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死後誰繼位,武則天死後誰繼承了皇位?

2021-03-21 01:16:24 字數 6659 閱讀 5077

1樓:匿名使用者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裡的鳳凰山)。

拓展資料:

召回京城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為太子。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

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

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國號為唐。 中宗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皇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皇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

將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儀。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

上官婉兒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后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武三思和韋后的關係十分曖昧,隔幾天就進行一次不正之風.有一天,兩人剛剛"完事",便在床上衣衫不整的賭錢,唐中宗上完早朝之後,見二人正賭,還興致勃勃的幫人家數籌碼,不一會,安樂公主來了,幾人越發快樂盡興!張柬之等大臣眼見又要重演武則天的舊事,力勸中宗除掉武三思。

武三思和韋后反誣告張柬之等人謀圖不軌,慫勇中宗明公升暗降,將張柬之等人冊封為王,調出京城。武三思又派刺客在途中將他們刺殺。 安樂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則天第二。

她要中宗廢黜不是韋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當皇太女。

韋皇后和武三思也慫勇中宗廢掉李重俊。李重俊便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於公元707年發動羽林軍共三千多人,殺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宮中,想攻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因眾寡懸殊,兩李被殺。

韋皇后乘機誣陷宰相魏元忠與太子有勾結,將其貶出京城,獨攬了大權。韋后肆無忌憚地大賣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願去辦。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先後即位太平公主監國之後是由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在位50年(中宗在位5年,睿宗在位2年)

3樓:匿名使用者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原名李哲(跟我大學一同學同名,汗),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4樓:寧霖夫詩蘭

李顯,當初就是被武則天廢除的皇帝,在武則天彌留之際,大臣們威逼她讓位給李顯

武則天死後誰繼承了皇位?

5樓:凌櫻緋

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繼承了皇位。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病居迎仙宮,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朝中大臣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為首,也見機秘密謀劃,準備除掉二張,擁立中宗。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從玄武門衝入紫微城,在迎仙宮殺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無奈,先令太子監國,次日傳位。

隔了一天,李顯在通天宮即位,大赦天下。

6樓:匿名使用者

她最後是立李顯為太子的,她知道皇位是肯定要傳給李家的。然後當時她也的確老了,為了怕夜長夢多,和武家的威脅。所以李顯聯合朝中大臣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尊她為則天皇帝。

武只接受稱自己為則天皇后,可見她政治經驗豐富。2年後她悄然病死在洛陽。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宗(李顯)

出生:公元656年--去世:公元710年(在位5年)

中宗李顯,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後即位,但僅僅2月,被武后所廢。705年武后讓位與李顯,無所作為,被皇后韋氏毒死,時年55歲。

大流士死後,由誰繼位?

8樓:漫閱科技

出土於腓尼基的亞歷山卓石棺上的浮雕波斯方面雖遭損兵折將之辱,但整個帝國實力未受觸動。大流士死後,繼位的薛西斯便大張旗鼓地集中全**力財力,準備以更大的規模捲土重來,必欲掃平希臘而後快。

誰死之後武則天即位,武則天死後誰繼位?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宗李顯

周神龍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705年),則天後武曌退位。中宗李顯復辟。

唐景龍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710年),中宗李顯薨。其幼子煬帝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隨即被廢。中宗李顯弟睿宗李旦復辟,改元景雲。

中宗李顯第二子譙王李重福自立,改元中元克復。事敗,投漕渠死。

唐延和元年(蒙太宗元年,712年),睿宗李旦薨。子玄宗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

10樓:匿名使用者

李淵 李世民 李治 武則天 李顯 李旦 李隆基,這是唐朝前幾位皇帝的順序。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治死後武則天當上了皇帝,她死後李顯即位。

武則天死後誰繼的位?

