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與藥師琉璃光佛的關係問題,阿閦佛和藥師佛的關係是什麼

2021-03-04 00:29:51 字數 5232 閱讀 8305

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修學找不到乙個標準,可以參照此四依四不依,轉過來的,內容多了點,但很詳細,希望對您修學有所幫助

四依四不依

言四依四不依者,乃是世尊為後世學人所確立的修學佛法所應遵循的原則標準。若人能依此修學,則能遠離爭論擾亂,順趨大乘正道。云何四依四不依?

如《維摩詰經•法供養品》中雲:「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

一、依於義不依語

云何依於義不依語?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令學人破迷開悟了達諸法離言法性,故特假借語言文字方便善巧開顯諸法實相。若諸學人不達真義,著於文字,則難免不被語言文字所束縛,猶如以指指月,迷者不見月,反執指為月,如此則不能了知佛法的真實義。

是故,應依於義,而不依語。如《金剛經》雲:「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此句**告訴我們,佛所說的文字教法譬如過河的船筏,諸法實相譬如涅盤彼岸,若不依船筏不能到彼岸,若不捨船筏同樣不能到彼岸,於此般若**尚不可執著,何況那不能引導眾生令得解脫的外道之法。又如《法華經》雲:「若人散亂心,立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此句**是佛陀慈悲方便,勸諸眾生念佛名號,與佛結緣,種下善根,由此為因將來能招感被佛陀度化的果報,非指念一句佛號便可成佛道。又例如通常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樣是勸人止惡修善的,決不可以為真的立地便可成佛。

二、依於智不依識

云何依於智,不依識?智謂無分別智,唯出世大乘聖者具有,有此智者能夠如實了達諸法自性共相,能隨順無我律及因果律,能夠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令諸眾生得究竟解脫,乃至成就無上佛道。識謂虛妄分別,乃是世間凡夫所有,依於虛妄分別的識不能明辨邪正是非,不能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不能隨順自然規律,不能破我法執,令諸眾生得究竟解脫。

只能使有情流轉生死,沉淪苦海。因此,學習佛法最重視的就是破迷開悟,而修行的過程就是轉依的過程,成佛即是圓滿轉依,只有轉舍有漏的八識轉得清淨無漏的四智相應心品,才能成就無上大菩提。故言依智不依識。

三、依於法不依人

云何依於法不依人?羅什大師雲:「法謂經教也,當依佛陀所說之經教,不可以人勝故,背法依人也。

」謂佛**修學和宣說佛法,當以佛經為依據,以三法印、大乘一實相印、三時判教、四依四不依為依據,若如是者名依法不依人,反之,則是依人不依法。在當今的中國佛教界,依人不依法的現象非常普遍,例如在《解深密經》中,有佛陀親自認可的三時判教,可是在中國佛教界卻有種種不同的判教,並不依佛所說;又例如佛法中講,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這是佛法的不共法,與其他的宗教哲學皆不相同,可是,在佛教界卻時常能聽到有人高唱:「儒、釋、道三教同源或儒、釋、道三教是一家。

」這樣的謬論。是故,欲弘揚正法,光大聖教,當依法不依人。欲自利利他,普度眾生,當依法不依人。

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云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首先應該了知何為了義經,何為不了義經。還應了知依了義經有何功德,不依了義經有何過失。

這樣才會自覺地依了義經學法修行。根據經中佛陀親自認可的判教,當知佛陀初時所說的聲聞教法阿含類經及第二時所說的大乘教法般若害經皆不了義經,唯第三時所講的《解深密經》是真了義經。該經所講的教、理、行、果四方面皆屬究竟了義,無上無容,非諸爭論安足處所。

此經共八品,除序品外其餘七品全部被《瑜伽師地論》所引用,單從這一點上就可說明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對此經的重視程度。例如從教理來講,初時教本著我空法有宣講業感緣起;二時教本著我法二空宣講受用緣起;三時教則是本著非有非空的中道宣講阿賴耶緣起。又初時、二時教唯說前六識,未建立

七、八二識,更未建立三自性和三無性。因此依於初時二時教法,不僅不能說明宇宙人生產生的原因,也不能揭示其究竟實相,甚至連三世因果也說不明白。了義教中所說的教理是究竟圓滿的,同樣,其中所說的修行方法及佛果境界也是究竟圓滿的。

