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設計古建築時,開間的寬度和高度的比例關係應當是怎樣的才

2021-04-01 22:41:19 字數 6259 閱讀 4996

1樓:呵呵復呵呵

這個去看營造則例,不同的建築 有不同的模數,一般根據斗拱的斗口的大小來定,高度和寬度的大小 都是多少斗口來定,如果確定了 建築的斗拱的斗口,所有的尺寸都有了。

古建築尺寸比例有哪些顯著特點

2樓:匿名使用者

1、古建築的柱子的高度與直徑是有一

定比例關係的,柱高與面闊也有一定比例。

(1) 小式建築,如七檁或六檁小式,明間面闊與柱高的比例為10:8;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1:1;五檁、四檁小式建築,面闊與柱高之比為10:

7。 另一種說法是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變通的,是活的,沒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續)(2)大式帶斗拱建築的柱高。

2、收分:

中國古代的圓柱子上下兩端直徑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類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徑的圓柱體,而是根部略粗,頂部略細,這種作法,稱為「收溜」又稱「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穩定又輕巧。小式建築收分的大小一般為柱高的1/100,(柱高為3公尺,收分為3厘公尺,假定柱根直徑為27厘公尺,柱頭收分後直徑為24厘公尺)。

大式建築柱子的收分規定為1/1000。

3、側角:

為了加強建築的整體穩定性,古建築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腳通常要向外側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簷柱子的上端略向內側傾斜,這種作法稱為「側腳」或「掰公升」。清代建築柱子的側腳尺寸與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公升多少」。(外簷的柱腳中線按原設計尺寸向外側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並將移出後的位置作為柱子下腳的中軸線,而柱頭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動,這樣就出現了柱根、柱頭兩個平面位置)

柱子側腳是在原設計尺寸的基礎上將柱根向外側移動。

4、榫卯 榫卯連線是中國古建木結構的一大特點,中華匠人在對木、石等器具的架構中運用了榫卯。榫卯的種類很多,應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

(1)固定垂直構件的管腳榫、套頂榫;

(2)垂直構件與水平構件連線的饅頭榫、燕尾榫、箍頭榫、透榫、半透榫、大進小出榫;

(3)水平構件相交時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

(4)水平與傾斜構件重疊做穩固作用的:栽銷榫、穿銷榫;

(5)水平與傾斜構件半疊時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壓掌榫;

(6)門扇用:銀錠扣、穿帶、抄手帶、裁口、龍鳳榫;

(7)斜交支撐構件的搭掌榫;榫卯的應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過程中逐步優化發展起來的,今天的梁架結構更是千年的優化中脫穎而出的,榫卯的優點是拉結、穩固、防震抗震。缺點(相對與現建):某些榫卯形式傷及木理,消弱了構件的良好應變和應力,因此木材的選料要精緻,這點在封建統治下的官式建築中尤為重要。

但是今天的仿建中就沒有那麼的約束力了。這就是仿建的缺失吧!

5、上出

無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築上簷出尺寸定為簷柱高的3/10。其中2份為簷椽出頭,乙份為飛椽出頭。

6、步架、舉架

相鄰兩檁中到中的水平距離稱為步架。

舉架為兩檁中到中的垂直距離除以相應的步架長度所得的係數。

一般小式五檁房:簷步五舉,脊步七舉。(舉高:一般為相鄰兩檁的底面(平水)之間垂直距離來計算)

6.1舉架(補)

舉架是中國建築帶坡屋頂的房屋用之屋頂坡度的定法是有一定制度的。相鄰兩桁檁中至中協垂直距離稱為舉的高度。舉的高度與步架的長度之比即為舉架(即屋面坡度)。工程做法中有

五、六、六

五、七五、九舉等名稱,是指舉架高與步架長度之比為十分之

五、六、六

五、七五、九等的意思。一般的屋面坡度其比例為一常數,整個屋面輪廓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直線,而古建工程的舉架,在每個步架內均不相同。由簷步至脊步逐步增加,使整個屋面輪廊形成一下緩,上急的曲線。

舉架的緩急以房屋進深的大小和檁數多少而定。一般簷步為五舉(即五舉拿頭)。飛簷為三五舉。

以上各步,如為五檁則脊步為六

五、七舉,如為七檁則金步六五舉、脊步八舉。如為九檁則下金為六五舉,上金步為七五舉,脊步為九舉。如為十一檁則下金為六舉,中金為六五舉,上金為七五舉,脊步為九舉。

或由設計人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必須隔舉)。最上一舉有時在九舉之上還加一平水。平水高度即各桁檁下的墊板高度,有斗拱的大式大木平水為四斗口、無斗拱者按檁徑或檁徑的十分之八,如建築物較高舉架太小或檁數少,在建築物近處不易看見屋脊,也可將平水加大。

