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豬紋黑陶缽 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圖案分別說明了什麼

2021-04-19 23:54:12 字數 4008 閱讀 8635

1樓:彩虹會知道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跟那時的棺材有關的,好像是那時的陰間的神,老師上課講的

出土於河姆渡遺址的黑陶缽與出土於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分別說明了什麼

2樓:一槓青年

黑陶缽: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是母系氏族社會最有特色的原始手工業部門內.其重要意義在於打破容了以前中國文化起源於中原地區的一元論,使人們認識到南方長江流域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表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也是孕育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搖籃。

人面魚紋彩陶盆: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這應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谷階地營建聚落,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採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有大量的動物形紋飾,如魚、鹿、蛙等,以魚紋最為典型。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公認的彩陶藝術精品。類似內容的彩陶盆在遺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很像一種特製的葬具。

人面由人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像是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具有巫師的身份特徵,因此這類圖畫一般被認為象徵著巫師請魚神附體,為夭折的兒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認為人面與魚紋共存構**魚合體,寓意魚已經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為圖騰來加以崇拜。

3樓:馬纓杜鵑

出土於河姆渡遺址的黑陶缽說明河姆渡人已經學會製造黑陶,出土於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圖案說明半坡人已經具有審美觀。

初二歷史:黑陶體與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圖案分別說明了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黑陶缽上的圖案說明了當時有了飼養業,而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圖案:反映人們的漁獵生活,已有原始藝術美貌。

5樓:匿名使用者

黑陶體說明有了畜牧業,人面魚紋陶盆反映了人們的漁獵生活,並說明當時已有原始的藝術美

6樓:匿名使用者

反映了人們當時比較聰明,能發明出這樣的東西

7樓:匿名使用者

說明了畜牧業和漁業已經原始農業中劃分出來。又說了我國的製陶工藝在很早就已經發明了。

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圖案蘊藏的含義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吳山先生編著《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裝飾藝術》不僅將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繪畫圖案視為裝飾藝術,而且將人面魚紋和100格網紋合稱為「人面魚網紋」;可以看出,後來有些著述和研究中的附圖是直接採用了吳著繪畫,其失誤在所難免。有些研究者注意到人面魚紋彩陶盆口沿紋飾可能與表示四方八位、四時八節有關(如錢志強《試論半坡期彩陶魚紋藝術》,孫新周著《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119—120頁)或認為100格網紋反映了仰韶先民的幾何知識(如鞏啟明著《仰韶文化》201頁),但遺憾的是仍然沒有對100格網紋作嚴謹、認真的模畫和分析。將書慶先生著《破譯天書:

遠古彩陶花紋揭秘》是迄今所見注重對彩陶紋飾作結構和數量分析的第一本著作,但他將100格網紋視作「兩個方向線條的交錯之形」,網紋便「成為陰陽交錯之形的符號象徵」,因此對人面魚紋盆100格網紋也沒有作準確的模畫。陸思賢先生在《神話考古》一書中對100格網紋作了專門的分析和研究,認為它與立桿測影、天象曆法有關,即表示夏半年晷影在三段六節之上,太陽通過表木的投影空間所畫斜線,合於五段十節,即十等分,故用10×10=100之數,又將其與「羲和生十日」神話相聯絡,所以他單獨將100格網紋作成乙個圖(陸思賢著《神話考古》165頁,文物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在與李迪先生合著的《天文考古通論》中,陸先生對100格網紋的認識雖然仍然持天文曆法說,但具體含義有了變化,不再認為它與立桿測影或「羲和生十日」有關,而是引《說文》「畢,田網也」,認為它既與田獵、漁獵用的網有關,也是象徵畢宿與雨季的關係,所以人面魚紋彩陶盆內的100格網紋就畫成了寫意性的圖案(陸思賢、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論》70--71頁,祡禁城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

可見,是否嚴格、準確地對彩陶圖案進行模畫,是與研究者、繪畫者對它的認識和理解有關的。模畫失真,必然對研究有所阻礙,而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傾向性認識,則容易導致對原圖模畫的失真。

關於人面魚紋盆內的100格網紋,筆者認為其含義當與天文曆法有關:100格之數表示河圖數55、洛書數45之和,即河圖洛書數理表達方式的一種(河圖、洛書原本是對1—10十個數字的排列形式,源於古人對十月太陽曆的崇拜,參見陳久金《陰陽五行八卦起源新說》,《自然科學史研究》第5卷第2期,2023年。宋人劉牧、朱熹所傳河圖洛書在新石器時代可能已經產生,也可能同時與天象有關,但「河圖」、「洛書」在歷史上有多種表現方式或可以存在各種圖式,朱熹《易學啟蒙》所載河洛未分未變圖即是用100個圓點,排列成10×10的方陣表示。

