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描寫景物相同的有哪

2021-04-19 20:01:21 字數 5754 閱讀 1764

1樓:匿名使用者

聲是笛聲 晚風拂柳笛聲殘 可知

昏鴉 流水 西風 是畫外之音 烏鴉必定有叫聲 流水聲 風聲望採納

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景物描寫一段話

2樓:匿名使用者

枯萎的枝蔓無力的撕扯著老樹那殘存的生機,灰頭土臉的烏鴉沒有一絲神采地棲居在殘損的枝幹上。無數人踐踏過的小橋依舊頑強的支立著,在清澈的流水中映下倔強的倒影,那個剪影似的家園裡同樣寂靜無聲,如同那風乾了的古道,經歷著千年前吹來的西風。一匹瘦馬,風塵僕僕的旅人,一道拉長的影子,夕陽西下,傷心的你要去何方?

是天涯還是家?

3樓:burnin**木

黃昏臨近,烏鴉靜立在枯萎的枝蔓上,溪流緩緩而下,路過農家穿過小橋。旁邊的羊腸小道上,一匹枯瘦的馬踏著蕭瑟的秋風而來,夕陽的餘暉灑在遠離家鄉的旅人身上。

純手打原創,望採納。

4樓:曦夢秋瑤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寫的十種景物是什麼?

5樓:穆子澈想我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描寫的十種景物如下:枯藤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43036、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

天淨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一、賞析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乙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淒苦愁楚之情。

這支小令句法別緻,前三句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二、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鬱鬱不得志,困窘潦倒。於是在獨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三、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2023年-約2023年至2023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朴並稱「元曲四大家」,作品《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他在年輕時寫詩曾獻上龍樓,熱衷過進取功名,但未能實現。馬致遠與關漢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病逝於泰定元年(2023年)以後,死後葬於祖塋。

馬致遠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6樓:我才是無名小將

馬致遠bai的《天淨沙.秋思》中描寫

du的十種景物

zhi如下:

枯藤、老樹、dao

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專、古屬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意象均表現了悲涼、蕭瑟之感,由近及遠、動靜皆宜,描繪出了一副色彩絢麗的秋景圖,通過這些組合,最後畫面集中於「斷腸人」、「天涯」,抒發遊子的寂寥、悲涼的心情,深刻的表現了遊子的悲秋情懷。

賞析:枯藤纏繞著老樹,黃昏時分,上面棲息了晚歸的烏鴉。一座小橋橫臥潺潺流水之上,波光裡映出幾戶人家的房子。

荒涼的古道上,西風颯颯,一匹瘦馬踽踽獨行。那肝腸寸斷的遊子,遠在天邊遙望著故鄉,思必之情油上心頭。

7樓:52個星期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

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30

8樓:黛妮

一、創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鬱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二、附原文如下: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三、作者簡介:

馬致遠(2023年-2023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朴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朴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9樓:流年夢活寶

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的寫作背景是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鬱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1.原文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作者簡介:

馬致遠(2023年-2023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朴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朴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10樓:傲天老師

羈旅在外,遊子離家,看見秋天蕭索的景色懷念故鄉,有感而發 請您採納 謝謝

11樓:笑嘻嘻

馬致遠,元代傑出的戲劇家、

家,他的《

》歷來被人們推為

中的傑作,被譽為「秋思之祖」,幾百年來,它以其「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的藝術魅力而膾炙人口,久誦不衰。

馬致遠少年時曾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在初期執行著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說,作者一生幾乎都過著一種漂泊無定的羈旅生活,他終生也因之被注定為鬱鬱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斷言:「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對這一斷言是否過於絕對我們姑且不論,但用來觀照這首

卻是非常恰切的。曲中的「枯藤」、「老樹」、「昏鴉」等

,在馬致遠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來就是一些易於讓人愁思一觸即發的秋色,加之時值黃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這種滿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羈旅的愁苦而在心頭蔓上愁思萬縷,進而結晶出這樣一首蘊藉著遊子綿綿不絕的愁緒,且格調蒼涼、籠罩著愁雲慘霧的《

》也就不足為怪了。可以說,這首

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實而又生動的寫照。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鍊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遊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遊子心。這幅圖畫由兩部分構成:

一、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二、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剪影。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

,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於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

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淒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戚。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嫋起

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閒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

在這裡,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淒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裡,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淒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遊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馬致遠就是以這樣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淒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

說說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幾句寫景,抒情的特點

12樓:匿名使用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還用說麼?千古流傳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毫無關聯的事物被聯絡在一起構成的景象竟然朗朗上口樓上的引經據典 我沒話說了

這首詩分析來分析去無非是意境

最後的 古道西風瘦馬 斷腸人 在 天涯

看字都明白了斷腸之心~表達的東西思家思人,什麼造成的這些?

思國~為什麼會這樣呢 斷腸何來?``

我說跑題了``有感而發 sorry```

14樓:匿名使用者

使人借景抒情,懷念家鄉的感懷!

《天淨沙·秋思》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15樓:匿名使用者

描繪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古道,西風,瘦馬。

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以景託景,景中生情,在蒼涼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飄泊不定而又憂愁的情懷。作者創造性地將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組合在一起,使整個畫面富有流動感、生命感。

天淨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注釋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昏:傍晚。

⑵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驛道。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⑷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⑸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的藝術特色,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寫景方面有什麼藝術特色?

1 以景託情,寓情於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淒涼悲苦的意境。2 使用眾多密集的意象來表達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詩情。3 善於加工提煉,用極其簡練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遊子深秋遠行圖。4 採用悲秋這一審美情感體驗方式,來抒發羈旅遊子的悲苦情懷,使個人的情感獲得普遍的社會意義。天淨...

馬致遠寫 天淨沙 秋思的 時代背景

天淨沙 秋思 這首小令寓情於景,生動的表現了乙個長期流落異鄉的人的悲哀。這首小令句法別緻,前三行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義豐。斷腸 二字為詩眼。抒發了乙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 倦於飄泊的淒苦愁楚之情。這首小令寄情於物,把淒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的這首詩裡面小橋流水人家一句的表達效果

蒼璧玄璜 描寫景物,與上下文銜接,形成一幅從前至後的完整畫面,給人以環顧四周的動態感。描繪一幅靜謐的畫面,體現溫馨舒適的景象,與後文西風瘦馬一句形成鮮明對比,令感情更加強烈。總結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這幾個意象本身已經帶給人無盡淒涼蕭瑟之感,此時對比小橋流水人家這樣溫馨幽靜的畫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