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劃分的古體詩和近體詩?古人還是今人

2021-03-20 08:25:24 字數 5841 閱讀 8826

1樓:三國之長空

一、是古人,這一概念始於我國唐朝。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分類依據: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2、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詩題材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3、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2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和近體詩劃分始於隋唐,唐初形成近體詩。

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代的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始於隋唐。唐初,一種新的詩體形成了。這種詩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格律規定,是一種格律詩,唐人稱之為今體詩或近體詩,後人沿用唐人的說法,多稱為近體詩。

同近體詩相區別的一種詩體,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詩。它產生於近體詩之前,唐人稱之為古體詩,後人多沿用唐人的說法,稱古體詩。古體詩,在唐以前就有了,唐以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方法

一、 以格律分類:

古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 以字數分類: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二種形式。古體詩有四言、五言(稱五古)、七言(稱七古)、字數不整齊的稱雜言古詩(雜言古詩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稱七古),也有少數三言、六言。

三、 以句數分類:

古體詩從二句到百句都有。近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 以用韻分類:

(一) 古體詩:

1. 全首詩可用乙個平聲韻或仄聲韻,又可隨意轉為其它韻。

2. 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的字可以重複。

3. 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

4. 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

5. 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體詩:

1. 一首詩限用乙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

2. 用於韻腳的字不能重複。

3. 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

5. 都用平聲韻。

3樓:士多啤梨魔法幫

唐代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古體詩就是唐代以後指和近體詩(律詩、絕句)不同的一種詩體,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數沒有限制,每句的字數也可以不相等,平仄和用韻都比較自由。也叫「古詩」或「古風」。

這個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

古體詩押韻較自由。

近體詩(或「今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在押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許多講究。

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之為律詩。近體詩分兩種,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近體詩,古體詩,今體詩的界限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一、 古體詩也叫古詩、古風。古體詩就是古代的自由詩,每首詩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韻,都沒有規定。為了便於大家掌握,我們以唐代為界來說。

唐代以前的詩都是古體詩,這包括《詩經》中的詩、《楚辭》中的詩、《漢樂府》中的詩及「三曹」詩歌、陶淵明的詩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後,詩人們也寫了許多古體詩,比如李白寫的《古風五十九首》。一般來說,唐代及唐代以後,詩人們借樂府舊題所寫的詩歌都是古體詩。

也就是說,詩題中凡出現「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樣的都該屬於古體詩,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二、近體詩也叫今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格律詩。近體詩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絕句、律詩、排律。

絕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絕,每句七字的叫七絕,二四句押韻,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沒有對仗要求。律詩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數句押韻,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

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詩一樣,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對仗,押韻也和律詩一樣。近體詩用字還要講究平仄,有「一三**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舉例來說,我們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書懷》《閣夜》《登岳陽樓》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詩。

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所謂新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其主要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因為這種新體詩最初形成於南朝齊永明年間,故又稱「永明體」,其代表詩人是謝朓。

永明體的產生,標誌著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進步,為當時的詩壇注入了新的氣息,樹立了新的美學風範;他們所積累的豐富的藝術經驗,也為後來律詩的成熟及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新體詩是由古詩到律詩的過渡形態。新體詩的代表作家是謝朓、沈約。

三、新體詩的特徵

第一,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其主要表現為押平聲韻者居多,押本韻很嚴,至於通於通韻,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詩的篇幅已大大縮短,句式漸趨於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的。

第三,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律句已大量出現,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詩中。

第四,革除了劉宋時元嘉體詩痴重板滯的風氣,追求流轉圓美和通俗易懂的詩風。

第五,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寫景抒情有機地融為一體。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方法

一、 以格律分類:

古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 以字數分類: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二種形式。古體詩有四言、五言(稱五古)、七言(稱七古)、字數不整齊的稱雜言古詩(雜言古詩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稱七古),也有少數三言、六言。

三、 以句數分類:

古體詩從二句到百句都有。近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 以用韻分類:

(一) 古體詩:

1. 全首詩可用乙個平聲韻或仄聲韻,又可隨意轉為其它韻。

2. 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的字可以重複。

3. 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

4. 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

5. 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體詩:

1. 一首詩限用乙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

2. 用於韻腳的字不能重複。

3. 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

5. 都用平聲韻。

5樓:千島雲

古體詩也叫古詩、古風。說白了,古體詩就是古代的自由詩,每首詩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韻,都沒有規定。為了便於大家掌握,我們以唐代為界來說。

唐代以前的詩都是古體詩,這包括《詩經》中的詩、《楚辭》中的詩、《漢樂府》中的詩及「三曹」詩歌、陶淵明的詩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後,詩人們也寫了許多古體詩,比如李白寫的《古風五十九首》。一般來說,唐代及唐代以後,詩人們借樂府舊題所寫的詩歌都是古體詩。

也就是說,詩題中凡出現「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樣的都該屬於古體詩,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體詩也叫今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格律詩。近體詩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絕句、律詩、排律。

