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樣滲透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2021-03-19 11:16:28 字數 5588 閱讀 1833

1樓:拘影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就把語文學科的性質完整地表述出來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具有工具性;語文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統一的。語文教學的這兩重屬性,猶如人的雙目,缺一就會造成 「視覺」上的偏差;又如一張紙的兩面,它們本身就是乙個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不可分割體。在討論「兩性統一」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先看看什麼是語文?

然後再討論「兩性統一」的問題。

一、工具性:語文的符號特性

語文的「工具性」,是指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符號,是人腦的思維工具,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也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和保證。同時,語文可以傳承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從而維繫社會的正常執行。

二、人文性:語文的文化特性

語文的「工具性」作為符號的工具屬性,與「人文性」表現為形式與內容的關係:通過語言符號表達人文情感。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培養能夠正確感知世界、認識世界,在學會使用語言符號的基礎上應用符號表達思想感情,做乙個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人類文化(特別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做出貢獻。

這就意味著它還要具有深層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這一課程性質。人文性,可以理解為人性與文化性的整合,包括價值、文化傳統、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義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表達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傳遞文化的工具。學習語文就是要使學生牢牢掌握語言工具。

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使用語言,要使學生學會理解和自我表達語言,學會用語言進行交流。語言最主要的功能是進行交流作用,任何人都離不開口語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會,更離不開書面語言的交流。學習語文歸根到底就是要學得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交流能力。

過去我們對於語言的交際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重視不夠,但在新制訂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學生必須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學會積累語言。

」 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還具有人文性。語言和思維、語言和思想是統一的。具體到語文教學中,就要使語文教學和人文精神的培養統一起來。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理解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發展思維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從這個意義上理解,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不僅表現在再認知上,同時也體現在表情達意上,體現在發展學生的情思及人格培養上。所以語文應稱為表情達意的學科;成為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學科;語文是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學科。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正體現了語言的性質。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統一,我認為必須掌握兩點:第

一、二者的統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語文教學不僅僅同各科一樣要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務,而進行人文教育是語文學科本質屬性決定的個性任務。通過語文教學培育學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視的。

但是語言的性質既有語言形式,又有語言內涵,語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內涵是乙個統一體,所以語文教學歷來講求文道統一,即語言形式和內容的統一。第

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必須寓教於文。凡是語言規範、內容科學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為語文教材。當然,作為語文教材必須要加以精選,教學時,其著眼點是在語文形式;而其他學科如歷史、地理、社會、思品等,教學的著眼點是在語言內容。

語文教學著眼於語文形式,但是並不是拋棄內容,語言所載負的人文、思想、情感內涵,是寓於語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須寓教於文;在理解、感悟語言的同時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體現語文教學特色。

四、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當我們懷著欣欣然邁進語文課堂時,卻發現了許多的飄飄然,不禁要問:工具何在?人文何在?

統一,又如何在?課堂教學目標是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的。其中,前兩個綜合維度體現工具性,後乙個維度體現人文性。

三個維度的互相滲透、融為一體,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統一的體現。語文課堂上,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課堂教學應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學生必須能自己發現問題,並通過共同**、相互交流來增強感悟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教師應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和學識水平,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師生平等對話創設理想的情境上。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在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對話,幫助學生建構意義。我們切不可丟掉語言文字這個本體,忽視對文字語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積累和運用;我們更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於一邊,忽視對文字的豐富多彩的人文性的體驗。

我們要讓學生在品味文字語言的過程中給學生以人文關照,真正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讓學生在獲得基本的語文能力、言語智慧型的同時,也得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養,從而把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面,使兩者同生共構,相得益彰,全面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五、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實踐操作上還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從教師的角度看,如何發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應採用什麼教學策略來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何謂兩者統一的最佳狀態和最佳效果,採用什麼樣的評價標準。從學生的角度看,應具備什麼態度、情感對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怎樣處理教學的統一要求和個人的獨特感悟、體驗、理解的關係,如何通過**活動,透過語言文字的表層去體會語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語言文字中蘊含的人文特徵。這些都是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實踐操作中還會遇到的問題。

總之,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來自於我們對工具和人文的正確解讀與準確把握,來自於我們對目前語文課堂的反思與創新,來自於我們在語文課堂實踐中真正地將其融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所有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

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樣滲透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2樓:匿名使用者

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徐娟

語文教學中該如何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求解答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二者如何做到統一?

3樓:上網不當飯

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大家都能認識到:「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而「人文性」著重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人文學科的特點.關於兩者的關係,新課標中運用的是「統一」而非「結合」.

