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 科學家沈括都曾參加哪些活動?並在哪些方面有所成就

2021-03-19 10:18:17 字數 4907 閱讀 5658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括參加王安石變法運動,注重實踐,精研科學,他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各方面均有研究和成果。有巨著《夢溪筆談》。

北宋科學家沈括,他做出的貢獻到底有哪些

2樓:初級提問者

沈括是北宋一名有名的科學家。無論是在北宋時期,還是在後朝後代大批科學家當中,沈括一直是最優秀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沈括可以說是個全才,天文、數學、地理、生物、醫學、物理……似乎每一門都非常擅長,要是放在當今那就是乙個文理通吃的學神級人物。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

嘉祐八年(202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2023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

他叫沈括, 字存中, 號夢溪丈人, 北宋時杭州人, 生於2023年, 卒於1095 年。也許只有在北宋那個文化環境無比寬鬆的時代才能出現這樣的天才。像他這樣級別的**, 去世後應該在「新聞聯播」 中發個訃告什麼的吧?

這可就令播音員為難了。因為你得這麼說: 大宋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外交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數學家、農學家、醫學家沈括先生如何如何。

哈哈, 太長了, 一口氣估計都念不下來呢。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先從沈括的仕途說起吧。沈括出身於乙個官僚家庭, 他的父親做過泉州、開封、南京和成都的知府。知府算是中高階**了, 由此, 在父親死後, 沈括憑父萌入仕, 在今天的江蘇沭陽縣擔任主簿, 積年公升遷, 又擔任了安徽寧國縣令。

嘉祐八年(1063), 33 歲的沈括中了進士, 被任命為揚州司理參軍, 負責刑訟。王安石變法後, 他獲得重用, 擔任了主管全國財政的三司使。在此期間, 沈括還負責過欽天監, 修訂了曆法; 出使過遼國, 交涉劃界事宜。

王安石變法失敗後, 他被遣到外地, 在地方上擔任知府和安撫使等。後來, 因在與西夏的永樂城之敗中負有領導責任, 他被貶為均州團練副使, 仕途終結。

沈括對天象進行細緻的觀測,取得了一些新的發現與觀測結果。例如,沈括用晷、漏觀測發現了真太陽日有長有短。經現代科學測算,一年中真太陽日的極大值與極小值之差僅為51秒。

沈括還詳細觀察了五星執行軌跡和隕石墜落時的情景;並為測量北極星與北天極的真實距離設計了窺管,每夜3次,連續三月,得200餘圖,得出當時極星「離天極三度有餘」的粗測結論。

其實對於沈括被西方人稱為什麼這一問題,也是有幾種答案。有一說是指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英國科學大師稱之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而沈括本人則被大師指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當然無論是前面的讚揚還是後面的褒獎,這些都是屬於沈括的榮譽,也是屬於中華兒女的驕傲。

而西方國家的那些大師們之所以這麼讚美沈括,自然也是有許多必然原因的。沈括本身確實是十分博學多才,並且一生成就也十分顯著。在當時,沈括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要是放在現代就是學神級人物。

除了非常擅長自然科學以外,天文、地理、生物、軍事、醫學、化學、農學等等,沈括都是非常精通的。

沈括,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地理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一定程度來看,可以說他是一位全方位發展的全才。這樣的一位全才,他與蘇軾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接下來分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分析兩人之間的關係。

首先,從所屬陣營的角度來看。沈括和蘇軾是分屬不同陣營的,沈括是新近派,支援王安石變法,並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和重用。蘇軾則是守舊派,不太支援王安石的激進變法,與司馬光屬於同一陣營。

沈括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號稱劃千年不遇(與阿基公尺德牛頓齊名)。沈括不僅是科學家、作家、博物學家,同時也是名將和軍事家。沈括也是名將種諤的上級和培養者,也是鹿延軍(陝西軍的一支)的主官。

