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劍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2021-03-20 00:13:32 字數 5049 閱讀 7551

1樓:穆子澈想我

寓言故事

戰國時期有乙個楚國人做事很死板,書上怎麼寫的他就怎麼做,甚至遇到事情別人怎麼做的,他也學著怎麼做,從沒想過變通一下。

有一次,他經過山林,看見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頭從手上飛脫,掉進山谷裡去了。

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頭落下的地方做了乙個顯眼的記號,然後從旁邊的小路繞下山去,對照著山上的標記,很快在草叢裡找到了斧頭。這位楚國人對樵夫仰慕不已。

這位楚國人喜愛劍術,總是隨身佩帶一把寶劍。一天,他搭乘一條渡船過江。他立在船舷邊,江兩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於美景的他不小心,讓那把寶劍滑落到江裡去了。

只見他緊盯著劍掉下去的地方發呆。旁人勸他趕緊跳下江去打撈,這位楚國人卻笑著搖搖頭.他眼前浮現出樵夫刻記號的一幕。接著便鎮定地說:「別慌張!我自有妙法。」

只見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記號,並且自言自語道:「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繼續前行,待船家停船時,這位楚人站起身,面對驚訝的目光,從容不迫地脫了衣服,從船舷邊所刻記號處跳人水中。

他在水中撈來撈去,怎麼也撈不到那把劍,於是浮出水面撫摸著船邊的記號,如夢遊般喃喃著:「我的劍明明是從這兒掉下去的,怎麼找不到了呢?」

一、成語寓意

刻舟求劍是乙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

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揭示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

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二、成語用法

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多含貶義。

2樓:水仙牡丹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典出《呂氏春秋·察今》記述的一則寓言,說的是楚國有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記號,說:

「這是我把劍掉下的地方。」當舟停駛時,他才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後引伸成不懂變通、墨守成規之意

【漢語文字】刻舟求劍

【漢語讀音】kè zhōu qiú jiàn

【詞語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典故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又名《呂覽》):「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詞語示例】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膠柱鼓瑟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鄭人買履、表水涉澭

【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

【語 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詞 性】貶義詞

【成 就】被選入小學冀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二則》、小學s版三年級下冊第十一課《寓言兩則》

[編輯本段]文章概況

【原 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 文】

有乙個渡江的楚國人(請注意特殊句式:介詞結構後置句),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乙個記號,說:

「這裡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不會隨船前進。用這種方法找劍,難道不是很迷惑嗎?

【注 釋】

1.涉--本指徒步過河,此指渡。

2.自--從。

3.遽--急遽,立刻,匆忙,表示時間很緊迫。

4.契--用刀刻。

5.是--指代這裡。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惑,迷惑,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7.墜--掉落。

8.若--像。

9.是吾劍之所從墜--這裡是我的劍墜落的地方。

10.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

11.求--尋找

12.之--代詞,代「劍」

13.其劍自舟墜於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這

15.從其所契者,其:他

16.而置之其座,其:自己的

17.是吾劍之所從墜,之:主謂間,不譯

18.止:停止

19.行,向前行。

【作 者】

呂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編輯本段]典故寓意

刻舟求劍是乙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比喻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成語詞典中注音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於這種變化的需要。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是不行的。

這是乙個寓言故事,諷刺了片面、靜止,不知變通、墨守成規的人。

刻舟求劍是乙個貶義詞,並列式短語,為「刻舟」和「求劍」兩個動賓短語構成的並列短語,在句子中可以作謂語、定語或者狀語。

3樓:匿名使用者

[刻舟求劍]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是乙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4樓:段成學

刻舟求劍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乙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

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哲理評析]

故事中楚國人滑稽可笑的做法違背了哲學中物質與運動關係的基本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是位物質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說,整個宇宙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之中,不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

具體說,從巨集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人類社會到思維領域,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文中的楚國人,雖然看到了船、水、劍的客觀存在,卻忽視、否認了它們的運動,是一種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上學的錯誤表現。

5樓:徐愛雯

「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從前,楚國有個帶劍游士,一次渡船過江,船行江中,佩劍不慎落入江裡,游士並不著急馬上去打撈,卻在船上刻了符號,旁人問他「為何不船撈劍,卻刻符號?」,他回答說「等到船靠岸後再下船打撈劍」,結果,船到岸,他跳進江中撈劍,卻什麼也沒撈著,反而引來眾人的嘲笑。

這是寓言故事「刻舟求劍」的大意,它表面上在介紹楚國游士的愚蠢,劍掉後不立刻撈劍,卻要在事過境遷後去想當然地撈劍,結果卻什麼也撈不著;但寓意卻非常深刻,它告訴我們:世界、時間、事物在不斷地變化著,時間不會一直停留在某個地方,事物不會永遠不變,世界也不會在時間的變化中一成不變,我們只能求真務實地抓住時代、世界的特徵和潮流,解決現實的、客觀存在的、不同於過去的現實,而不能黑守成規地按過去的、過時的、某些人的言論辦事,即「立足現實,適時分析,科學判斷,科學處理」。

6樓:去年今日已惘然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又名《呂覽》):「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有乙個渡江的楚國人(請注意特殊句式:介詞結構後置句),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乙個記號,說:

「這裡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不會隨船前進。用這種方法找劍,難道不是很迷惑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於這種變化的需要。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是不行的。

這是乙個寓言故事,諷刺了片面、靜止,不知變通、墨守成規的人。

刻舟求劍是乙個貶義詞,並列式短語,為「刻舟」和「求劍」兩個動賓短語構成的並列短語,在句子中可以作謂語、定語或者狀語。

相關作品:刻舟求劍文言文閱讀及賞析

7樓:匿名使用者

有乙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乙個記號,說:「這裡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不會隨船前進。用這種方法找劍,難道不是很迷惑嗎?

8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講得很全面,你可以去看看。

9樓:匿名使用者

為你點讚。在弄的長一點。

刻舟求劍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10樓:平常心新號

刻舟求劍

【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示例】: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膠柱鼓瑟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

【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

【歇後語】:楚人過江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頭腦不靈活【成語故事】:戰國時期,乙個楚國人坐船渡長江,船行至江山時他不小心將身上佩帶的寶劍掉到水中,但沒能及時抓住,於是就在掉劍的地方船舷作了乙個記號,船靠岸後就在剛做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摸他的寶劍,結果一無所獲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7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狐假虎威 鷸蚌相爭 畫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望洋興嘆 杞人憂天 愚公移山 濫竽充數 鄭人買履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南轅北轍 坐井觀天 畫蛇添足。驚弓之鳥 亡羊補牢 狐假虎威 自相矛盾 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杯弓蛇影,掩耳盜鈴,亡羊補牢,拔苗助長,濫竽充數,完璧歸趙 狐假虎威 鷸蚌...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及解釋,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開卷有益bai 讀書就會有好處du。博而不精 形容常zhi識廣博而不專精dao。百發百中 形容射回擊或射箭相當答準確 也比喻做事和料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捕風捉影 比喻毫無根椐地說話或做事。必恭必敬 有禮貌的對待,十分恭敬。百感交集 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兵貴神速 用兵最可貴的是行動異常迅速。杯弓蛇...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是,寫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c上善g若水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守株待兔 開卷有益 博而不精 百發百中必恭必敬 百感交集 兵貴神速 杯弓蛇影不寒而慄 不合時宜 不自量力 不拘一格不可多得 不堪回首 不可救藥 別開生面不倫不類 伯樂相馬 班門弄斧 冰山難靠 白面書生 八面威風 不名一錢 拔苗助長 不屈不撓 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