或者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是對100數或1—10十個自然數的規律性排列即是「河圖」、「洛書」,其本質實即對1—10十個自然數、十月太陽曆以及100數的崇拜,因劉牧、朱熹所傳黑白點陣河圖洛書圖式更為正宗一些,古人在上面又附會出許多深奧、豐富的含義,所以成了河圖洛書的正宗圖式)。100格網紋四角上的四個三角形兩兩尖角頂對,實即互相垂直的兩個陰陽交午圖形(半坡魚紋常見的圖式)中間斷開後置入了100格網紋所致;這種處理方式應該是表示河圖、洛書源於十月太陽曆的十個數,而太陽曆與立桿測影有關,這些聯絡與原始人類頗為神秘、混沌的思維方式正是十分吻合。關於100格網紋含義的這種理解,還可以從人面魚紋盆其他紋飾內涵表達得到佐證:

陸思賢先生比較系統地研究了半坡和姜寨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認為它們與表現月相有關(陸思賢著《神話考古》121—125頁;陸思賢、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論》68—70頁)。錢志強先生在《半坡人面魚紋新探》中認為人面魚紋盆口沿露地線紋作對稱連線則構成甲骨文、金文中的「甲」、「癸」二字,代表十干,同時口沿露地線紋的四方八位式分布也可能與表示四時八節有關。孫新周先生同意錢先生的認識並認為十干與十月太陽曆有關(孫新周著《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120頁),何新先生也認為十干當起源於十月太陽曆(何新著《諸神的起源》223頁,時事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筆者還認為,人面魚紋盆口沿露地線紋中的四個「|」紋即表示四十數,四個「個」紋為十二數,既與四時八節十二月曆法有關,其總數五十二則與月相週期密合,即一年為五十二個七日。總之,人面魚紋盆的所有紋飾從天文曆法角度可以得到完整而合理的釋讀。

9樓:匿名使用者

此外,在先秦典籍《詩經》《周易》中魚有隱喻「男女相合」之義,以此推之,這人面魚紋也應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興旺的涵義。但不管究竟蘊含何種奧秘,作為中國原始社會先民的藝術傑作,它已然放射出耀目的光芒。

人面魚紋彩陶盆所用的藝術手法和半坡遺址的工藝水平

在器物內壁用用黑彩繪對稱的人面紋和魚紋各一組。構畫手法大膽誇張。人面成圓形,頭頂上三角形髮髻高聳,額頭塗黑,一側留出彎鐮形,雙眼眯成"一"字,"┸"形鼻,嘴銜兩魚,人面兩側耳部亦有兩條小魚簇擁著。

在人面之間還有兩條大魚同向追逐,魚身及魚頭均成三角形,魚眼呈圓形,大魚的魚身以斜方格為鱗。人面在魚群之中顯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魚紋刻畫得十分生動:

魚頭雖是寥寥數筆,卻把魚的形神勾畫得具體而細微。魚身上沒有了魚鱗,以對稱的菱形圖案裝飾,富有律動感,充滿了生氣。整體圖案顯得古拙、簡潔而又奇幻、怪異。

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6000多年,遺址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陝西、山西等地區,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廟底溝、秦王寨等型別代表了其早、中、晚三個時期。其中,半坡型別彩陶以各式盆、缽、壺、尖底瓶多見;彩繪基本為黑彩,常見魚、鹿、蛙、羊等動物紋、人面紋以及三角、寬頻、波折、網格等幾何紋。

魚紋是半坡彩陶中相對比較多見的題材。

仰韶文化彩陶紋飾的發展從寫實到抽象,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真實的世界,天上的鳥、水中的魚、山上的樹、地上的草,無一不栩栩如生。進而,人類進一步認識到各種事物的不同本質和規律,於是出現了諸如從魚紋到菱形、從花草到不同的弧形變化等各種各樣從寫實而來的抽象。

因此,在欣賞彩陶所反映的遠古藝術之餘,還可以了解我們的祖先認識世界的過程。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第乙個發掘地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仰韶村遺址而得名。距今大約7000-2023年。

仰韶文化一直至今已發現上千處,分布在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以陝西省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10樓:回味童年的風采

說明當時的原始居民已經會捕魚,並喜愛魚,以捕魚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