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史簡答題為什麼說《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藝術成熟

2021-03-19 06:53:13 字數 5822 閱讀 1946

1樓:美妝護膚

首先,莎士比亞塑造了哈姆雷特王子這樣乙個具有典型性格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嫉惡如仇又生性軟弱,他一心報復卻無法戰勝自己的性格。他懦弱不堅定的個性是造成他悲劇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莎士比亞在作品中表達了自己強烈的反對封建勢力的思想。他表明,莎士比亞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已經很成熟了。還有就是莎士比亞語言的天賦在《哈姆雷特》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外國文學史,論述題,為什麼說《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英國社會的政治現實,更重要的是通過哈姆特這一形象反是非曲直了當時先進分子的人文主義主張。《哈姆雷特》也就是因此而成為了「魅力永存」的文學珍品。同時也代表著莎士比亞的最高戲劇成就,也就奠定了成為其代表做的地位。

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正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運動使先進於封建**思想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當時的英國由於「王位繼承權」問題政治鬥爭非常尖銳,人們的進步思想和社會的腐朽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

悲劇《哈姆雷特》寫於2023年,描寫的是古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為父報仇的故事。悲劇《哈姆雷特》正是在這種大的社會背景下,以古丹麥國的政治鬥爭暗示英國社會現實的。作者最後以極其悲慘的結局――主要公哈姆雷特之死,終於實現了復仇目的。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3樓:匿名使用者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2023年創作的劇作。故事出自丹麥12世紀的歷史。經過莎士比亞的戲劇改變,成為了不朽的巨著。

首先,莎士比亞塑造了哈姆雷特王子這樣乙個具有典型性格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嫉惡如仇又生性軟弱,他一心報復卻無法戰勝自己的性格。他懦弱不堅定的個性是造成他悲劇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莎士比亞在作品中表達了自己強烈的反對封建勢力的思想。他表明,莎士比亞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已經很成熟了。還有就是莎士比亞語言的天賦在《哈姆雷特》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莎士比亞生活在封建制度開始瓦解,新興資產階級開始上公升的大轉折時期。當時中世紀以宗教神學為代表的蒙昧主義思想走向沒落,資產階級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世界觀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義在社會文化思潮中開始佔據統治地位。莎士比亞則以他的劇作,大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殘酷黑暗及對人性的禁錮,強烈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希望建立新型的社會關係和倫理思想的要求,為人文主義在英國和歐洲的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莎士比亞的許多劇作都遺失了,流傳下來的只有三十七個,研究者將他的創作按思想和藝術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

1.歷史劇和喜劇時期:(1590—1600)

在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創作了九部歷史劇。在這些劇本中除了《約翰王》(1589)描寫的是13世紀封建王朝內部的爭鬥外,其他的劇作則構成了兩個內容銜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1590—1591)與《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與《亨利五世》(1599)。

2.悲劇時期 (1601—1608)

這一時期,是莎士比亞思想與藝術成熟與深化的階段。時值伊莉莎白女王統治末期,王權與資產階級關係開始緊張,宮廷貴族生活日趨腐朽。莎士比亞已看清理想與現實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但他把這些歸結為善與惡的道德衝突,他反對暴力,強調理性的作用,創作了一批輝煌而又抑鬱憤怒的悲劇劇作,揭露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已開始出現的社會罪惡與資產階級的利已主義,表現了人文主義美好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

劇中的浪漫主義光輝越來越弱,現實主義描寫日益突出。其悲劇的主要內容是人與社會、人與人、人的內心深處的衝突,被稱做「性格悲劇」和「社會悲劇」的典範。  《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亞最重要的作品,這部悲劇就其表現的社會內容和哲學內涵來說都是最豐富的。

它以精湛的藝術形式,博大的思想內容表現出主人公人文主義理想的幻滅,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探索。早在12世紀就流傳著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英法兩國的劇作家都據其情節寫過中世紀的血親復仇為中心的劇本。2023年,莎士比亞將其改編成一部深刻反映時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衝突的傑出悲劇,使這一復仇故事有了廣泛的社會意義。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精心塑造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對人自身、對人類的明天滿懷熱愛和信心,在他看來人是「了不得的傑作」,具有「高貴的理性」、「偉大的力量」,有著無比的智慧型,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人文主義教育使他胸懷遠大抱負,但突破其來的巨變,使他遭受了那樣多的不增,他無憂無慮、明朗爽快的性格發生了變化。父死母嫁,奸邪當道,國內一片烏煙瘴氣。

他渴望用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改造社會,卻又覺重任難當,難以施為。躊躇難決之下,他苦思焦慮,性格一變而為憂慮沉悶,更因復仇的證據不足,一時也找不復仇的時機,無法貿然行動,這使得他優柔寡斷,拖延遲疑, 戲中大段沉痛的、強烈自責的獨白, 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過了一次次行動的機會,實際上這正是敵我力量懸殊,人文主義理想難以實現的悲劇性反映。

為什麼說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的里程碑?

