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的是什麼,佛家講的是什麼?

2021-03-24 03:14:34 字數 5005 閱讀 4796

1樓:凋零哥の筣

那我問你,不管你大富大貴也好,身無分文也好,煩惱都少不了,都去不掉煩惱是吧?佛教講的就是離苦得樂,教化你明心見性

2樓:匿名使用者

一)佛教的定義 所謂『佛教』就是『佛的教法』或『佛陀所說的宗教』。易言之,佛教就是以佛陀釋尊為開祖而尊崇信奉的宗教。 佛就是佛陀,是印度語buddha的音譯,義譯為覺者(已經覺悟的人),就是覺悟了社會、人生之真理的人。

所謂『釋尊』就是釋迦牟尼世尊的略稱,『釋迦牟尼』就是釋迦族出身的聖者,『世尊』就是佛。所以也稱為釋迦牟尼佛,又因為釋迦族的姓是瞿曇(gotama),所以釋尊也被稱為瞿曇佛(gotama-buddha)。就是二千五百年前出生在印度釋迦國,開創佛教的佛陀。

此外,『佛教』也可以說是『成佛之教』。依照佛教的教法,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佛,這是大乘佛教的說法。將佛陀解釋為具有完全人格的人,因此佛教是以人格的完成為目標。

在這個意義之下,佛教可以說是『成佛之教』。 (二)佛教的分類 關於佛教的分類有下列三項標準∶也就是(a)分為二乘或者是三乘,(b)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c)分為南方佛教和北方佛教。除此之外,也有分為顯教、密教以及自力教、他力教的。

不過後面這種分法主要是由日本佛教所提倡的。 顯教、密教的分類是日本弘法大師空海的真言密教等派所作的分類。由於佛教的真實義是佛陀自內證的秘密,這是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所以這種秘密教法稱為密教。

密教以外,可以言詮的佛教就是顯教。 自力教、他力教的分類是日本親鸞等人的淨土教所說的,絕對皈依信奉阿彌陀佛,以求往生淨土的教法,就是他力教。相對於此,依靠自己的精進努力以期人格圓滿完成的聖道門教法就是自力教。

(a)二乘與三乘的分類 將佛教分為兩種就是二乘,另外也可以分成三種,也就是三乘。 二乘 所謂二乘,就是指小乘與大乘,也可稱為聲聞乘、菩薩乘。此中小乘就是聲聞乘,大乘就是菩薩乘。

所以『小乘與大乘』或『聲聞乘與菩薩乘』意義是相同的。這裡的乘(ya^na)是交通工具的意思。佛教是將人們從迷的此岸(現實界)渡到悟的彼岸(理想界)的交通工具,所以用乘來比喻。

另外,關於二乘的用法除了上述的大乘、小乘以及聲聞乘、菩薩乘以外,小乘本身也可以稱為二乘。這樣的二乘就是指聲聞乘與緣覺乘(這是指三乘之中的前二乘)。 (1)小乘佛教∶小乘(hi^naya^na)又稱為劣乘。

是指小型的交通工具,或者是劣等的交通工具的意思。由於這種教法是僅以自己的完成與救濟為理想的自利教,所以稱為小乘。另外又稱為聲聞乘(s/ra^vakaya^na),這是因為小乘佛教著重在聞佛之教始得開悟的緣故。

所謂聲聞是指**。以十大**為首的釋尊的**們,都稱為聲聞。 事實上所謂小乘、聲聞乘,這些名稱都是從大乘佛教的立場對部派佛教之具有輕蔑意味的稱呼。

部派佛教本身並不自稱為小乘或聲聞乘。在天台宗的教義系統裡,稱小乘佛教為三藏教或略稱為藏教。這是因為小乘的教法是由經、律、論三藏的教法所組成的緣故。

在日本宗時代以前的中國與日本佛教,都認為小乘佛教不只是指部派佛教,而且也包含部派以前的原始佛教。事實上,『小乘』應該只是指形式化的部派佛教,而不應該包含初期佛教中的原始佛教與根本佛教。(2)大乘佛教∶大乘(maha^ya^na)音譯為摩訶衍,是指大型的交通工具,或者優良的交通工具。

這是不僅期求自我的完成與救濟,而且也廣泛地救助他人的自覺覺他的教法。不像小乘佛教那樣只求自利,而是兼顧自利與利他,這種教法就是大乘佛教。它的理想就是最後能成為自覺覺他的佛陀,所以大乘又稱為菩薩乘(bodhisat tva-ya^na)或者是佛乘(buddha-ya^na)。