種諤向朝廷獻計伐夏,得到同意,主力未到就輕敵冒進,但種諤果敢堅決,屢破敵軍,很快就包圍了公尺脂。

西夏國舅梁永能大帥率八萬精騎來援公尺脂,其中包括夏軍最恐怖的重甲騎兵:鐵鷂子。夏軍士氣大振,宋軍疲態顯露。

種諤連忙穩定軍心,布置了圍城打援的策略。宋軍圍著城挖壕溝,讓城裡的人出不來,然後在山川險要處設伏,在無定川口排下大陣禦敵。

不多時,梁永能的大軍在濃霧中現形,鄜延鈐轄高永能觀察了敵陣後對其弟高永亨說:「敵軍勢大,有些輕視我軍,我們佔據山川地形,從兩翼合擊必能取勝。」第二日天明,大霧逐漸散去,高永能、高永亨從左右翼殺出,種諤親率中軍主力推進。

鄜延軍經過大科學家沈括的調教,指揮系統更加先進,種諤在陣後以鼓聲和令旗傳令,如同電腦遊戲一般精確,各種遠端改良式床具級弓弩層出不窮,很快就讓梁永能陷入苦戰。但梁永能手下畢竟有鐵鷂子這支超級騎兵,這支部隊人馬均披重甲,能夠抗擊神臂弓的遠射,騎士鎖在馬上,雖死不墮,而且全部採用西域良馬,速度極快,衝擊力極強,比遼軍的鐵林軍更加強悍

從取得成就的角度來看。蘇軾是一代大文豪,天賦異稟,曾經進入朝廷的史館工作,而沈括也並不遜色,考取進士後也有一段史館的工作經歷,兩人曾經成為短暫的同事。

據說,沈括從小就是非常勤學又好問的,在加上父親為官需要四處遊歷走動,所以沈括從來都沒有停止思考和觀察。無論走到**,看到什麼,學習到什麼,沈括都喜歡把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相結合來思考,從而得到更深入的答案。

所以說,沈括確實是個非常認真、勤奮之人,他的才華他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他有天賦,更是因為他後天不斷努力。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態度,才能成就後來的卓越吧。尤其是一本《夢溪筆談》更是讓後人對沈括津津樂道。

在《夢溪筆談》中有許多關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這些都是沈括從小到大根據自己所見所聞再進行整理而編著的。對於後人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沈括的成就

3樓:王大前

成就:磁學沈括記錄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並用人工磁化針來作試驗,對指南地磁偏角示意圖針進行深入研究。沈括比較了指南針的四種裝置方法:

水浮法,碗沿法,指甲法和懸絲法,指出懸絲法最優,並做了相應的分析。

沈括還對平面、凹凸麵等鏡面成像的不同進行研究,注意到表面曲率不同與成像之間的關係,並以此對"古人鑄鑑"時正確處理鏡面凹凸與成像大小的關係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提出若將小平面鏡磨凸,就可"全納人面"。

沈括還對透光銅鏡的原理作出了正確推論,推動了後世對"透光鏡"的研究。此外,沈括還第一次記錄了"紅光驗屍"的內容,是中國關於濾光應用的最早記載,至今還有現實意義。

沈括對天象進行細緻的觀測,取得了一些新的發現與觀測結果。例如,沈括用晷、漏觀測發現了真太陽日有長有短。經現代科學測算,一年中真太陽日的極大值與極小值之差僅為51秒。

人物簡介:沈括(1031-1095) ,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

嘉佑八年(202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2023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

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2023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4樓:

沈括的成就有:數學上發明了隙積數,會圓數;物理上發明了濕法煉銅;天文上改進儀器;同時編繪了《天下州縣圖》等。

隙積術指如何計算垛積,沈括運用模擬、歸納的方法,以體積公式為基礎,把求解不連續的個體的累積數,化為連續整體數值來求解,巳具有了用連續模型解決離散問題的思想。在中國國數學史上,開闢了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研究領域,開創了中國垛積術研究的先河。南宋數學家楊輝發展了這一成果,創造了垛積術公式。

會圓術,實際上是指由弦求弧的方法,主要思想是區域性以直代曲,對圓的弧矢關係給出了乙個比較實用的近似公式。在中國數學史上,沈括第乙個利用弦、矢求出了孤長的近似值。這一方法的創立,不僅促進了平面幾何的發展,而且在天文計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為中國球面三角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會圓術問世後,得到了廣泛應用,郭守敬、王恂等都用到過會圓術。

