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文學秦漢時期的文學有哪些主要形式?各有什麼代表性作品?

2021-03-04 00:32:49 字數 4962 閱讀 1890

1樓:匿名使用者

秦代和兩漢文學,由於秦代歷時短促,文學成就不高,因而主要是兩漢文學的成就。從文學樣式看,秦漢文學主要在辭賦、史傳文、政**和樂府詩歌等四個方面取得較高成就,在歷史上有較為深遠的作用和影響。

秦漢文學,特別是漢代文學,是在先秦文學的基礎上產生的。秦代文學園地雖然荒蕪,但秦代為後代開創了乙個大一統的政治局面,漢代文學就是在大一統的封建盛世中產生的,無論詩歌、辭賦、政論散文、傳記文學、**等,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戲劇與文學批評也開始起步。這些都決定了漢代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應有的重要地位,為後世文學,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樓:唆使生

秦代由於不重視文人學士,加以存在時間較短,故無文學名著傳世(傳世史篇李斯《諫逐客書》為秦統一前作),但不等於秦代無文學而言。

從當時許多刻石的銘文中,可以看到秦代文學的體裁。這些銘文,往往應用四字句的語句,間雜以不規則的長短句,有不規則的押韻。翦伯贊《秦漢史》認為,「這種讚揚天皇聖明的頌詞,就是後來漢賦的淵源「。

近年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簡》的《為吏之道》中,有八首韻文,其格式與《荀子.成相》相同。成相為古代一種民間曲藝形式,這亦是研究秦代文學的重要依據。

兩漢文學較為繁榮。主要文體是賦、散文和樂府詩。賦是一種散文韻文並用,體物寫志的文體。

西漢前期的賦,借物抒懷,文詞樸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

漢武帝時,賦體文學興旺發達。作家很多,代表作為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在《史記》司馬相如本傳中,均錄為一篇,《文選》始分為兩篇。

《子虛賦》是通過假設的楚國使者子虛和齊國烏有先生互相誇耀楚王、齊王遊獵的盛況。《上林賦》則是通過假設的亡是公極力鋪陳天子在上林苑遊獵的壯闊氣派,大大壓倒了楚齊遊獵的場面,以示天子理應壓倒諸侯。

賦文一浪高過一浪,一層壓倒一層,洋洋灑灑近8000字,氣魄雄偉,語彙豐富,極盡鋪陳描繪之能事。如其中對天子在上林苑遊獵後舉行**舞蹈盛會的描繪,甚是動人。

西漢後期,最著名的賦家是揚雄,代表作有《甘泉賦》等。

東漢時期,則以班固、張衡最有名,代表作分別為《兩都賦》、《兩京賦》。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被稱為漢賦四大家。

東漢後期,描繪上層社會繁華景象的大賦,稍趨衰歇,代之而興的是各種抒情寫物的小賦,意境較為清新。其中趙壹的《刺世疾邪賦》,揭露了東漢末年統治的腐朽和社會風氣的敗壞,是漢賦中絕無僅有的。

漢賦有些作品,主要是描繪遊獵、京都的大賦,存在鋪陳過甚、形式呆板、文字堆砌和因襲模擬等缺點,但它擁有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流傳至今的仍有1000多篇;漢賦對結構、用詞、音韻非常講究,對後代文學產生過一定影響。所以,近代學者王國維曾把賦作為漢代文學創作的代表,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

兩漢的散文亦有很大成就。西漢前期賈誼的《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過秦論》和晁錯的《論貴粟疏》等長期被後人視為政**的典範,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記》為開創我國傳紀文學作出了傑出貢獻,是漢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庫中的瑰寶。

兩漢的樂府民歌也是我國文學寶庫中極有價值的遺產。樂府是掌管宮廷**的機構,始設於秦。

漢武帝時,為了宮廷娛樂和廟堂祭祀,開始由樂府「采詩夜誦,有趙、秦、楚之謳「。樂府採集的民歌,經過加工配樂,後來就稱為樂府詩或樂府。這些民歌「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廣泛深入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東漢末年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則是漢代樂府民歌的最高峰,是我國詩歌史上不朽名篇。

東漢時期還出現了文人模仿樂府形式寫成的五言詩。其代表作為收入文選的《古詩十九首》,是一群無名詩人所作,習慣上以首句標題,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西北有高樓》等,都是很優美的抒情韻詩。漢樂府不僅哺育了當代文人的詩歌,而且對魏晉以至唐代詩人都有巨大影響

3樓:陳再雨露姬

秦始皇焚書坑儒,對文人及文學沒有好感,秦代文學作品沒有幾個。

東漢的曹操父子都有傑出的文學天賦,尤其是曹植,其著名的「洛神賦」與「七歩詩」顯露了他的傑岀才華與寬容平和的性格。

在這以前春秋時期有諸子百家以後的魏晉時期文學都很燦爛。

秦漢時期的文學有哪些主要形式?各有什麼代表性作品?