這是因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載體,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靈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異彩.反觀我們的語文教學,以往的語文教學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語文自身的人文特徵,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承,過於注重接受性學習;而當前的語文教學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語文課沒有了語文味的趨勢。這些趨勢都值得我們警惕。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一、根據課文特點,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度」

崔巒老師說:「語文課程貴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在回答鳳凰語文網友提問時說到:

「語文教學如何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起來,這的確很難,關鍵是個度的問題,所以我強調的是平衡。人文性與工具性要合二為一,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對兩位專家的話感觸頗深,猶如茅塞頓開。是呀,回顧我們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體現工具特點的是結構、語言及技巧,體現人文特點的是內容,主旨。有的文章語言雋永,有的文章內容深邃,前者可側重於工具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後者可側重於人文性,談談內涵的豐富。

如《普羅公尺修斯》一課,老師就可以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跨越時空,與文字進行深入對話,讓心與心慢慢地貼近在一起,盡而感受到普羅公尺修斯的偉大,神話的無窮魅力,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結合。

二、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進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讀書不充分的現象。學生讀了書,但並沒有時間將課文所表達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頭腦裡「活」起來,沒有足夠的時間「過電影」,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下來涵泳品味,就匆匆讓學生去談感受。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只有通過充分的讀,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從而理解文字內容,感悟文字思想,體會文字情感,認識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闡述的道理。所有這些唯讀為重。

因為讀是對文字情感體驗和表達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能最有效地促進理解,促進感悟,並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形式把這種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因為任何文章都由其內容決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調。

如《桂林山水》是讚美、驚嘆、欣賞,《十里長街送總理》則是沉痛、追思、懷念,《潑水節》是歡樂、喜慶、幸福,《匆匆》則是惋惜、追悔、自責,等等。)如果學生理解文字內容,就會讀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會背離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師要提高對文字的解讀能力,要長文短教,抓住重點段落,找準生髮感受的語言點,這需要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抓住這個語言點就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體驗情感,實現學生心靈與文字的深入對話,學生既掌握了學習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薰陶。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教師以「中華不振」貫穿課堂,抓住描寫租界不公的段落,來感悟文字,既進行讀寫訓練,又激發了學生愛國、報國之情。

三、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的地位明顯帶有「文化霸權主義」和「知識權威主義」特徵,忽視兒童各種學習權利,總是以教師為中心,滔滔不絕地滿堂灌,讓學生跟著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問。導致課堂上師問生答、師講生記、師令生從,師生關係畸形異化,課堂活動匱乏,學生智慧型與個性壓抑乃至衰減。

這些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掏空。因此,我們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即:

要把課堂教學建立在乙個全新的基點上,這就是要以生為本,始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本真。

《課標》說:「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簡單一點,這句話就是說:

「要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而支老師這堂課的教學,充分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完全達到了這一要求。而且,筆者認為,這也是支老師「指導學生朗讀,這看起來是在進行工具性的訓練(如果硬把工具性與人文性分開來說),但學生在一次比一次讀得更好的同時,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闡發和接受了所讀文章的人文因素。

」這一論斷的自我實踐。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牢記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師必須還原語文的本來面目,讓課堂教學「返璞歸真」,就是要使我們的教學重新走上樸實、紮實、真實的軌道上,在繼承傳統時,也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就如我們今天觀摩到的《最後一頭戰象》。

課堂開始讓學生讀完課文概括文章內容時,他教給學生遇到長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章內容。當學到「披掛象鞍」一段時,他先讓學生讀文,找一找哪個詞語最能表達嘎唆物件鞍的情感,當學生找到「淚光閃閃」「摩挲」等詞時,老師告訴學生這是對嘎唆動作和神態的描寫,這是教給了學生寫作方法。接著,老師又讓學生想象嘎唆見到象鞍時,會想到什麼?

然後板書;聯絡上下文,邊讀邊想象,這樣就讀懂了嘎唆的心,運用這樣的方法,帶著你們的激動來讀,這是訓練了學生讀書的方法。可以說整節課,老師都用這種訓練意識來引導學生,猶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覺。真正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盡量以「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減少非語文手段的運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倡導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語文課程的性質 工具性 人文性。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課改 以來有人在強調人文性的時候,不恰當地 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 孩子 即語文本體。這樣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兩敗俱傷。原發布者 中國學術期刊網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基...

大學語文為什麼要突出人文性和文學性

因為我們現在大學更注重思想的管制,大學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哪個更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就將語文課程的性質完整科學地表述出來了,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具有工具性 同時,語文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

聯絡的客觀性 普遍性,怎樣理解聯絡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聯絡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 聯絡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內聯絡具有客觀性。方容 這一原理要求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聯絡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 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 相互制約 相互作用的關係。方 這一原理要求必須堅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