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諸葛亮忠義的故事要簡單

2021-03-04 08:00:11 字數 5058 閱讀 7474

1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征討東吳,於猇亭之戰大敗而歸,在白帝城託孤。告訴諸葛亮,如果將來自己的兒子劉禪沒有能力或者不忠義,可以由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忠於蜀漢政權,以克復中原為己任。

正如他在《出師表》中所述,「先帝創業未半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在那樣急迫的環境下,諸葛亮守護劉禪,幫他處理好蜀漢政務,使得蜀國在三國時期有了穩定局面和恢**展。諸葛亮還六出祁山積極統一工作。

當然最終因為實力不濟失敗了。 同時諸葛亮注意提拔有用人才,比如費禕,董允,姜維等等,使得在其死後,蜀漢政權又存續了多年。

總之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政權的發展穩定貢獻了一生。而且絲毫沒有私心,沒有對劉備後人的江山有半點覬覦。

2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作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可謂家喻戶曉,世人皆知。他的忠義思想在繼承儒家思想的基礎上,又推陳出新,靈活地運用在政治軍事上,以指導自己的行動,規範自己的行為,以自己的所作所為塑造了一代名相形象。他的忠義思想和他選擇的道路說明他既是乙個維護封建綱常和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又是乙個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思想變革者。

諸葛亮隱居隆中,一待十年,為的的是十年磨一劍嗎?最根本的是他要等待所謂的有才華、有道德的名君以施展自己的報負。當時天下英雄俯拾皆是,為什麼獨選劉備?

隆中一席話道出了真諦:「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1]劉備和諸葛亮的相互選擇,乙個是思賢如渴,乙個是忠君,忠於漢統,忠於漢室天下,可以說是師出有名,且注重信義,以信義作為立身處世的根本。

(一)忠君觀: 當時君和其代表的國家是分不開的,可以說君就是國家,就是公事。 「忠」就是不以私害「公」。

可見,「忠」,首先要忠於「公」。所以說忠君就體現為好好做事,也就說做工作,就是忠事,就是忠公,那就是忠君。對忠的界定,有很多說法。

「力有所能,無不為,忠也。」[2] 「以私害公,非忠也。」 [3]忠就是盡心竭力去做事,這是做事方面的。

曾子自省時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的一項是「為人謀而不忠乎?」這個忠在這兒有兩層含義:做事或助人都要盡心竭力。

但筆者認為「忠」在諸葛亮身上所體現出的思想遠不止這些,稍後在做分析。

諸葛亮跟隨劉備走出隆中,一生忠心耿耿、竭力輔佐蜀漢君主、矢志不移。特別是在逆境中,更是如此,如:當時孫權讓諸葛瑾借諸葛亮出使東吳之際,勸諸葛亮留下,諸葛瑾說:

「弟亮已失身於人,委質定分,義無二心,弟之不留。。。。。。」[4]劉備駕崩後,諸葛亮更是盡心盡意輔助劉禪,沒有辜負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望。「受命以來,夙夜憂勞,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5]忠義之情,躍然紙上,讀來確實令人落淚。

但從另乙個角度來看,即使曹丕再有才德,仍是他欲討伐的「賊寇」,即使劉禪再昏庸,仍是他欲事奉的「明主」,這兩件事突出反映了諸葛亮的對漢室帝王的忠君行為。劉備當初三顧茅廬,達到了「君使臣以禮」,諸葛亮後來的所作所為也很好地詮釋了「臣事君以君」。[6]幫助劉備稱帝、後盡心輔佐劉禪,直至為蜀國耗乾了自己的心血。

(二)忠事觀:上面已提到,忠就是忠「公」,就是忠君,同時也是忠於國家的事業,他人的事業。諸葛亮為國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7]諸葛亮在隆中選擇劉備之後,這個目標始終沒有改變,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他的事業中去。正像他所說的「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8]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9]意思說要忠於自己所處的崗位,擔負起應有的責任。

諸葛亮忠於職守、勤勉敬業的態度和行為。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為復興漢室提出了自己的方針:「若跨有荊、益,保其險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接好孫權內修政理‥‥‥則霸業可成,汗室可興矣」。