4樓:匿名使用者

秦代由於不重視文人學士,加以存在時間較短,故無文學名著傳世(傳世史篇李斯《諫逐客書》為秦統一前作),但不等於秦代無文學而言。

從當時許多刻石的銘文中,可以看到秦代文學的體裁。這些銘文,往往應用四字句的語句,間雜以不規則的長短句,有不規則的押韻。翦伯贊《秦漢史》認為,「這種讚揚天皇聖明的頌詞,就是後來漢賦的淵源「。

近年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簡》的《為吏之道》中,有八首韻文,其格式與《荀子.成相》相同。成相為古代一種民間曲藝形式,這亦是研究秦代文學的重要依據。

兩漢文學較為繁榮。主要文體是賦、散文和樂府詩。賦是一種散文韻文並用,體物寫志的文體。

西漢前期的賦,借物抒懷,文詞樸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

漢武帝時,賦體文學興旺發達。作家很多,代表作為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在《史記》司馬相如本傳中,均錄為一篇,《文選》始分為兩篇。

《子虛賦》是通過假設的楚國使者子虛和齊國烏有先生互相誇耀楚王、齊王遊獵的盛況。《上林賦》則是通過假設的亡是公極力鋪陳天子在上林苑遊獵的壯闊氣派,大大壓倒了楚齊遊獵的場面,以示天子理應壓倒諸侯。

賦文一浪高過一浪,一層壓倒一層,洋洋灑灑近8000字,氣魄雄偉,語彙豐富,極盡鋪陳描繪之能事。如其中對天子在上林苑遊獵後舉行**舞蹈盛會的描繪,甚是動人。

西漢後期,最著名的賦家是揚雄,代表作有《甘泉賦》等。

東漢時期,則以班固、張衡最有名,代表作分別為《兩都賦》、《兩京賦》。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被稱為漢賦四大家。

東漢後期,描繪上層社會繁華景象的大賦,稍趨衰歇,代之而興的是各種抒情寫物的小賦,意境較為清新。其中趙壹的《刺世疾邪賦》,揭露了東漢末年統治的腐朽和社會風氣的敗壞,是漢賦中絕無僅有的。

漢賦有些作品,主要是描繪遊獵、京都的大賦,存在鋪陳過甚、形式呆板、文字堆砌和因襲模擬等缺點,但它擁有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流傳至今的仍有1000多篇;漢賦對結構、用詞、音韻非常講究,對後代文學產生過一定影響。所以,近代學者王國維曾把賦作為漢代文學創作的代表,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

兩漢的散文亦有很大成就。西漢前期賈誼的《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過秦論》和晁錯的《論貴粟疏》等長期被後人視為政**的典範,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記》為開創我國傳紀文學作出了傑出貢獻,是漢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庫中的瑰寶。

兩漢的樂府民歌也是我國文學寶庫中極有價值的遺產。樂府是掌管宮廷**的機構,始設於秦。

漢武帝時,為了宮廷娛樂和廟堂祭祀,開始由樂府「采詩夜誦,有趙、秦、楚之謳「。樂府採集的民歌,經過加工配樂,後來就稱為樂府詩或樂府。這些民歌「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廣泛深入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東漢末年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則是漢代樂府民歌的最高峰,是我國詩歌史上不朽名篇。

東漢時期還出現了文人模仿樂府形式寫成的五言詩。其代表作為收入文選的《古詩十九首》,是一群無名詩人所作,習慣上以首句標題,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西北有高樓》等,都是很優美的抒情韻詩。漢樂府不僅哺育了當代文人的詩歌,而且對魏晉以至唐代詩人都有巨大影響。