(3)大乘與小乘的差異∶原始佛教之後,在佛滅一百餘年以後才成立的部派佛教,逐漸地形式化和形骸化,由於消失了佛教本來的宗教立場,因此在佛滅後四百年左右,才有倡導回歸釋尊真精神的大乘佛教出現。大乘佛教以小乘與聲聞乘的名稱來蔑視部派佛教,其本身的立場以傳承佛教的真精神自命。因此部派佛教與初期大乘佛教的特徵有其差異,這一差異的比較請參照下表∶ ┌——————————————┬——————————————┐ │ 部 派 佛 教│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 │(1)以證得阿羅漢果為目的的│(1)以成佛為目的的菩薩思想│ │ 聲聞思想(聲聞乘)。

│ (菩薩乘)。 │ │(2)達離業報輪迴之苦的他律│(2)由於成佛的願行而自願趨│ │ 主義(業報思想)。 │ 赴惡趣的自律主義(願行思│ │ │ 想)。

│ │(3)共求自我的完成與解脫而│(3)救濟一切眾生,促使社會│ │ 修持努力的自利主義(小乘│ 整體進化向上的利他主義(│ │ )。 │ 大乘)。 │ │(4)沉滯在聖典的文句,拘泥│(4)依據般若智、無我無執著│ │ 執著於事物的『有』的態度│ 的『空』的態度(空)。

│ │ (有)。 │ │ │(5)理論的、學問的傾向較多│(5)比較起來,對於信仰實踐│ │ ,其理論與實踐往往沒有關│ 的重視更甚於理論與學問,│ │ 系(理論的)。 │ 其理論並非空談,而是實踐│ │ │ 的基礎(實踐的)。

│ │(6)雖然是以出家眾為主,但│(6)雖然是以在家大眾為主,│ │ 是境界較低。 │ 但境界較高。 │ └——————————————┴——————————————┘ 大乘佛教到了中期以後,重視哲學理論,漸漸地理論化、專門化,就這點來說,中期大乘佛教之信仰實踐的宗教面與部派佛教相同,是一種後退與墮落。

中期以後大乘佛教的特徵如下∶(1)菩提心的強調,(2)為菩提心的泉源——佛性(如來藏),作哲學的考察,(3)其無我說不只是指人無我,而是包含人無我(我空)、法無我(法空)的二無我(二空),(4)心識作用不僅是指六識的表面心,而且也包含末那識、阿賴耶識等潛在心,(5)針對菩薩論、佛身論、佛土論、涅盤論作詳細的哲學考察,這是在小乘佛教與初期大乘佛教裡面所不曾發現的。關於小乘與大乘之差異,茲再補述如次∶ 聲聞乘與菩薩乘∶從佛滅百餘年來以後才開始的部派佛教時代起,佛教開祖佛陀就被偉大化與神格化,成為與一般人不同的特別存在。佛陀被認為具有與佛**根本不同的性格,也就是具有在佛**中所看不到的十八不共法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這種『相、好』是在菩薩時代的三阿僧只百大劫的長久時間裡,聚集波羅蜜等種種善行所形成的。相對於此,佛**們僅僅是聽聞佛陀的教誨,依教修行。只靠這種修行是一定不能成為佛陀的,至多只能得到聲聞的最高悟境——阿羅漢果而已。

另一方面,大乘佛教認為所有的人都具有佛性,因此如果生起菩提心,就可以成為菩薩。如果懷抱著菩薩的誓願與自覺,而逐漸積聚六波羅蜜等善行的話,那麼任何人都可以成佛,即使今生不能成佛,在未來的永劫期間也必定可以成佛。具有這種自覺、決心與努力的話,絕對不可以抱著不能成佛的卑屈想法,要具有大自信,以菩薩自命而修行邁進。

這就是聲聞乘與菩薩乘間發心之不同所在。 業報思想與願行思想∶依據聲聞的教法,得到最高悟境的阿羅漢,是脫離輪迴苦界,到達無苦安穩的理想涅盤世界的最後目的。這個理想界的最高境地稱為『無餘涅盤』,這是肉體死後才可得到的脫離輪迴的狀態。

這是業報輪迴的因果問題,以脫離輪迴之苦,得到涅盤之樂為目的,也是自己個人本身的問題。 相對於此,大乘菩薩的修行,從最初發起菩提心開始,就具有『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誓願,完全不像小乘那樣,只是厭棄生死輪迴之苦,期求不死涅盤之樂。大乘行者不具有苦樂與業報的念頭,不僅不逃避苦,而且致力於去救濟那些受苦的人,即使身赴惡趣苦界而招致苦難也在所不惜。