絕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絕,每句七字的叫七絕,二四句押韻,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沒有對仗要求。律詩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數句押韻,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

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詩一樣,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對仗,押韻也和律詩一樣。近體詩用字還要講究平仄,有「一三**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舉例來說,我們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書懷》《閣夜》《登岳陽樓》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詩。

6樓:夜夜曳葉

區別今體詩和古體詩

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古人這麼叫,我們現在也跟著這麼叫,雖然它其實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詩,除了所謂「齊梁體」,就被稱為古體。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

古體和近體在句法、用韻、平仄上都有區別:

句法:古體每句字數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句子參差不齊)都有,每首的句數也不定,少則兩句,多則幾

十、幾百句。近體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律詩規定為八句,絕句規定為四句,多於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

用韻:古體每首可用乙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近體每首只能用乙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古體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近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餘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古體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近體一般只用平聲韻。

平仄:古、近體最大的區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後,古體也有講究平仄,不過未成規律,可以不管。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格律詩。古體詩又叫古詩、古風,每首詩句數、字數、如何押韻均無規矩。唐代以前的詩都屬古體詩 (除所謂的『齊粱體』外)。

「近體詩」產生於南朝齊,至是唐代才成熟定型。何謂格律?就是指詩詞曲賦等的字數、句數、對偶、平仄、押韻等方靣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規矩。

如格律詩:絕句共四句,每句五字者稱五絕,七字者稱七絕,二四句押韻,首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沒有對仗要求。律詩共八句,每句五言者叫五律,七言者叫七律,偶數句押韻,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

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分別稱為首聯、頜聯、頸聯、尾聯;頜聯與頸聯必須對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詩一樣,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對仗,押韻和律詩一樣。因有這許多規矩,所以稱之為格律詩是準確無誤的,名實相符的,也是當之無愧的。

但用「近體詩」或「今體詩」都無法體現其上述特點、規律。「近體詩」「今體詩」之名稱卻一直延用至今 [若從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 (618年) 算起,至2023年已有2023年] ,我認為應當給它正名了。不能再照搬延用此名稱了?

何謂「近」?是指空間距離小或時間歷程短,它跟遠相對,如近郊,近日、近年、近半個世紀以來等。何謂「今」就是指當前的,如今天、今年;跟「古」相對應。

既然年深歲久,怎能繼續在當今使用「今體詩」、「近體詩」之名稱呢?古代,在我國歷史分期上多指十九世紀中葉 (2023年鴉片戰爭) 以前;2023年至2023年「五四」運動時期為近代;2023年至現在為現代;當代,指目前這個時代。而「近體詩」、「今體詩」已遠距我們千餘年,仍稱近體詩和今體詩說得過去嗎?!

我認為說不過去。準確麼?我認為不準確。

唐人稱為「近體詩」、「今體詩」當然無可非議。可時過境遷,已經歷宋、元、明、清、**至當代,如果從北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 (960年) 算起,至2023年也有2023年,我們還要鸚鵡學舌、邯鄲學步,就說不過去了。當然,追述它的歷史,是應該提及的。

但在我們的文章篇名或講話稿的標題上不宜再濫用「近體詩」或「今體詩」這個過時的不準確的稱呼了。當今不少人多稱之為格律詩。格律詩名稱揚棄了「今」「近」這個時間性的介詞、定語,用一萬年也是確切的,除非格律發生變化才另當別論。

捨去十分準確的概念不用,濫用已過時的、不準確的名稱很容易造成誤解,不懂其格律詩來龍去脈的青少年一代會誤會為近現代的自由體詩去了。偏要我行我素,固執己見,那也只好讓他用,言論自由嘛!不過,這只能說明他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固步自封而已,豈有他哉!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古體詩和近體詩如何區別??

區別 1.字數不同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和雜言體,不講對仗,字數較多 而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對仗工整,字數較少。2.句數不同 古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兩百局 而近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少,多在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3.格律不同 古體詩除需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

古體詩和近體詩有哪些古體詩和近體詩分別有哪些?

古體詩是指先秦以來的,對格律要求比較松的詩歌,如 詩經 楚辭 樂府詩 民歌等等。近體詩則是隋唐以後成熟的格律詩,如律詩 絕句等,因為是唐朝人的定義,所以唐流行的格律詩被稱為近體詩,而更古老的詩歌則稱為古體詩。近體詩 春望 暮江吟 春曉 絕句 次北固山下 赤壁 七夕 望廬山瀑布 登鸛雀樓 黃鶴樓送孟浩...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異同,古體詩和近體詩如何區別??

古體詩也叫古詩 古風。說白了,古體詩就是古代的自由詩,每首詩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韻,都沒有規定。為了便於大家掌握,我們以唐代為界來說。唐代以前的詩都是古體詩,這包括 詩經 中的詩 楚辭 中的詩 漢樂府 中的詩及 三曹 詩歌 陶淵明的詩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後,詩人們也寫了許多古體詩,比如李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