而不了義教中所說的內容,只是了義經中的一部分,是故佛陀告誡學人應依了義經不應依不了義經。

問:何為了義經,何為不了義經?了義對不了義而言,若是公開顯了宣說究竟真實之義者,謂之了義教。

未了未盡之說,謂之不了義。了義乃是真實之說,不了義乃是方便之說。又具足三義者屬了義,否則為不了義。

三義者:一者盡量,謂盡所有性一切性;二者如理,謂如所有性真實性;此二是就所說法而言。三者顯了,謂公開顯了而不隱言密語,此是就佛說法的方法而言。

問:依了義經有何功德?《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中雲:

「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如來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盤,所說甚深了義言教,聞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流布、讀誦、溫習,如理思維,以其修相,發起加行,生幾所福?

』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勝義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其所生福,無量無數,難可喻知,吾今為汝略說少分,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算數計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或如牛跡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如是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德,比此所說了義經教,聞已信解,所集功德,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問:云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佛陀說法有方便說(權教),有真實說(實教);有究竟圓滿公開顯了的了義教,也有隱言密語對機宣說的未了義教。

舉例來說,佛陀初時,唯為發趣聲聞乘有情說阿含教;佛於二時,唯為已捨小向大的初發大心的不定種性的有情說般若教;佛於三時,普為發趣一切乘的有情說方廣教。其中初時教、二時教,皆是對機而說的密義言教。三時教乃是究竟圓滿的了義教。

因為我空法有和我法二空皆是非有非空中道當中的一分;而於第三時所說的阿賴耶緣起中不僅包括業感緣起,還包括受用緣起,更有自性緣起,可以說宣說緣起法至此已究竟圓滿,無上無容。又初時二時唯說前六識未曾建立

七、八二識,由未建立八識,雖說緣起但不能建立種現薰生的深妙正理——究竟圓滿的阿賴耶緣起。由未宣說三自性故,雖依緣起說如幻有,但未能具體說明遍計所執性唯是凡愚妄執而有,依他起性如幻假有,圓成實性真空妙有。由未宣說三無性故,雖依性空說諸法空,但未能具體說明遍計所執性是體相俱無的空,依他起性是有幻相而無實體的空,圓成實性是勝義無自性的空。

故初時二時皆方便說,皆不了義教,其中所說的內容只是了義教當中的一部分,是故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又例如《涅盤經》中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而《解深密經》中卻說:「法是一乘,種性有別。」《欏伽經》中也說:

「法是一乘,種性有五。」又例如:有的經中說「初發菩提心,即成無上覺。

」而了義經中說「從最初發心,直至成佛,需要歷經三大阿僧祗劫。」諸如是等,佛於諸經中所說的觀點各不相同或自相違當如何處置?當知諸經中所說雖有如是種種差別,並非如來自語相違,而是佛陀大智大悲為度化眾生,方便善巧,對機施教,眾生根機不同,故佛說法有異,正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佛有八萬四千種對治法門。

佛陀說法既有方便說,那方便說就必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理由,因為眾生的根機有種種差別,這是不爭的事實。是故,於佛所說,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也就是應依了義經的觀點去受學一切不了義經,但不可以實廢權或以權代實。

總之,四依四不依是所有的佛**都應遵循的原則標準,若不依此標準,人們便會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生門戶之見、宗派之爭,這必然會影響佛教內部的團結,也必將成為佛教興旺的一大障礙。願同志者,都來依此原則標準學法弘法、自覺覺他。

2樓:匿名使用者

【阿閦】

(佛名)aks!obhya,如來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

譯曰無動,不動。無嗔恚。往昔於去此東方千佛剎,出現於阿比羅提國之大目如來所發願,修行後,成佛於東方,其國土名善快,今現於其土說法。

又依密教謂阿閦為金剛界五智如來中住於東方之如來。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色。

阿彌陀經曰:「東方亦有阿閦鞞佛。」慈恩疏曰:

「阿閦鞞佛,名無嗔恚,在東方阿比羅提國。」維摩經見阿閦佛品曰:「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

」同慧遠義記曰:「阿閦胡語,此云無動。」玄應音義九曰:

「阿閦鞞,亦雲阿閦婆,此譯雲無動。」

【藥師琉璃光佛】

簡稱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國的教主。此佛在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其中第七願,願成佛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一聞其名號,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成佛,所以稱為「藥師」。又第二願,願成佛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過於日月,所以稱為「琉璃光」。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可以去佛教論壇上去發下.上面應該有人知道~