12樓:雲遊水_意濃

是中宗李顯,怎麼可能是李隆基,狂暈。李隆基也是接他老爸睿宗李旦的班。而且樓主問的問題也不對,不是武則天死後李顯才登基的,是武則天因為「神龍政變」下了臺,李顯才登上皇位的,武則天死的時候,李顯已經當了皇帝了。

中宗 (重新即位)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李顯 (見684年,)705年~710年

神龍 705年~707年

景龍 707年~710年

可以看看「唐朝皇帝列表」嘛

13樓:mm宮月

中宗李顯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

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裡的鳳凰山)。 武後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四子李旦。

中宗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其兩位兄長先後被武則天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太子。

高宗於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子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嗣聖」。 中宗比高宗更為庸柔無能,即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

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他重用韋皇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欲以韋皇后之父韋元貞為侍中(宰相職),裴炎固急以為不可。

李顯大怒:「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公元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

中宗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均縣)、房州(今湖北省房縣)14年,只有妃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嘗盡了人世的艱難。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中宗就嚇得想自殺。韋氏總是安慰他說:

「禍福無常,也不一定就是賜死,何必如此驚恐。」韋氏的鼓勵、幫助、勸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堅持著活了下來。因此,中宗和韋氏作為患難夫妻,感情十分深厚。

他曾對韋氏發誓說:「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滿足你的任何願望。」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為太子。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

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國號為唐。

中宗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皇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皇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將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容。

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

上官婉兒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后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武三思和韋后的關係十分曖昧。兩人玩「雙陸」遊戲(有賭博性質),唐中宗還興致勃勃的幫人家數籌碼。

張柬之等大臣眼見又要重演武則天的舊事,力勸中宗除掉武三思。武三思和韋后反誣告張柬之等人謀圖不軌,慫勇中宗明公升暗降,將張柬之等人冊封為王,調出京城。武三思又派刺客在途中將他們刺殺。

安樂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則天第二。她要中宗廢黜不是韋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當皇太女。韋皇后和武三思也慫勇中宗廢掉李重俊。

李重俊便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於公元707年發動羽林軍共300多人,殺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宮中,想攻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因眾寡懸殊,兩李被殺。韋皇后乘機誣陷宰相魏元忠與太子有勾結,將其貶出京城,獨攬了大權。

韋后肆無忌憚地大賣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願去辦。

有個時期,安樂公主自己寫好了詔書,掩住正文拿去讓李顯蓋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蓋上。有一年的元宵節,中宗在韋皇后的慫勇下,帶著公主和宮女數千人,全都換上平民的服裝出宮逛燈市,趕熱鬧。到夜深回宮,一查點,數千宮女逃走了十之五六。

怕聲張出去有損體面,中宗也只得不了了之。 又有一次,中宗在皇宮內召見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拋球和拔河,供他和韋后欣賞。朝臣多數是文官,不好嬉戲,直弄得他們個個醜態百出,尤其是那幾個上了年紀的大臣,體力不支,拔河時隨著長繩撲倒在地,一時站不起來,手腳亂爬。

中宗和韋后見了,還都開懷大笑。 李重俊死後,太子之位出現空缺,安樂公主就伺機而動,想像祖母武則天一樣君臨天下,當女皇帝。每次見到中宗都要中宗冊封她為皇太女,中宗認為不妥,所以不准。

於是安樂公主懷恨在心,全然不顧多年的父女之情,終日和韋后策劃如何解決中宗,奪取皇位。

公元710年5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年五十五。十一月葬於定陵。曾用年號 嗣聖 公元684年 神龍 公元705—707年 景龍 公元707—710年。

武則天死後誰做了皇帝,詳細點。

14樓:匿名使用者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裡的鳳凰山)。 武後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四子李旦。

中宗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其兩位兄長先後被武則天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太子。

高宗於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子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嗣聖」。 中宗比高宗更為庸柔無能,即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

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他重用韋皇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欲以韋皇后之父韋元貞為侍中(宰相職),裴炎固急以為不可。

李顯大怒:「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公元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

中宗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均縣)、房州(今湖北省房縣)14年,只有妃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嘗盡了人世的艱難。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中宗就嚇得想自殺。韋氏總是安慰他說:

