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生生活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培智學校的教學原則

2021-04-19 21:29:58 字數 4604 閱讀 1387

1樓:高頓財經教育

1、補償性原則

在智障兒童訓練過程中,即要針對學生的身、心缺陷,又要促進其身、心協調發展。對於中、重度智障兒童,應從實際出發,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如:

「先天愚」的學生,手指短,手掌厚,動作緩慢,協調能力差。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有意識地讓他們多做一些手的動作,像夾豆、剪紙甲、摺紙、穿珠子等。還編排了手指操,以及利用「333」學具,讓他們做一些手的精細動作,訓練手的協調能力,達到補償缺陷的目的。

2、激勵性原則

在生活中智障兒童常常充當「殘疾者」、「落後者」、「失敗者」的角色,長期的角色使他們對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激勵理論,鼓勵他們去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讓他們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激發其參與的慾望,形成巨大的內在動力。特別是當學生取得一點成績時,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時機給以鼓勵,哪怕是乙個手勢,乙個眼神,使他們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達到激勵情感的作用。

3、個別化教育原則

智障兒童個別差異很大,他們接受能力、愛好、興趣都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生活技能前,要充分估計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目標,選擇的內容和訓練強度要適合每個智障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個性特點。對於接受能力較強,體力較好,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學生,目標制定的就要高一些,讓他們做一些有難度的訓練。

對於體力差,有明顯動作障礙,手腳不靈便,理解較慢的學生,目標制定的就要低一些,讓他們做些容易的事情,對於個別掌握不好的學生還可加強課外輔導,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他們進入社會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打下基礎。

4、家校結合的原則

在對智障學生進行生活自理技能,家務勞動技能和簡單的生產勞動技能的培養過程中,如果單靠學校單方努力肯定是收穫甚微的。因此,培養中、重度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學校一方要積極作好家長的思想工作,隨時與他們取得聯絡進行溝通,讓家長明白提高孩子生活能力的重要性,配合學校給孩子創設實踐的機會,督促鼓勵子女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並給予恰當的指導,使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補償其缺陷,開發其潛能。

5、實用性、實踐性、適應性原則

中、重度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課除了體現以上幾個原則外,還應突出實用性、實踐性、適應性的原則。即教學內容要與學生所生存的生態環境相適應,體現實用性。教學方法要以學生學得會,做得好為標準,體現實踐性。

教學效果要以學生會用,用得好為標準,體現適應性。只有遵循了原則,中、重度智障兒童所學內容才能學以致用,指導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2樓:

1、但凡文章,得有提綱,先得擬個提綱。

2、提綱內容一般包括——主題、分類闡述、總結。

3、教學專業的心得,可以包括對學生的記憶能力、思考問題的方法、輔助學習工具的運用等方面來,分別闡述你在工作中的經驗、成果。

4、立足乙個主題,不要太泛泛了。

如何構建智障班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3樓:匿名使用者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新課程的亮點。特殊教育的校本課程是今後成熟發展的特點,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認識和理解。我國成立培智學校初期,招收物件以輕度智力低下兒童為主,進入培智學校的學生,多數是情緒表現比較穩定,有言語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認知基本能力,輕度智力落後學生。

這樣的學生能夠適應集體教學模式,也能學習基礎學科知識。隨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特別是「普九」工作以及素質教育的開展,輕度智障學生能夠隨班就讀,現在培智學校的教學物件殘疾程度重、特殊行為多,精神障礙嚴重、無語言、無溝通能力的學生增多,原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都無法適應學生需要:不聽指令,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適應集體教學;語言理解能力低,講授知識聽不懂;經常出現乙個簡單的數字教幾年也學不會,畢業後的學生沒有生活技能,不能適應社會生活。

作為從事智力障礙問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思考這樣乙個問題,下乙個世紀智力障礙兒童應該學習什麼知識,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培養什麼樣的品格才能在拓寬生活領域、提高生活質量的基礎上適應快速發展的時代。面臨最具體而又最急迫的問題,我們根據學校的中、重度弱智教育現狀,在研究國外的各種教育流派的基礎上,我校提出了培智學校生活實踐課程開發研究的課題,這個課題是建立在以社會要求、學校體系和兒童的發展為基點,以提高中度弱智兒童生活適應能力為核心的課程新體制和結構,它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增進這些孩子的生存能力。

二、研究依據

1、智障兒童生活實踐論

殊教育研究領域中,國內外現代心理學家站在了人的主體上認識、理解弱智兒童,從人的實質,人與社會的關係上理解弱智兒童的生長歷程,弱智兒童由於智力低下直接導致了他們的適應能力欠缺,這直接影響了弱智兒童的生活質量與水平,因此他們認為弱智兒童的適應能力的提高必須要在實踐活動中進行訓練,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助於使弱智兒童的大腦得到較好的**,又能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具備一定的生活能力。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

」本著這一原則,我們的教學內容應該更加需要遵循智障學生的學習規律,符合智障學生的實際特點,幫助他們掌握生活知識,發展生活技能,生活本身是學生學習成長的舞台,教材就應立足於學生的生活,都應為學生現在的、未來的生活服務。

