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莊子文化哲學文化中齊萬物等生死的精神核心

2021-03-22 08:15:03 字數 6191 閱讀 1143

1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精神境界,不到那個層次不能理解的。以學問的途徑去猜測真人境界徒勞無益,當然做題目就從網上去抄幾頁交給老師就完了,他要的也就是那個。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就是萬物平等生死相同。莊子作為道家學說代表將「無」字思想推向乙個高點。下面是我個人看法.

萬物都有生命是平等的。人類只不過是一種動物同樣無法駕馭自然地存在所以還是要遵循自然法則,生死作為世界存在的最相對的存在就更值得人們思考了,死亡是人類最直觀的教具是世界最偉大的平等,尼采說過:我一直認為自己在學習如何生活,最後才知道一直在學習如何死亡!

死當然有意義但活著就應該更有意義,我認為所謂生死都是一樣的,重要的是我們怎樣面對當下的自己,生死是矛盾的亦是相互轉化的,生即為死死亦即是生,做自己的王者,不悲不喜不怒不懼,等生死不是看淡生死,而是能直面生死。這句話的核心要從莊子的總體的核心來說還是無字,莊子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所以,

天象無刑 道襲無名 是故說無我無眾生

無壽者即達光明 一持一正道 內體自性

天地以本為心者也

故動息地也 乃天地之心見也

故天地任自然 無為而造也

自然之下 萬物平等而無為

3樓:

意思就是萬物平等 人沒有什麼驕傲的 更不是什麼高階動物 我們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不要有任何優越感

4樓:匿名使用者

生命都是平等的,無論動植物或人類(高等動物)。在人類世界中,可理解人無貴賤、職業無貴賤。要學會尊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所謂「螻蟻尚且偷生」既是這個道理。

生與死:當還是是個受精卵時(或更早),死就已注定。所以只有平等待人、尊重生命、過好每一天,才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以上僅個人理解,精神高度還不夠,雖然看起來向說教,但真正理解需要到很高的精神境界。

但是像這類問題,就理解而言,只有通過個人的感受去描述或解釋這個問題,這才是得高分的關鍵。所謂「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一樣。就像一件事發生過後一樣,有人認為是對的,而有人認為是錯的,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問題而造成的差異,但在當時的情景當中時,可能又有不同的感受。

5樓:匿名使用者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如何理解莊子文化哲學文化中齊萬物等生

6樓:天風海雨樓主

生命都是平等的,無論動植物或人類(高等動物)。在人類世界中,可理解人無貴賤、職業無貴賤。要學會尊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所謂「螻蟻尚且偷生」既是這個道理。

生與死:當還是是個受精卵時(或更早),死就已注定。所以只有平等待人、尊重生命、過好每一天,才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以上僅個人理解,精神高度還不夠,雖然看起來向說教,但真正理解需要到很高的精神境界。

但是像這類問題,就理解而言,只有通過個人的感受去描述或解釋這個問題,這才是得高分的關鍵。所謂「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一樣。就像一件事發生過後一樣,有人認為是對的,而有人認為是錯的,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問題而造成的差異,但在當時的情景當中時,可能又有不同的感受。

如何理解莊子的齊物論

7樓:彼岸的暗夜

莊子《齊物論》的主旨是「萬物齊一」,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

1、齊彼是。「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莊子認為,凡物都存在對立面,如果從彼面看不到的話,從此面看則能看清楚。所以說,彼出於此,此出於彼,進一步說,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論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會存在。「彼此彼此」,也是這個道理。

「彼是,方生之說也。」「彼是」是一種學說,一種理論,一種不斷變化、不斷新生的學說和理論。「齊彼是」還是一種方**。

「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彼與是不互相對立,就叫做「道樞」,「道樞」就是迴圈,就是圍繞「道」這個中心而迴圈往復,無窮無盡。

「道樞」就是「齊彼是」的方**。

2、齊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為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那麼,「是非」也是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相反,因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沒有「是」也就沒有「非」,沒有「非」,就沒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對立而統一。

既然「是非」互為前提、互為因果,就不必要把二者分那麼清楚聖人們都是不由分說而「照之於天」,就像日月普照那樣自然而然,原因就在於此。莊子是把「齊是非」當作一種方**來倡導的,正確的是無窮的,錯誤的也是無窮,與其勞神傷身地去**「無窮」,不如「以明」,像日月那樣無為自然,普照天下。「以明」就是莊子「齊是非」的方**。