濕法煉銅,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流而成澗。舀取泉水煎 熬,就能得到膽礬,熬製膽礬就能生成銅,熬膽礬的鐵鍋,日子久了也會變成銅。這裡,苦泉就是硫酸銅溶液,膽礬則是硫酸銅,沈括的這段記錄,即濕法煉銅,利用化學置換反應的方式提煉金屬。

改進儀器。 渾儀是測量天體方位的儀器,經過歷代的發展演變,到宋朝, 北京天文館:郭守敬的簡儀渾儀的結構已經變得十分複雜,三重圓環相互交錯,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沈括對此作了很大改進:取消了渾儀上不能正確顯示月球公轉軌跡的月道環,放大了窺管口徑,使其更便於觀測極星,既方便了使用,又提高了觀測精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2023年),郭守敬創制的新式測天儀器——簡儀,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

漏壺是古代測定時刻的儀器,沈括對漏壺也進行了改革,把曲筒銅漏管改做直頸玉嘴,並且把它的位置移到壺體下部。這樣流水更加通暢,壺嘴也堅固耐用多了。

沈括還製造了測日影的圭表,而且改進了測影方法。

編繪了《天下州縣圖》。元佑二年(公元2023年),歷經十二年不懈的努力,沈括完成了奉旨編繪的《天下州縣圖》,圖幅之大,內容之詳,都是以前少見的。全套地圖共有二十幅,包括全國總圖和各地區分圖,比例為九十萬分之一。

在製圖方法上,沈括提出分率、準望、互融、傍驗、高下、方斜、迂直等九個方法,並按方域劃分出「二十四至」,從而大大提高了地圖的科學性。可惜南宋戰亂頻發,此圖竟毀於戰火之中,成為千古遺憾。 沈括還有一大創造,就是用「飛鳥圖」繪製《大宋天下郡守地圖》,使得北宋的地圖越來越精確。

在宋代,由於測繪技術的侷限,繪製地圖用的是循路步之法,由於道路彎彎曲曲,山川高低錯落,用步行資料繪製的地圖與實況有很大的誤差。沈括採用「飛鳥圖」 也就是「取鳥飛之數」,用的是飛鳥直達的距離,類似航空拍攝,使得地圖的精確度大為提高。沈括的地理學說與《大宋天下郡守地圖》,在宋遼邊界談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實地測量的基礎上,他製作了幾種型別不同的地圖模型,並附有詳細的說明書。他還繪製了當時全國的地圖20幅,彙輯成集,稱《天下州縣圖》,其比例為「以二寸折百里」。同時,沈括視察河北邊防的時候,曾經把所考察的山川、道路和地形,在木板上製成立體地理模型。

這個做法很快便被推廣到邊疆各州。

科學家能成為政治家麼?當科學家好還是政治家好

科學家的範疇很廣,但是他和 政治家其實是完全不搭的,為什麼會說科學受限於政治呢?科學家其實不一定有什麼出名的著作,或者驚人的發現,就是默默堅持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知道有一天證明出來他是對或者是錯,而政治家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和利益打交道,談論著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在這些複雜關係處找到並抓住對自己政治理...

中國的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文學家有哪些

政治家 孫中山 教育家孔子 嚴復 孟子 張伯苓 老子 蔡元培 朱熹.科學家李四光 地質學家 錢學森 航天科學家 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 李政道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祖沖之 古代數學家 文學家冰心 魯迅 李政道 梁啟超 宋濂 李遠 王小波 馮夢龍 楊振寧 政治家 孫中山 孔子 嚴復 孟子 張伯苓 老子...

此人為北宋科學家,不過私底下卻是這樣的,沈括有什麼不一樣的一

現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實力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國的歷史上,除了清朝的時候,國際地位低下。在其他的時候國際地位比較高。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時期,我國的綜合實力比西方的還要強。第乙個時期是唐朝,另乙個時期則是宋朝。宋朝也是我國科技發展的乙個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湧現出來很多對我國有重要作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