[10]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這既是復興漢室的行動方針,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也是諸葛亮為自己制定的奮鬥目標——把自己的事業融入到復興漢室的事業中去。諸葛亮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這個偉大的事業中去,一生都沒改變。

諸葛亮從政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乙個階段是幫助劉備建立蜀國政權。劉備在走投無路時請諸葛亮出山,兩人齊心協力朝著三分天下的目標奮鬥;諸葛亮從政的第二個階段是在劉備駕崩後,諸葛亮輔佐劉禪所採取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的一系列安邦定國之策。如聯吳抗曹,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後來的六次北伐中原;定都成都,採取的休養生息政策;擒孟獲穩定漢中政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經濟、文化的發展;外結吳國。

蜀國之事業是由乙個起點走向另乙個更高的起點。他奮鬥的事業也日漸輝煌,為自己的人生譜就了一曲華麗的樂章。諸葛亮的一生可以說是以此為準繩,兢兢業業,做到了所謂的「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生境界,做到了「受人之託,忠人之事」,[11] 終於實現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

諸葛亮為完成漢室大業,兢兢業業、嘔心瀝血,事必躬親。「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12]「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13]]實事求是地說,諸葛亮能做出這番事業來,與他的事必躬親是分不開的,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也。 他的精神是值得表揚的,行動卻是不值得提倡的。他的事必躬親也讓別人得不到鍛鍊,不注重大批人才的培養,到頭來落得人才告急,致使他死之後,蜀國後繼無人,最終滅亡。

(三) 忠信觀:「信」,指的是誠實無欺,格守信譽。《辭海》中對「信」的解釋的第一條:

「誠也」。可見,「誠」是「信」的重要內涵。《說文解字》對誠的解釋是:

「誠,信也,從言」,信和誠是互解的。諸葛亮在隆中決定輔助劉備之後,就赤誠忠心始終如一。白帝城託孤時,漢主謂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

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備駕崩後,諸葛亮可謂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他不但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而且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自己的諾言。

這就是信,就是做到了言行一致。踐行了儒家創人孔子的誠信理想。孔子說: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14]又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6] 在街亭失守後,怎樣妥善處理與馬謖,成了當時的人們為之矚目的焦點。儘管馬謖以前立下汗馬功勞,又有眾將的求情,但馬謖立有軍令狀,所以說怎樣處理馬謖其實就是如何對待軍令狀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乙個字,即「信」。「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 [17]「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易犯法,不可使令」。[18]故信是立人之本,也是立國之本。諸葛亮為了劉氏大業,不得不揮淚斬馬謖,可以說斬馬謖就是為了信守乙個「信」字,同時也再現了諸葛亮為蜀漢大業長遠著想——忠誠於蜀漢天下,說到底乙個「誠」字。

「誠」和「信」合為一體,在諸葛亮身上得到很好的結合和體現。

當然,忠信與戰爭中的隱瞞、欺騙是兩種不同的性質。葛亮所用「空城計」一招,完全遵循了兵法中人人共識的「兵不厭詐」這一作戰遊戲規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

空城計是一仲「虛而虛之」的心理戰術,在戰爭的緊急關頭和力量虛弱的情況下運用這種戰術,故意以空虛無兵之勢示敵,就可能使敵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從而達到排危解難的目的。

(四)忠人觀:就是忠於人民,就是愛人,就是關懷、愛護他人。孔子說「泛愛眾而親仁」。

[19]諸葛亮在用人,議事,制定政策方面都是態度謙和,平等待人,率先垂範讓對方心服口服。儒家倡導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20]孟子強調「民貴君輕」等思想對諸葛亮的思想和行動產生了重大影響。占領成都及劉備死後,諸葛亮採取了一系列安民政策,使民眾得以生息。

出於愛人之心「七擒孟獲」並沒有把孟獲作為敗將對其侮辱或懲罰,而使孟獲作為人的權利得到充分尊重,最終使他心服口服,使南中得到了長久的穩定。對邊遠少數民族這部分人,他實行「南撫夷越」的政策,突破了「德以柔中國(中原地區),刑以威四夷」的傳統,改變了東漢統治者單純仇殺「異類」(少數民族)的作法[21]諸葛亮的這一政策不但把少數民族作為人來看待,體現了他們作為人之人的權利,而且使少數民族同蜀的關係得到了改善和加強。諸葛亮為何忠心?

