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平原近年來作為商品糧基地地位下降,原因是什麼

2021-03-23 05:16:25 字數 3433 閱讀 6107

1樓:地理號

自然原因:地塊小、河網密布,土質黏重,耕地被分割破碎不利於機械化。

社會原因: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城市化占用土地,耕地減少;農業結構調整。

高三地理:有關太湖平原近幾年商品糧基地下降的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太湖平原近幾年商品糧基地下降的原因主要有:

(1)近些年來太湖平原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種植糧食的經濟效益比較低,糧食的種植面積減小;

(2)隨著滬寧杭地區工業的發展,人口大量遷入,大量的耕地轉化為工廠、道路、城市建設用地,耕地面積減少,農業的基礎地位被削弱;

(3)水網稠密,耕地被分割破碎,不利於機械化耕作;

(4)一些土地年復一年種植水稻,土壤潛育化,土地肥力下降。

3樓:匿名使用者

人口增加給耕地帶來壓力```耕地被開發```生產就會減少````加上太湖地區耕地不大,,,不及東北地區,,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商品糧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社會原因?

4樓:砂粒

商品糧生產地位的高低,與兩個方面有關係,一是糧食總產量,一是糧食商品率。

耕地不斷被擠占導致糧食總產量降低,人口增加導致糧食商品率降低。

綜上分析原因如下:

1.近年來,城市化占用耕地;

2.農業結構調整;

3.城市人口密集,需求量增大。

5樓:匿名使用者

1.非農用地增加導致耕地的數量減少2.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汙染嚴重3.

土地的退化和汙染4.全球氣候變暖,低緯度地區蒸發加劇導致海水倒灌,地下水汙染嚴重5.農業結構調整,商品糧的優勢減弱6.

人口增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增加,商品率下降。

6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科技提高,政策傾斜,東北平原的糧食量提高,成為我國的主要商品糧基地。對於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由於經濟發達,城市化程序快,農村用地轉為城市用地,耕地面積減少。

7樓:折恕瀧鸞

1、地形(不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

2、城市公升級、產業結構調整

3、人地比例(東北優勢地廣人稀)

4、糧食單產(三角洲土壤肥力不及東北黑土)

8樓:匿名使用者

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農業結構調整。

圖中太湖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近幾年其地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及

9樓:【哊求

a、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會導致

太湖平原地區非農業用地增加,耕地面積減少,城市化導致的農業結構調整會降低糧食產量,從而導致該地商品糧基地地位下降,a正確;

b、農業技術的改進,單產提高都會增加該地糧食總產量,進而提高該地商品糧基地的地位,b錯誤;

c、太湖平原地處**帶季風氣候區,號稱中國的「魚公尺之鄉」,材料中沒有關於水資源減少的資訊,c錯誤;

d、沒有任何資訊證明該地,自然災害加劇,d錯誤.得結論.

故選:a.

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哪個平原的糧食比重逐漸下降

10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全部,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生產潛力高,但近年來已不再是我國商品糧基地,為什麼?

11樓:我就是很煩

珠三角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一樣的原因。

1.就是土地破碎,被河網給分開。導致無法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2.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以水稻為主,水稻其中乙個特點就導致不能成為商品糧基地,

水稻的特點就是精耕細作,單產高,但是商品率不高。基本都自給自足了。商品率不高導致無法成為商品糧基地。

3.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競爭,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土地連片,便於大規模機械化,而且主要種植小麥,商品率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高很多。國家當然選擇建商品糧基地就優的地區拉。

所以珠江三角洲成為不了商品糧基地。

基本就是這麼幾點了,語言組織不好。你可以看完要點,自己重新組織。希望能幫主到你。

12樓:岳北一痴哥

兩個原因:一是建設占地太多,耕地大面積萎縮;二是城市化導致生活水平提高,有限的耕地只能退出低效益的糧食生產,轉向服務城市的高效農業。

13樓:奇妙仙子是我

因為發展了三來一補鄉鎮企業。憑藉鄰近港澳的優點發展經濟,接受了港澳地區的產業轉移,調整了產業方向,以商業和輕工業為主了,自然地都弄來建廠房,或收地租,想耕田也被想收租的人趕走吧。

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而亞馬孫平原卻人煙稀少,原因是什麼?

14樓:權威解答

地形雖然一樣,但氣候就差得遠了,亞馬孫平原那兒是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叢林茂密,氣候潮濕,難以定居。

15樓:夢或者黎明

亞馬孫平原屬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降水多,氣溫高,不適宜人類居住.

16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中下游是溫帶季風氣候,亞馬孫平原是熱帶雨林氣候。

那裡不是不適合人類居住,而是太適合人類居住了。

亞馬孫熱帶雨林中,僅僅靠採集和狩獵人類就可以得到食物,因此,不存在迫使人類發展農耕的條件。這和大草原的人口密度不大類似。

17樓:匿名使用者

那裡的氣候不適合人類居住。

18樓:匿名使用者

亞馬孫平原常年降水多,氣溫高,不適宜人類居住.

長江中下游土壤黏重的原因是什麼 10

19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就是我們習慣的成為江南水鄉,由於南方的氣候使得這個地區降水頻繁,從而形成了交錯如織的複雜水系,水多了對發展水稻種植很有好處,但水系過於稠密則把大面積的耕地變成了零星的小塊,分散的農業是難以形成氣候的,江南的複雜水系制約了農業規模化發展,使得農業發展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規模化的農業不但管理方便,而且產值較高,世界上農業發達的國家像美國都是大農場生產,農產品的產量也非常高,大面積便於土地資源的優化利用,集約化的生產也使經營管理更趨於正規化,合理化.

為什麼華北平原沒有商品糧基地

20樓:匿名使用者

小麥、大豆、高梁取代粟谷成為華北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產量遠不及水稻等農作物,所以華北平原沒有商品糧基地.

21樓:天空zhi城

華北平原人均耕地面積小,土壤不夠肥沃,降水量較少,水源不充足,不適合開發商品糧基地.

22樓:匿名使用者

人多地少,糧食出產不久就吃完了,要什麼基地啊

列表比較分析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生產的區域差異

位置1,位於黃河下游。2,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範圍1 西起太行山脈和豫西山地,東到黃海 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別山,東南至蘇 皖北部,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2 北界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 氣候1 溫帶季風氣候 2 帶季風氣候 耕作方式 1 旱地 2 水田 主要農作物 1 小麥 玉...

與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

b試題分析 長江抄中下游平原受 bai帶季風氣候影響,故主要的糧食作du物為水稻,a錯誤 由於人zhi口稠密,而dao東北地區地廣人稀,適宜機械化生產,故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機械化水平低,c錯誤。長江中下游平原集中了我國五大商品糧基地,故d錯誤。該地區的主要農業地域型別為水稻種植業,以人力生產為主,精耕...

東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的優勢與

優勢 有大片來集中耕地 長江中下游平源原bai耕地破碎,不利於大規模機械化生du產 zhi,利於機械化生產 黑 dao土肥力較水稻土更肥沃 由於溫度較低,作物病蟲害較少,可減少農藥使用,多綠色食品。不足 地處溫帶,熱量不及長江中下游充足,只能滿足作物一年一熟,且易受低溫冷害影響 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