3、齊物我。莊子的「道」是宇宙萬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與物,我與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來自「道」。所以莊子說: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沒有它就沒有我,沒有我,也就沒有什麼東西來體現它。為了把這個道理說明,莊子連續用了幾個比喻,「故為是舉莛與楹……道通為一」。

闡釋天地萬物從「道」的高度來看,它們都是一樣的。「唯達者知通為一」,只有通達的人才能通曉「道通為一」的道理。經過鋪墊之後,莊子丟擲「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一結論。

從「道」的觀念來看,天、地與人是同等、共存的,萬物與我是一樣的,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莊子不僅將人上公升到崇高的地位,與天地同輝,而且還懷有博大胸懷,將萬物與人並列,打破了「以人類為中心」的桎梏,破除了人類的無知與傲慢,將人與物平等對待,具有深刻的生態價值和普適的倫理價值,具有劃時代的現實意義。

4、齊生死。莊子的生死觀是辯證的生死觀。「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

」死與生都是以對方為依據的,從「道」的角度來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

生與?天地並與?」無形元狀,變化無常,莊子把死與生看成和天地一樣自然。

能把生死當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實要有高超的胸襟。「予惡乎……不知歸者邪!」從這樣的反問句來看,莊子對「生」並不感到高興,對「死」也並不感到厭惡,對生、死是一視同仁的。

不僅如此,莊子甚至還將死當作「至樂」來看待。

8樓:偉曉莉酆波

「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

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齊物」和「齊論」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體分成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誰邪」,從子綦進入無我境界開篇,生動地描寫大自然的不同聲響,並且指出它們全都出於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獨且奈何哉」,推進一步描述社會各種現象和人的各種不同心態,並指出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又都是出自虛無。第三部分至「此之謂以明」,說明是非之爭並沒有價值。

萬物都有其對立的一面,也有其統一的一面;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對立的那一面轉化。從這一意義說,萬物既然是齊一的,那麼區別是與非就沒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沒有價值的東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謂葆光」,進一步指出大道並不曾有過區分,言論也不曾有過定論,人們所持有的是非與區分並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觀對外物的偏見,物、我一體,因而是非無別,容藏於一體。

第五部分至「而況利害之端乎」,從忘物才能齊物入手,說明認識事物並沒有什麼絕對客觀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論也就沒有確定是非區別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諸無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闡述齊物與齊論的途徑,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託於無窮的境域,從而遨遊於塵埃之外,這也就進一步說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辯。餘下為第七部分,通過兩個寓言故事表明「無所憑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齊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遊」一併構成莊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於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別的。

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於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到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常陷入形上學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個人見解:世間萬物本來不同,但卻能相容於天地之間.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生出種種成見,由成見劃分出是非彼此,為堅持是非,彼此你爭我鬥,互不相容,終生役役迷失自我.

人的真正解放在於消除一切成見,以開放的胸懷包容萬物,與天地並生,與萬物同存.

如何正確看待莊子的人生哲學

9樓:威小人物

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超脫的人生觀,是一種優游自在,徜徉自適的心境。人生在世,一方面渴望自由,另一方面卻選出無數法規條文束縛自已,內在的種種嗜欲團團牽制自己。在莊子揚棄後為大眾所追求的功名利祿權勢學位等世俗價值,他摒棄以往立德立功,立言的價值表。

然而他的高超透脫,內心卻有沉痛性,真可謂寄沉痛於悠閒。莊子人生哲學裡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是實現對人生困境的超越的那種精神狀態,是對人的存在和自由是具有制約作用的。莊子的逍遙而游,與道為一,精神虛靜都是神秘的精神體驗境界,是莊子理想中的自由天地。

莊子以神秘的體驗為精神生活的中心,以精神自由為最終的生活理想。莊子哲學以安命無為起點,卻以精神自由為終結。莊子的《逍遙遊》討論人生觀。

莊子旁敲側擊又突破地闡釋了自己的人生觀,莊子追求一種海闊天空無所待之境,追求一種超脫。莊子對惠子說大概因其大而不中繩墨「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而「大若垂天之雲」的「嫠牛」,不能「執鼠」,不「死於罔罟」--我們可以設想其因「大」而「無用」的逍遙。莊子的人生觀裡面有一種無為的態度,由無為發展到無用,莊子在《齊物論》篇以乙個美麗的夢喻為結尾,其意念深遠,所謂「齊物」、「物化」、萬「夢」昔在莊周夢為蝴蝶,栩栩蝴蝶也。

