親友相見,都行這個禮,所以屈一膝又叫請安。但在衙門或公共場所,則不論旗人漢人都行打恭禮,不能請安。

③男子請安的姿勢:先端正姿勢,如「立正」的樣子。然後向前邁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頓;眼平視,不許低頭、揚頭或歪頭;雙肩平衡,不許彎腰,左右腿的間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邁的自然距離,不可向後蹬腿。

女子請安姿勢與男子同,只是左右腿的距離要近,動作幅度小,雙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

2、跪安

①「跪安」這個禮節行於皇宮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皇帝每日召見軍機大臣之外,常常還要另外召見某些**,這是屬於密談性質,不同於朝會大典,所以**同皇帝不必叩頭。

②召見的程式:先由外奏事處登記,再由內奏事處安排在某日第幾起。皇帝吃早飯時(天尚未明),桌上擺好綠頭籤,飯後分起召見。

有合在一起(如與軍機大臣一起)的,太監們都退出。內奏事處太監副食應召**來到暖閣門前,掀起簾子讓**進去,太監退到殿外。這位**進門,站著說:

「臣(某人)恭請皇上聖安。」然後跪安、起立,走幾步到皇帝面前,跪在乙個紅邊白心很厚的氈墊上奏對。奏對完畢,皇帝說:

「你下去吧。」於是**起來跪安,面對皇帝倒退幾步,轉身出門。如果在奏對時有謝恩的事,就在原地一叩,說:

「謝皇上聖恩。」如果在奏對時說錯了話,就摘下帽子,以頭碰地一下,表示承認錯誤。皇帝日常晨昏定省、見皇太后時,進門要跪安,退下時也跪安。

③太監有事向皇帝、太后、皇后、妃嬪等主位啟奏,王公府第及宗室家庭中晚輩見長輩,奴僕見主人,都要跪安。

④跪安的姿勢和請安的姿勢,相同部分是先端正姿勢,左腿向前邁步。但跪安時右腿須全跪,然後左腿也跪下,右腿隨即起來,左腿也起來,恢復立正的姿勢。這一連串的動作要節奏均衡,不可慌忙,不可拖拉。

其他和請安的要求一樣。

⑤清代后妃以下,公主、格格、福嚴明以及品官命婦(漢人品官命婦不在此列)穿朝服、吉服,行大禮,有一肅、一跪、三叩及六肅、三跪、九叩的儀節。(一肅是一次肅立。一跪是跪下和起立各一次。

三跪當然就是各三次。三叩和九叩的區別也是次數的區別。

穿朝服、戴朝冠時的叩首和男子一樣。穿吉服的在晚清不戴吉服冠,而戴鈿子,則跪下之後不叩首,只以右手扶兩把頭翅。這裡需要解釋的是「肅」。

這個動作和女子請安差不多,先端正姿勢,慢慢地一直**到底,再慢慢起來,恢復立正的姿勢。也是要求不彎腰,不低頭,兩肩平穩,腰板筆直。

古代孝字的各種寫法

一 孝字的拼音 xi o 二 孝字的部首 子 三 孝字的筆順 橫 豎 橫 撇 橫撇 橫鉤 豎鉤 橫 四 孝字的釋義 1 孝順 子。盡 2 舊時尊長死後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 守 3 喪服 穿 戴 4 姓。一 孝字的歷史記載 孝經 開宗明義 篇中講 夫孝,德之本也。孝 字的漢字構成,上為老 下為子,意...

古代華人生孩子的習俗有什麼?這些習俗有什麼意義及來歷呢

傳統習俗為何要坐月子?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 禮記 內則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稱之 月內 是產後必須的儀式性行為。以社會學的論點,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 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 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周邊的人甘願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

古代各種稱呼,中國古代的所有稱謂

古代的自我稱呼有很多,其中可以直譯為 我 的有 吾 餘 予 其 之 某 竊 區區 不才 在下 小可 鄙人。其中,需要注意以代詞 之 其 來反稱自己的情況,例如 柳宗元 捕蛇者說 中 君將哀而生之乎?的 之 字,以及王安石的 遊褒禪山記 中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的 其 字。此外,根據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