7、上簷出

簷頭挑出由飛椽前端至簷柱中的水平距離稱上簷出。大式帶斗拱上簷出由挑簷桁中至飛椽前端為21斗口,再加斗拱拽架即為總平出。無斗拱小式大木的上簷出按柱高的十分之三定。

其簷椽出挑為上簷出的三分之

二、飛椽為三分之一,如重簷大式的上簷出為在下簷出的尺寸上再加兩斗口為「吐水(出水)」。

8、梁梁的功能是承受由上面桁檁傳下的屋頂的重量,再向下傳到柱上,主要的樑多支承在前後簷柱、金柱上,廓步在金柱與簷柱之間,另有次要的短梁,大式中叫挑尖梁、抱頭梁,小式中叫插金柁,這短梁承受屋簷上面的重量。並在金柱與簷柱之間起聯結作用。廊深加大時,挑尖梁上還可以再加一根瓜柱,即童柱,一架梁和一根檁,組成一組梁架,下樑叫雙步梁,上梁叫單步梁。

雙步樑除起聯結作用之外,也承受荷載。 挑尖梁和抱頭梁的下邊,還有一條較小的只起聯結作用的梁,與挑尖梁及抱頭梁上下垂直,在挑尖梁下的叫挑尖隨梁或穿插枋,在角簷柱和角交金柱間的叫做斜穿插枋。 主要的梁架兩端放在前後簷柱上,若帶有廊子就放在前後金柱上。

梁的長短及架梁隨著進深定。幾架梁即幾步架在這根梁的步架位上,栽兩根短柱(即瓜柱)或用柁墩支上一根較短的梁或在再往上支成梁架。小式做法中最下一根最長的梁稱為大柁,較短的一根稱二柁,最短一根稱三柁。

大式做法則按梁架所負桁或檁子的總數目或柁梁步架的多少稱七架梁、五架梁或三架梁。每層梁的兩端均做出桁檁椀以承托桁或檁。另外還有四架梁、六架梁,這種雙數的梁架多沒有屋脊,脊部而多用過隴,做成園弧形叫卷棚式、也叫元寶脊。

卷棚式頂部的梁叫月梁(即頂樑)月梁上的瓜柱為荷葉墩瓜柱。 9桁檁、枋、墊板、角梁的構造權衡尺度:

桁檁放在各梁頭上、上承椽子,大式大木在簷頭正心枋上的桁叫正心桁,在正心桁外邊挑簷枋上的桁叫挑簷桁。小式大木在正心桁部位上為簷檁,沒有挑簷桁在屋脊上的是脊桁(或脊檁)、在金柱(老簷)或重簷童柱,叫金桁或叫金檁,在脊桁(檁)與老簷金桁或正心桁之間的都是金桁(檁),若有多數的金桁(檁)則以上、中、下別之。 在每條桁(檁)下,與桁(檁)平行的,有墊板或枋。

正心桁與挑簷桁下有正心枋、挑簷枋、金桁檁下有金墊板和金枋。金枋是左右兩架梁頭下瓜柱間的聯絡材、其上皮與瓜柱上皮平。在桁檁下、枋子上的空當就是墊板,即所謂平水,就是梁頭下皮至桁檁下皮之高度。

脊桁檁下有脊墊板和脊枋是脊瓜柱之間的聯絡材。

一、墊板:長按桁檁長,高按平水高,厚按高的1/3。

二、挑簷桁:長按面闊一頭加榫。如作搭角外加一桁徑再加拽架若干為長。徑3個斗口。「徑」是上金盤至下桁底為徑,在放八卦線時必須注意加徑。

三、正心桁:長同挑簷桁。徑為四個半斗口。徑的尺寸要求同上。

四、金(檁)脊桁:長按面闊。如有推山,外加出稍。徑按簷柱徑或按柱徑的十一分之十,徑同上要求。

五、扶脊木:長、徑同脊桁檁。

六、脊樁:是用在脊上,安裝正吻、正脊筒用。每一件脊筒用一根脊樁。

長按扶脊木徑一徑、脊桁檁徑的1/4,再加正脊高8/10定長、寬按脊桁檁的1/3,厚按寬的2/3。 注:正脊筒高按簷柱高的2/10。

七、老角梁:長按簷步架,並加平出簷的2/3再加衝即二椽徑,後加乙個半檁徑,如有斗拱再加拽架,用1.414加斜,再用一一二加斜定長。高按三椽徑或四個半斗口,厚二椽徑 或三個斗口。