阿閦佛和藥師佛的關係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國家圖書館的查證

國家圖書館·禪宗全集·第97冊·禪門日誦·五方贊如下:

禮讚東方,滿月光王,琉璃妙境非常,焰網輝煌,因中誓願昭彰,阿閦文佛,大展慈光,滅除眾生災殃,降吉祥,現前眾等歌揚,福壽無疆。

禮讚南方,清涼封疆,彤宮紺宇當陽,玉展屏張,天增霞彩輝煌,寶生文佛,大放慈光,超越眾生顏像,降吉祥,至心歸命敷揚,福壽綿長。

禮讚西方,極樂清涼,蓮池九品華香,寶樹成行,常聞天樂鏗鏘,阿彌陀佛,大放慈光,化導眾生無量,降吉祥,現前眾等歌揚,同生安養。

禮讚北方,飄渺雲幢,華台聳倚窮蒼,鳥語笙簧,渠流韻吐情商,成就文佛,大放慈光,拈竭眾生欲洹,降吉祥,虔誠懇禱洪揚,天性獨朗。

具體出處在禪宗全集的禪門日誦裡。離國家圖書館近的人可以到一層去查,在南區的內環區,在100多卷裡。

(以上由yibaozhuang師兄在國家圖書館查證,對照藥師經上所說,這裡的阿閦佛可以說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了)

二、宣化上人的《藥師經淺釋》:

「東方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能令我們增福延壽,消災免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如來能令我們眾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所以在《二佛咒》上說:「二佛演化在娑婆。

」雖然阿閦佛和阿彌陀佛,一位是在琉璃世界,一位是在極樂世界,可是他們這兩位佛,教化眾生的機緣,都是在娑婆世界。所以說:「二佛演化在娑婆,東阿閦,西彌陀。

」東方就是阿閦佛,西方就是阿彌陀佛,這二位如來和我們每乙個眾生都有深深的因緣。所以,消災延壽藥師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就是阿彌陀如來。」

三、乾隆大藏經所說

在東方妙喜世界,有一尊佛稱為阿閦佛;在東方淨琉璃世界,有一尊佛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

有人依此認為阿閦佛和藥師佛是不同的佛,實際上,如果我們多看佛經,知道釋迦牟尼佛化身百千萬億佛在無量無邊的佛土講經說法,那麼藥師佛(或阿閦佛)當然也可能化身百千萬億佛在無量無邊的佛土講經說法。根據這個推測,藥師佛(或阿閦佛)同時在淨琉璃世界和妙喜世界就很正常了。

即使完全依照佛經,那乾隆大藏經收錄的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不能根據乾隆大藏經沒有直接說就否定這兩尊佛之間的關係。而在國家圖書館查證的禪門日誦五方佛的資料,當然也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有人說禪門日誦是後人編寫的,那我們末法眾生根性這麼鈍尚且知道要查佛經,怎麼就肯定編寫禪門日誦的人沒有權威**證明呢。

藥師如來與阿閦如來的關係,以及淨琉璃世界的依報

隨喜您發問的功德!讚嘆您 真理的發心!末學願意以自己的淺薄見聞,略作議論,希望能夠有所啟發,但不至於誤導!1.對於以上兩個問題,您自己是有一定的思考了,我認為您自己給出的答案不錯。2.佛說當機。有什麼樣的根性,就有什麼樣的法藥。釋迦如來宣說 五方佛 種種世界 種種功德,為的是度化亡者。這五方世界,對...

蓮花與佛的關係是什麼,佛與蓮花的關係,蓮花在佛教中寓意什麼?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 蓮花 就是 佛 的象徵。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 稱為 西方三聖 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

佛主和孔雀什麼關係孔雀與佛教的關係

按照中土佛經的說法,孔雀出生後,生性 好食人肉,且能從四五十裡外吸人食肉,他居住的大雪山,方圓五百里沒有人煙。一天佛祖遊歷來到大雪山,被孔雀張口鯨吞,將佛祖的丈六金身吸入腹中。佛祖無奈,只得破其背而出,用他自己的說法就是 本欲從其便門而出,卻恐有汙佛體,故破其背而出,踏至靈山。後來佛祖將孔雀 踏至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