秦漢時期文學作品

5樓:唆使生

秦代由於不重視文人學士,加以存在時間較短,故無文學名著傳世(傳世史篇李斯《諫逐客書》為秦統一前作),但不等於秦代無文學而言。

從當時許多刻石的銘文中,可以看到秦代文學的體裁。這些銘文,往往應用四字句的語句,間雜以不規則的長短句,有不規則的押韻。翦伯贊《秦漢史》認為,「這種讚揚天皇聖明的頌詞,就是後來漢賦的淵源「。

近年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簡》的《為吏之道》中,有八首韻文,其格式與《荀子.成相》相同。成相為古代一種民間曲藝形式,這亦是研究秦代文學的重要依據。

兩漢文學較為繁榮。主要文體是賦、散文和樂府詩。賦是一種散文韻文並用,體物寫志的文體。

西漢前期的賦,借物抒懷,文詞樸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

漢武帝時,賦體文學興旺發達。作家很多,代表作為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在《史記》司馬相如本傳中,均錄為一篇,《文選》始分為兩篇。

《子虛賦》是通過假設的楚國使者子虛和齊國烏有先生互相誇耀楚王、齊王遊獵的盛況。《上林賦》則是通過假設的亡是公極力鋪陳天子在上林苑遊獵的壯闊氣派,大大壓倒了楚齊遊獵的場面,以示天子理應壓倒諸侯。

賦文一浪高過一浪,一層壓倒一層,洋洋灑灑近8000字,氣魄雄偉,語彙豐富,極盡鋪陳描繪之能事。如其中對天子在上林苑遊獵後舉行**舞蹈盛會的描繪,甚是動人。

西漢後期,最著名的賦家是揚雄,代表作有《甘泉賦》等。

東漢時期,則以班固、張衡最有名,代表作分別為《兩都賦》、《兩京賦》。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被稱為漢賦四大家。

東漢後期,描繪上層社會繁華景象的大賦,稍趨衰歇,代之而興的是各種抒情寫物的小賦,意境較為清新。其中趙壹的《刺世疾邪賦》,揭露了東漢末年統治的腐朽和社會風氣的敗壞,是漢賦中絕無僅有的。

漢賦有些作品,主要是描繪遊獵、京都的大賦,存在鋪陳過甚、形式呆板、文字堆砌和因襲模擬等缺點,但它擁有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流傳至今的仍有1000多篇;漢賦對結構、用詞、音韻非常講究,對後代文學產生過一定影響。所以,近代學者王國維曾把賦作為漢代文學創作的代表,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

兩漢的散文亦有很大成就。西漢前期賈誼的《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過秦論》和晁錯的《論貴粟疏》等長期被後人視為政**的典範,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記》為開創我國傳紀文學作出了傑出貢獻,是漢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庫中的瑰寶。

兩漢的樂府民歌也是我國文學寶庫中極有價值的遺產。樂府是掌管宮廷**的機構,始設於秦。

漢武帝時,為了宮廷娛樂和廟堂祭祀,開始由樂府「采詩夜誦,有趙、秦、楚之謳「。樂府採集的民歌,經過加工配樂,後來就稱為樂府詩或樂府。這些民歌「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廣泛深入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東漢末年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則是漢代樂府民歌的最高峰,是我國詩歌史上不朽名篇。

東漢時期還出現了文人模仿樂府形式寫成的五言詩。其代表作為收入文選的《古詩十九首》,是一群無名詩人所作,習慣上以首句標題,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西北有高樓》等,都是很優美的抒情韻詩。漢樂府不僅哺育了當代文人的詩歌,而且對魏晉以至唐代詩人都有巨大影響

秦漢時期有長城嗎

長城又稱 萬里長城 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始修於燕王,歷史長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

秦漢時期的民族關係,秦漢 隋唐 元 明 清時期的民族關係

在秦漢統一多民族bai 國家內du,各民族有了大的發展,民族zhi間的交流dao達到了一版個新高度,但民族關係仍然緊張 權,以矛盾衝突為主的漢匈民族關係 漢越民族關係構成了秦漢時期民族關係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內容,而民族的分化 重組與融合卻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動力,為漢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瞭解了秦漢時期的教育之後的感受,瞭解了秦漢時期的教育之後的感受。 5

錦鯉鯉上岸 秦漢服飾文化的歷史教育價值與當代教育意義 秦漢服飾審美思想的成因 張慶芳服裝是人類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產物,既是生活用品又是人們觀照自己本質力量的審美物件,它直接或間接地體現著人的創造力量和審美理想。服裝為 衣 食 住 行 之首,它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生活質量的高低,同時它也在滿足人類對於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