3、新課程關於課程開發的理論

新課程理念倡導要從「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因此我們在優化教材這一基本的課程資源時,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合理地建構生活適應課程資源的結構,形成了資源開發主體、條件、途徑等各方面的有機整合,力求達到體現時代發展的多元化。使教育內容有助於學生主體性活動,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絡,謀求師生的共同發展,軟化學科之間界限,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絡,從而實現學科課程的終極價值——為了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而奠基。

三、研究物件:

學校3個教學班的學生,共44名學生。年齡7—17歲,男生:32名,女生:12名,障礙型別:智力落後,其中伴有腦癱:5人,精神障礙14名,情緒障礙2名。

四、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通過對《智障學生「生活實踐」課程開發與教學實驗研究》課題的研究,找到社會需要人們有什麼能力,將這些能力系統地教給智障兒童,使智障兒童學會這些能力,它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增進這些孩子的生存能力。**對培養效果進行評估的方法,以便於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地對智力殘疾兒童進行**補償,也為同類課題的研究提供實踐經驗。在這過程中,我校根據弱智兒童生存發展的需要,將社會、學科、兒童三者融合在一起,既體現課程的功能性、實用性又兼顧各學科體系性,形成有系統的校本教材。

五、研究目標和內容

本研究力求依據世界先進的智力障礙教育理論,結合我國培智學校特點,制定出切合實際,且能滿足學生需要,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校本課程體系。形成適應智障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一)研究目標

1、逐步完善學校校本課教學內容,並能夠收集整理編輯**,通過系統的校本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2、定期對學生進行跟蹤記實,不斷完善我校校本課內容。

3、根據多元智慧型理論,從真實的生活經驗中提取題材,作為師生對話的基礎,挖掘弱智兒童的可持續發展因素,作為課程設定和教材編寫的方向。

4、借助多**教學的先進性,設定多種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弱智兒童的生存能力是課程設定的重要出發點。

5、培訓教師技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二)研究內容

智障學生「生活實踐」課程開發與教學實驗研究,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研究:「以生活為主線」的教育為校本課程編寫教材並作為教材課程。將智障學生的生活化目標根據實際情況分成幾個類別:

安全、衛生、禮貌、生活常識、技能。培養弱智兒童生存能力的綜合素質,開設「以生活為主線的單元主題」教育活動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全校學生按自身的生理缺陷分為輕、中、重度弱智學生,全面實施校本課程。

我們的生存教育課程目標分為:實用語文目標、生活目標、常識目標、實用數學目標、活動訓練目標。再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擬定具體目標教材。

在教學過程中,為中度智殘兒童提供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去感知事物,讓他們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如:對學生進行生活導向能力的訓練,從最基本的內容開始訓練,擦玻璃、掃地、整理書包、整理衣物等,使學生真正學會自理生活、照顧自己。

當學生進入中年級,開始從教會學生如何乘坐公共汽車入手,讓學生從具體的實踐中掌握本領、鍛鍊能力。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創造力、想象力等的訓練,讓學生動手摺紙、串珠、手工製作等,使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的同時,其它各方面的技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具體的安排如下:

1、前期調研。主要解決內容類別方面的問題,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三個方面全面了解,選擇真正適合智力落後學生現實生活的類別;全面掌握學生在這些類別方面的基礎性水平,為制定內容類別目標解決基礎問題,保證目標切合學生實際,通過努力能為學生所掌握。

2、 制訂內容類別,並根據各個類別分組,由小組長召集相關人員(教師、家長)確定目標。根據內容類別,確定主題。根據各個主題,確定教材。

每個主題由兩位以上的老師分別進行教材的收集與製作,並進行了對比,試用,調整,確定教材,並形成相關的教材資源。

3、實施教學,根據每個主題的實施情況,確定在同乙個主題裡不同級別智力落後學生的分級目標及實**況。

4、各個類別內容進行內部整理、調整,尋找空白點和重複點,再次進行內部整合,形成系統化資源,同時進行階段性成果總結。

5、推廣實施,再實踐補充。

6、結題:生活化教學形成系統化,並收集整理成系統化的教育教學資源,考量整個系統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及推廣價值。各個成員要根據自己的視角書寫相應的**進行陳述。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常見的教學方法分類有哪些?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bai 部形態,以及相du對應的這種形zhi態下dao學生認識活動的版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權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第一類方法 以語言傳遞資訊為主的方法 包括講授法 談話法 討論法 讀書指導法等。第二類方法 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 包括演示法 參觀法等。第三類方法 以實際訓練...

體育教學方法有哪些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有哪些

1 講解法 講解法是指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說明教學目標 動作名稱 動作要領動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 技術和技能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2 示範法 示範法是教師 或指學生 以自身完成的動作為示範,用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它在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表象 順序 技術要點和領會動作特徵...

教學方法運用的一般要求有哪些,教學方法有哪些

談話法的基本要求 準備好談話計畫 準備好問題 善於啟發誘導 提問要明確,引起思維興奮 以學生為本,不要脫離實際。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 1 講授法 2 談論法 3 演示法 4 練習法 5 讀書指導法 6 課堂討論法 7 實驗法 8 啟發法 9 實習法 拓展資料 教學方 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