八、仔角梁:重疊在老角梁上的梁為仔角梁,長按老角梁長,前加(平出簷的1/3,再加衝一椽徑用一o六加斜,再用1.414加斜)再加套獸榫定長,高厚同老角梁。

九、由戧:長按金步架計算,按步架用1.414加斜再加舉架高加斜定長,高厚同角梁。 注:舉架高加斜按舉架加斜法計算。

10、椽望及其他權衡尺度:

椽子有圓的方的兩種,安放再桁檁與桁檁之間,方向與桁檁成正角。以承受屋頂的望板、泥灰背和瓦面。安在最上一排與脊檁扶脊木相交的叫腦椽,如捲棚式頂部是雙脊桁檁時稱為羅鍋椽或頂椽。

在各金桁檁上的椽子都稱花架椽。因步架有九架、七架而步架有上、中、下金之分,椽子亦因地位而稱下、中、上花架椽之別,最下一步(即簷頭)的椽子稱為簷椽,該椽一端放在金桁檁上(如重簷下層簷椽放在承椽枋上)一端伸出簷桁檁以外,簷椽的外上端,多有一排飛頭。簷桁以外挑出的簷椽和飛頭稱為平出。

在簷桁檁上與桁檁平行,緊放在桁檁上面(即金盤)設有椽椀,椽椀是一塊木板按著椽子排列的疏密、在上面做成一排圓洞,使椽子穿過,以免左右移動。在帶廊子的金檁上做闖中板,在脊桁檁上用一斷面成六角形的扶脊木,扶脊木前後向下兩斜面上也做成一排圓洞(即椽窩)以承受腦椽用。簷椽的下端即簷椽頭的上面用小連簷將各椽頭連住。

從小連簷往裡釘望板,順著簷椽的位置彈上墨線為飛頭椽線,釘飛簷椽位(即飛頭)。在飛簷椽上面釘上大連簷。在每兩根飛椽之間,並在小連簷上用一塊小木板把飛椽空當封住,叫做閘當板,如果小連簷與閘當板連做時,而叫裡口木,在大連簷上釘瓦口。

11、補其他尺寸:

翼角:建築物四個轉角處的簷頭翹起部位稱為翼角,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簷椽、翼角翹飛椽等構件組成。

簷椽:長按簷步架2/3平出簷,按五舉一一二加斜,再加半椽徑即長,徑按檁徑的1/3或乙個半斗口。

飛椽(即飛頭):長按簷平出的1/3為飛頭頭部,按三五舉一零六加斜,再加三尾(尾按頭部尺寸,一頭為一尾)即長,方按椽徑或椽徑的十分之九五。

踏腳木:用在歇山的山面簷椽上,踏著簷椽的上面。長按前後金桁中至中,加三個檁徑即長。高為檁徑乙份,厚為高的8/10。

草架柱:安在踏腳木上面承托山花板及博縫板。長按踏腳木上皮至檁中為長。高厚按踏腳木高厚各一半。

穿樑:安在草架柱上。長按前坡與後坡步架的檁與檁中,外加兩檁徑為長,高厚同草架柱。 棋枋板:高按棋枋上皮至承椽枋下皮。寬按面闊,厚按高的1/10。

承椽枋:長按面闊、高按斜椽徑三點三徑,厚按高的8/10。(又法:高按金柱徑,厚按高的8/l0。)

圍脊板:高按承椽枋上皮至大額枋下皮,寬按面闊,厚按高的1/l0。(又法:

高按琉璃瓦件定高(七樣瓦件高一尺,每大一樣即加高四寸)。寬按建築物周長計。厚按高的1/10。

) 連簷:大連簷、長按通麵闊。高厚同椽徑,為了看簷頭雄偉,可將大連簷加高(按高的1/10)。

小連簷:長按大連簷,高按望板厚的1.2倍為高,寬按一椽徑。

瓦口:長同大連簷、高按下件定高,寬按高的3/10。

闖中板:長按面闊、高按椽徑斜面,厚按高的1/10。

椽椀:長按面闊,高按椽徑乙份半,厚按高的2/10。

博縫板:長按椽長,外加榫即長。寬按檁徑二份,厚按椽徑乙份或一斗口。

12、舉架加斜法:

二五舉一○;三舉一○四:三五舉一○六;四舉一○八;四五舉一一;五舉一一二;五五舉一一四;六舉一一七;六五舉一一九;七舉一二二;七五舉一二五;八舉一二八;八五舉一三一;九舉一三五;九五舉一三八;十舉一四一。

