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的歷史意義及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啟迪意義

2021-03-22 07:24:26 字數 1601 閱讀 8654

1樓:想自由8y墊

1.農村包圍城市革命發展道路理論,揭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澤東指出:不論做什麼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中國革命有其自身特殊的發展規律,這種特殊的發展規律根源於中國獨特的國情,農村包圍城市革命發展道路理論正是建立在對中國國情準確的把握和認識的基礎上。 2.農村包圍城市革命發展道路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暴力革命的學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革命鬥爭提供了重要經驗。暴力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基本形式,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

但是,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同,離開自己國家的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各國用什麼方式達到目的,應當由各個國家的工人階級自己選擇決定。馬克思曾經指出:「工人總有一天必須奪取政權,以便建立乙個新的勞動組織;……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斷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到處都應該採取同樣的手段。

我們知道,必須考慮到各國的制度、風俗和傳統;我們也不否認,有些國家,像美國、英國,……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6]。」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則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一項艱鉅而緊迫的任務,以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勇敢地接受了這一挑戰,並且作出了正確的判斷。 3.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是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標誌。

澤東說:「不研究中國的特點,而去搬外國的東西,就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我們要把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國來,在中國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

只有一般的理論,不用於中國的實際,打不得敵人。但如果把理論用到實際上去,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來解決中國問題,創造些新的東西,這樣就用得了[3]。」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就是中國革命不斷從乙個勝利走向另乙個勝利的過程。

農村包圍城市革命發展道路的開闢,實現了中國革命由城市向鄉村的歷史性轉變,儲存和發展了革命力量。 4.農村包圍城市革命發展道路理論,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起到了啟迪作用。澤東指出:

「任何外國的經驗,只能作參考,不能當作教條。一定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本國的具體情況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7]。」2023年9月小平說: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鑑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

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8]。」2023年10月,小平又一次強調指出:

「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六年來,中國農村就是根據這樣的原則,取得成功的。最近通過的以城市為重點的改革的決定,也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

這是我們吃了苦頭總結出來的經驗[8]。」

試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現實意義

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義

分析1。中國革命為什麼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關於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理論有何重大意義

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論包括哪方面的內容

1.中國民主革命首先在敵人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的農村,發動農民武裝暴動,建立人民回軍隊,建立革命根據地答。2.把武裝鬥爭 土地革命 建立政權結合起來,使之建成支援長期革命戰爭的戰略基地。3.依託根據地積累發展革命力量,隨著革命戰爭 人民武裝和根據地的發展,逐步造成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態勢,最後奪取全國勝利...

試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及其重大意義

中國之所以實行來 農村包圍源城市 的戰略,bai是因為在中du國不具備當年 的條件,zhi中國的城市敵人勢 dao力過於強大,武昌起義等模仿 以城市為中心的行動都失敗了。而敵人在農村勢力相對薄弱,而且有利於徵收兵員,還可利用有利地形與敵人周旋。意義可能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實現了工農武裝割據...

農村包圍城市是什麼時候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什麼意思

1930年1月 發表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文章中第一次明確提出黨的工作應以鄉村為中心,農村包圍城市 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指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新道路。1930年1月,在著名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文中,總結了各地紅軍 紅色政權和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的經驗,系統闡述了中國革命只能走與資本主義國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