「禍福無常,也不一定就是賜死,何必如此驚恐。」韋氏的鼓勵、幫助、勸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堅持著活了下來。因此,中宗和韋氏作為患難夫妻,感情十分深厚。

他曾對韋氏發誓說:「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滿足你的任何願望。」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為太子。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

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國號為唐。

中宗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皇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皇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將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容。

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

上官婉兒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后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武三思和韋后的關係十分曖昧。兩人玩「雙陸」遊戲(有賭博性質),唐中宗還興致勃勃的幫人家數籌碼。

張柬之等大臣眼見又要重演武則天的舊事,力勸中宗除掉武三思。武三思和韋后反誣告張柬之等人謀圖不軌,慫勇中宗明公升暗降,將張柬之等人冊封為王,調出京城。武三思又派刺客在途中將他們刺殺。

安樂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則天第二。她要中宗廢黜不是韋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當皇太女。韋皇后和武三思也慫勇中宗廢掉李重俊。

李重俊便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於公元707年發動羽林軍共300多人,殺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宮中,想攻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因眾寡懸殊,兩李被殺。韋皇后乘機誣陷宰相魏元忠與太子有勾結,將其貶出京城,獨攬了大權。

韋后肆無忌憚地大賣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願去辦。

有個時期,安樂公主自己寫好了詔書,掩住正文拿去讓李顯蓋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蓋上。有一年的元宵節,中宗在韋皇后的慫勇下,帶著公主和宮女數千人,全都換上平民的服裝出宮逛燈市,趕熱鬧。到夜深回宮,一查點,數千宮女逃走了十之五六。

怕聲張出去有損體面,中宗也只得不了了之。 又有一次,中宗在皇宮內召見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拋球和拔河,供他和韋后欣賞。朝臣多數是文官,不好嬉戲,直弄得他們個個醜態百出,尤其是那幾個上了年紀的大臣,體力不支,拔河時隨著長繩撲倒在地,一時站不起來,手腳亂爬。

中宗和韋后見了,還都開懷大笑。 李重俊死後,太子之位出現空缺,安樂公主就伺機而動,想像祖母武則天一樣君臨天下,當女皇帝。每次見到中宗都要中宗冊封她為皇太女,中宗認為不妥,所以不准。

於是安樂公主懷恨在心,全然不顧多年的父女之情,終日和韋后策劃如何解決中宗,奪取皇位。

公元710年5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年五十五。十一月葬於定陵。曾用年號 嗣聖 公元684年 神龍 公元705—707年 景龍 公元707—710年。

武則天是誰,武則天誰的老婆?

阿歡的名單 您好據我所知 武則天 624 705年 幷州文水 今山西文水東 人,唐高宗李治皇后,後改國號武周. 武則天 624年 705年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 67歲即位 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 終年82歲 唐高宗時為皇后 655 683 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

武則天死後是誰繼承皇位?都有哪些豐功偉績

李顯。武則天去世後,他的兒子中宗李顯二次即位 曾被廢 中宗李顯在位的時候,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專權亂政,臨淄王李隆基起兵誅滅韋氏 然後讓自己的父親繼位,他的父親就是睿宗李旦,是武則天最小的兒子。睿宗在位之時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又作亂,想仿效她的母親稱女皇,李隆基起兵又把他的姑姑給乾掉了,充分體現了他的治...

武則天的陵墓是誰設計的,武則天最後到底和誰合墓

黃巢曾派大將王璠盜掘乾陵。王璠領命後,駐軍乾陵,經過反覆勘察,下令士兵從梁山主峰西南方進行開挖,經過幾個月的挖掘,也未找到乾陵地宮的入口,只留下一條小溝岔 黃巢溝 為何如此?這是由於乾陵地宮入口處的地表做了非常巧妙的偽裝處理 把當年開鑿地宮時出的廢石渣,搬運到一公里之外,給後世盜墓者以誤導。五代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