因此,苦樂、輪迴等問題是沒有的,所擁有的只是濟度眾生的菩薩願行而已。這種態度是自主自律的,與那種被業報苦樂所左右的他律式態度,必須加以區別。

佛家講的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包括如何解脫「生、老、病、死等苦」!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學佛就是求覺悟,做乙個明白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理得心能安下來,在生活中看破無謂的煩惱放下不必要的執著與計較,理智的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自然能過上幸福美滿自在的生活。一代哲學家方東美先生講過:「學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

人生總在遇緣不同,有善緣,有惡緣,關鍵是我們要會判斷選擇。學佛的路上,多坎坷,遇到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不容易,遇到了一定要把握住,認真努力的依法依理去修行,自然能得到幸福美滿、解脫的人生。佛反覆的告戒我們這些末法**,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麼多,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語」!

我們要好好擦亮自己的眼睛,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誰是真正落實佛教誨的,才是真正的大德,大善知識!遇到他們,把握住,我們今生就有指望了!祝願大家都能早日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吉祥如意!

推薦: http://****

**/gb/淨空法師的《認識佛教》: http://****

amtb.***.tw/section1/jiangtang.

4樓:水中應天

佛教講的是緣起性空。

當年還沒有成為佛的**的舍利弗尊者就問過已經是佛**的馬勝比丘同樣的問題。馬勝比丘回答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所以佛教立教思想就是緣生法。

5樓:北少

總蓋適的說是慈悲,和因果,善有善的福報,惡有惡果報。多行善事莫作惡。

佛法到底講的是什麼?

6樓:唯梅子

回答:講破執。

眾生之所以六道輪

回,就是因為執著。

只要破執,就可以超越輪迴,獲得解脫。

那麼,如何破執呢?

或者說,破執的具體修行方法,是什麼呢?

對此,因為眾生的8萬4千種根基,所以,佛說了8萬4千種法門。

這全部都是破執的修行方法。

其中比較大型的法門,就叫做宗派。

其中比較小型的法門,就叫做法門。

關於破執,分為多種不同的程度:

1.破除我執和法執的,叫做成佛,是大乘。

2.破除我執,但沒有破除法執的,叫做羅漢,是小乘。

3.既沒有破除我執,也沒有破除法執,但通過修行,減輕了執著,可以去天堂,叫做:人天乘。

4.如果根本不修行,執著絲毫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重,那麼,去地獄。

上述的第3種,人天乘,不僅佛法可以達到,其他宗教也可以達到。

外道也有正有邪,不是說外道全部都是錯的。

上述第一種和第二種,只有通過修行佛法,可以達到。

其他任何宗教,都無法到達。

佛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不是正義與**的關係。而是,大學與小學的關係。

愚人吃肉講的是什麼,罰人吃肉講的是什麼故事?

一天,有兩個愚人在一起閒談。乙個說 公卿大夫跟我們一樣,同樣都是人,為什麼他們那樣聰明,而我們卻如此愚蠢呢?另乙個答道 因為他們天天吃肉,所以很聰明 我們平日吃的是粗糧,怎麼不愚蠢呀?問話的那個人聽了,說 我剛好在市上賣了糧食,手頭有幾千個錢,我們兩人天天買些肉吃,看看聰明不聰明?他們吃了幾天肉之後...

幻城講的是什麼,《幻城》 這本書講的是什麼?

手機使用者 這是一本奇特的書。一邊是火族,一邊是冰族,一邊是火焰之城,一邊是幻雪帝國。作品屬於純粹的虛構。對虛空的虛構,其實比對現實的摹寫更難。相對於虛構的能力,我以為摹寫的能力只是一個基本的能力,而虛構才是更高一層的能力,而且是區別文學是否進入風光境界的能力。中國文學的可檢討之處,就正在於若干年來...

吃果砍樹講的是什麼故事,砍樹講的是什麼故事?

乙個有錢人在花園中種了一株果樹,沒幾年就長得又高又大,結了很多又香又甜的果子。許多朋友來看他,都望著滿樹果子流涎。這位有錢人一高興,便不聲不響地提了把斧頭出來,一下把果樹砍倒了。客人們驚問這是為了什麼,他說 你們不是想吃果子嗎?但是樹這樣高,爬上去摘多麼麻煩。現在將樹砍倒,大家信手可取,豈不很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