治國安邦之需要;體恤民性和人性;諸葛亮獨特的修養(品性)。

諸葛亮的「仁人」還體現在他對李平和廖立的處理上。諸葛亮攻祁山,李平留後,主督軍事。不繼,遣參軍孤忠,督軍成藩假傳聖旨,呼亮來還。

等諸葛亮回來,李平故意問為何回來。諸葛亮拿出手筆書疏,李平認罪。諸葛亮這次北代時戰機尚好,被李平假借聖旨召回,殆誤戰機,使北代再次失敗。

對李平的處理這樣的:「罷官,削爵士,徙梓潼郡,復以平子豆為中郎將」[22](讓李平的兒子李豆為中郎將)。這還不足以看出諸葛亮的做事公正,行仁之心來,諸葛亮死後,李平的言行舉止更能體現出諸葛亮的「仁人」之心。

「及亮卒,李平聞之,亦發病而死。」[23]為什麼呢?「平常冀亮復收己,得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也。

」[24]意思是說,諸葛亮假如還活著,李平還有被召還重新被認命為國家出力的機會,亮一旦去世,別人絕不會重要啟用犯了罪的人。再乙個就是「長水校尉廖立,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副,常以職位遊散,怏怏怨謗無己,亮廢立為民,徙之汶山。及亮卒,立垂泣曰:

『吾終為左衽矣。』」[25]諸葛亮的去世,對處理過的李平的和廖立的震動是:「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都徒無怨言而已矣」。

[26]諸葛亮對李平和廖立尚且如此,何況他人呢?從中我們可看出諸葛亮的「仁人」之心和公正之心。

諸葛亮是儒家文化的典範,具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入世精神。儒家有入世精神也有出世精神,成則治國平天下,不成則齊家。諸葛亮代表儒家的入世精神,所以千百年來被人尊崇。

諸葛亮選擇的道路充分說明他是乙個維護封建綱常和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

諸葛亮並不墨守儒家教條,他虛懷若谷,善於聽取別人藏見。他教誨下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提出了「集思廣益」、廣納部下意見的原則。他總結的「務於多聞,是以聽察採納眾下之言,』謀及士庶,則萬物當其目,眾者佐其耳」、「故人君以多見為智,多聞為神」的為政之道,一直為後世君主所推崇。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一生光明磊落,身為丞相卻「蓄財無佘,妾無副服」,還曾上書奏明私產「桑樹八百株,薄田五十頃」,死後審核完全屬實。

諸葛亮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兒孫諸葛瞻和諸葛尚深受他的影響,與鄧艾一役中,雖寡不敵眾卻誓死不降,「埋腳而戰」,戰死在綿竹城下,是年,瞻三十七歲,尚僅十九。他兢兢業業、日理萬機、鞠躬盡瘁,為報答先主劉備三顧茅廬的感激之情,竟運籌帷幄直至為蜀國幼主耗乾了自己的心血,諸葛亮的《出師表》最能反映了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忠義為主的儒家思想.前後出師表就三字可以概括:

忠陛下!諸葛亮的忠義做的好,但對阿斗的忠義就接近於「愚忠」。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1 初出茅廬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 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 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 ...

有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實在太多,就演義裡面提到的我隨便說說 三顧茅廬,隆中決策,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遣關羽放走曹操 相當有遠見的智謀 三氣周瑜,智辭魯肅,計收馬超。蜀漢政權建立後,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收姜維,出師表,木牛流馬,連弩,星落五丈原,死諸葛走生仲達。不過歷史真實的孔明並沒這...

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諸葛亮的小故事多如牛毛,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舌戰群儒,三氣周郎,七擒孟獲,木牛流馬 都是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一 初出茅廬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二 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