13、大木結構的四種基本形式:廡殿、硬山、懸山、歇山

(1)廡殿:廡殿是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的建築物,它共有五脊。因為面闊長於進深,所以前後兩坡相交而成一條正脊,左右兩山坡同前後坡相交而成四條垂脊;故廡殿又可稱為五脊殿、四阿坡。

廡殿的構架,其正身梁架和桁檁枋與一般梁架構造相同,在左右兩坡上與前後坡各金桁檁的相應部位設有兩山金桁檁,以承托兩山的椽子。這兩山桁檁與前後坡相應各步架的桁檁,在四條垂脊分位下,做成搭角榫成正角相交。在兩山各層桁檁處,在前後坡每層金桁檁中線的垂直面內,在其下面並與之平行的設有各層順扒梁。

順扒梁分為上中下層,每層都是一頭放在山面桁檁上,一頭放在正身梁架上,在順扒梁上,承托山面徑桁檁與前後坡金桁檁相交點的柁墩稱交金墩,如為瓜柱則稱交金瓜柱,各層桁檁搭角相交處是放由戧的位置,由戧是從角梁後尾做刻半榫相交,繼續往上如不推山則相交在脊瓜柱上,由戧是四垂脊的骨架。但為了使垂脊在立面投影上形成曲線,一般在廡殿頂上多採用推山法,推山的做法是除簷步架為方角不推外,自金步架至脊步架按進探步架每步尺寸遞減一成。如七檁屋架每山面為三個步架(即簷步架、金步、脊步)各步按四尺一步架、除第一步(簷步架)是方角不推山外,從第二步(金步)開始推,第二步按簷步尺寸(四尺)減1/10推四寸的山;,第二步架淨尺寸為三尺六寸,第三步按第二步推的尺寸三尺六寸的1/10推山,第三步(脊步架)淨尺寸為三尺二寸四分,即七檁推山應向外推的總尺寸為一尺一寸六分,山面經過推山通步架(即三個步架和)共淨尺為十尺零八寸四分。

如九檁、山面坡是四步架,各步架為四尺;第一步不推山外,第二步架推四尺的1/10(四寸)淨三尺六寸;第三鄉按第二步架的三尺六寸推1/10,淨三尺二寸四分;第四步架按第三步架三尺二寸四分推1/10,淨二尺九寸一分六釐,即脊步架(太平梁位置)為二尺九寸一分六釐。即九檁推山向外推出的總尺寸為二尺二寸四分四釐,即太平梁位置採用推山法以後,金脊檁桁檁都相應加長,使脊桁檁懸出脊瓜柱以搭在雷公柱上,因此須加太平梁。太平梁長是前後坡兩脊步架位放在前後坡金桁檁上,再在太平梁上加作雷公柱以支承脊檁。

(2)硬山:硬山只有前後兩坡,左右兩盡端是磚砌山牆,山牆內部有前後簷柱,金柱正中有山柱,山柱上端託脊檁,在縫裡的大柁同水平高的位置,有插柁由簷柱直插到山柱上,構成梁架,稱為排山柁架,排山各梁架有單步梁、雙步梁乃至三步梁,其構造方法與單步梁,雙步梁相同。

古建築的坡度一般是多少,一般樓梯的坡度多少

宮廷建築 廟宇建築除外,一般民用建築,木屋架 山牆尖 串夾壁等結構的屋面坡度都是 四分水 就是跨度為四時,脊高為一,角度為26 34 古建築一般的民居屋面坡度都是一公尺斜坡0.33或0.35,所以一般計算屋面面積的時候都是平面面積乘以1.33計算 一般樓梯的坡度多少?1 別墅樓梯台階不宜過高,一階的...

古建築做的很好的設計院是哪一家呢?最好有詳細,案例那種

遠景建築園林設計研究院黃龍溪古鎮案例還不錯 可以去看看 古建築有專門的古建築設計院,這得看是修繕設計還是仿古建築規劃或者旅遊開發了,做規劃是天津大學,頤和園所有圖紙內是天大出的。容清華設計院做仿古挺不倫不類的 我說的是掛靠的公司 大型的國企設計院沒有專門古建築的,北京有幾家好的設計所,北建工的掛靠相...

房屋戶型的開間和進深一般是多少,一般的房間開間和進深是多少

住宅的copy開間就是住宅的寬度。在1987年頒布的 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準 中,對住宅的開間在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引數 2.1公尺 2.4公尺 2.7公尺 3.0公尺 3.3公尺 3.6公尺 3.9公尺 4.2公尺。住宅的進深就是指住宅的實際長度。在1987年實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