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見蓬,以然周邊,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

此謂之「物化」。「物化者」;莊周與蝴蝶可以轉化,而此種轉化又如何可能則很費一翻推敲。莊子有一層意思似乎容易理解;人生原本如夢,表面上似乎是莊周夢為蝴蝶,莊周是實的,蝴蝶是虛的,而實際上反過來也同樣說得通:

莊周的生活卻是蝴蝶的乙個夢,似實而虛,蝴蝶反倒是實的。因此,如夢境般的事實,採取一種逍遙高渺的人生態度就是必然的了。

也許從某種層度上說,莊子之所以為莊子,就在於他給世人的那種灑脫,放達愉悅,自適的感覺。莊子所處的戰國時代,一般的知識分子要不就汲汲營營地追逐功名利祿,要不就孜孜不倦地研究、宣揚他的理論。而國家的領導者要不為了保衛國家而憂心,要不為了侵略別國而傷神,幾乎所有自以為有頭腦有思想的人都生活在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的束縛中。

莊子則不同,莊子有他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於追求「與造化者同其逍遙」的境界,也就是要像天地萬物般地自然詳和,寧靜自足,卻豐富精彩、巧妙愉快地意境,而不是世俗價值標準中的權、利、名、位、功、祿等。莊子的《逍遙遊》中其不知多大的鯤鵬,它翱翔天際,如垂天之雲。其言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卻以六月息者也。

」莊子借這只大鳥眼中的世界來開啟我們一般人的想象空間,將我們拉到乙個視野上從未有過的高度,重新反省我們的生活世界中的各種觀點,讓我們有機會解脫日常性的一般思考,而興起超越自我的嚮往。只貝「野馳,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的「鯤鵬之喻」目的就是強調大材小用,大用者有大的心胸,大的意境以及充足的知識,然而世人多不能領會,甚至陶醉在小知小用之中,顯凸世人不能了解高境界者的逍遙心胸。

其實,從某種上說莊子的人生觀也是一種達觀。莊子對於人生一切壽夭、生死、禍福的一種超脫意義上的主觀,這種達觀世可以稱之為出世主義。在莊子那兒,他雖與世人往來,卻不問世上的是非、善惡得失、禍福、生死、喜怒、貧富。

一切只是達觀,一切只耍「正而待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他雖在人世,卻和不在人世一樣,眼光見地處處都要超出世俗之上,都要超出「形骸之外」,這便是出世主義。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出世的人生觀,超出形骸之外」,故《人間世》和《德充符》兩篇所說的那些支離疏,兀者王駘,兀者申徙嘉,兀者叔山無趾,哀駘它,趾支離無日辰,甕大癭或是天生或由人形,都是極其醜惡殘廢的人,卻都能自己不覺得殘醜,別人也都不覺得他們的殘醜,都和他們往來愛敬他們。

這便是能超出「形骸之外」。

莊子的人生觀有著一種出世的高蹈,他為一些處於苦難中的人們提供了一種逃脫的方式。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逍遙的人生觀,似不食人間煙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寧靜的靈魂家園,以一種「無」的深層內涵去泯滅塵世的一切權利、功祿。朱光潛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以入世的態度去做一件事。

以出世的態度去對待這件事的結果。莊子的這種逍遙的人生觀有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在我們這樣一全匆雜的世界仍然有其存在的社會環境。我們不能片面的去評價莊子的人生觀完全是消極的,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合理內涵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影響深遠的,由其啟迪了後世如謝靈運、陶淵明等山水田園詩人,對後代的道家學說的演變也是意義深遠

組織文化的定義如何理解組織文化的概念

組織文化的概念 由於不同學者的知識 經驗不同,認識各異,對於組織文化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概括地說,至少可以分為三大類 1.三層次說。認為組織文化由三個層次內容組成。第一層次是文化的外顯部分。以企業為例,指企業組織中的廠房 設施 機器 裝備 產品 服務 廠容廠貌等外顯的 物質形態的東西。較深一層的第二層...

如何堅持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第一,必須以馬列主義 思想 理論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是先進文化回的答核心和靈魂。第二,必須堅持發展先進文化的正確方針,把培養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紀律的公民作為根本任務。第三,必須把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第四,必須把改造 抵制和吸收有機結合起來,繼承先進文...

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如何看待中歐文化的

1 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2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 促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