4樓:匿名使用者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2023年創作的劇作。故事出自丹麥12世紀的歷史。經過莎士比亞的戲劇改變,成為了不朽的巨著。

首先,莎士比亞塑造了哈姆雷特王子這樣乙個具有典型性格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嫉惡如仇又生性軟弱,他一心報復卻無法戰勝自己的性格。他懦弱不堅定的個性是造成他悲劇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莎士比亞在作品中表達了自己強烈的反對封建勢力的思想。他表明,莎士比亞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已經很成熟了。還有就是莎士比亞語言的天賦在《哈姆雷特》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哈姆雷特經典台詞及賞析

5樓:百度使用者

哈姆雷特一直在裝瘋裝傻來蒙蔽叔父讓他放掉戒心,同時他的瘋話無時無刻不在尖銳地諷刺著、批判著、指責著,他的瘋話往往能點出社會缺失的地方。 王后:哈姆雷特,你把你父親大大得罪了 (你把現在的父王給得罪了,惹他不高興了) 哈姆雷特:

母親,你把我父親大大的得罪了(母親的改嫁把我真正的父親給得罪了,是對不起先王的)。 王后:好了,好了,你的回答真是瞎扯 (就是簡單的沒有其他含義的指責) 哈姆雷特:

得了得了,你的問話別有居心 (母親是受叔父的旨意來探我的話的吧) 王后:怎麼了,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什麼又怎麼了 王后:

你忘了是我_ 哈姆雷特:我沒有忘,沒有!你是皇后,你丈夫弟弟的妻子。

我真但願你不是我的母親。 (你丈夫弟弟的妻子就是很嚴厲很諷刺地指責母親,希望做了這對不起先王事情的人不是自己的母親,他甚至以母親為羞) 王后:好,我去叫會說話的跟你說 (誰是會說話的?

我不太懂..) 哈姆雷特:來來,你坐下來,你不許動。

我要在你面前豎一面鏡子叫你看一看你的內心的最深處。 (表面拿麵鏡子照亮母親內心,實質是想讓母親在鏡子面前看到最真實的自己,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對得起「美德」王后,接著就下面的文章跟母親攤牌)

麻煩採納,謝謝!

《哈姆雷特》這部作品的賞析評價?

6樓:day楊小梅

《哈姆雷特》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自己的母親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的故事。在《哈姆雷特》一劇中,哈姆雷特對命運的態度幾經變化,甚至看似前後矛盾。哈姆雷特起初認為,命運變幻無常,既不揚善,也不懲惡,反給高貴之人帶來災禍。

他像馬基雅維利那樣,咒罵命運為「娼妓」,並在一次獨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運的暴虐」。但在經歷一次「突變「之後,哈姆雷特轉而完全信靠天意。鑑於哈姆雷特最初對命運的強烈不滿和憤怒,這種突變不能不讓人感到驚奇。

7樓:熱心網友

哈姆雷特這部作品寫的非常好,是乙個很有人物特點的作品

如何評價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8樓:漫閱科技

莎士比亞的這個故事,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識,表現了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哈姆雷特這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的典型。這部戲劇也是莎士比亞的創作在藝術上成熟的標誌,以哈姆雷特為父復仇為主線,雷歐提斯和福丁布拉斯為父復仇為副線,三者相互聯絡又彼此襯托。另外,又把悲劇和喜劇因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混合」。

跪求 分析《哈姆雷特》的藝術成就

9樓:萬里長城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哈姆雷特》被譽為歐洲四大名著之一。從問世至今被多次改編成舞台劇、歌劇、影視等作品。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不僅僅在於作品最後的悲慘結局,同時還在於作品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對哈姆雷特命運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

而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後的結局,則是整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個人犧牲也是作品發展的最終結局。在某種程度上,悲劇不是不幸,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美。

10樓:寂寞魯冰花

1、哈姆萊特的形象特徵:哈姆萊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

象。a,有美好的理想,品格高尚,且多才多藝。哈姆萊特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薰陶,對於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與傳統的教會觀念不同的新看法。

對人、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愛情、友誼等有新的看法;b、憂鬱與精神危機,行為上的遲疑與延宕是現實與理想發生衝突時的表現。父死、母嫁,友誼、愛情的破滅,現實與他的人文主義理想相悖,思想危機的階段也是思考與探索的階段,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復仇的事,還有人的價值、實現理想的道路等,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是對生命意義的思索「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乙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是乙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這也是理解哈姆萊特全部行動的關鍵。包括遲疑與延宕的原因。為父復仇與重整乾坤相結合。

在復仇上,他有行動且有乙個偉大的目標,但在這個偉大的目標前,他想行動但不知如何行動。

2、哈姆萊特的悲劇根源:一方面,反動勢力強大。哈姆萊特是封建社會內部出現的少數先進人物的代表,他與克為首的宮廷集團的鬥爭,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先進人物(少數)為實現美好理想與社會惡勢力(強大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社會罪惡與封建勢力交織)所進行的鬥爭。

另一方面,哈姆萊特所代表的人文主義思想本身具有的侷限性。(1)人文主義所追求的個性解放、個性自由。哈姆萊特面臨理想與現實矛盾時的精神痛苦的內容較複雜,一方面為現實中的罪惡與理想不能實現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為個人所遭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個人在精神上的打擊而痛心;(2)思想侷限更表現在脫離群眾、孤軍奮戰。

最後,哈姆萊特身上還存在善於思考不善於行動的性格弱點及不少舊思想的負擔。

總之,哈姆萊特是西歐早期資產階級文學中乙個比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作品既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矛盾,又歌頌了人文主義的理想人物。

《哈姆萊特》的藝術特色。

《哈姆萊特》的藝術特色:

(1)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哈姆萊特》雖是乙個宮廷復仇故事,但所涉及的生活內容卻遠遠突破了宮內的限制。(2)情節波瀾起伏,曲折動人,其間的起伏變化不是外加的,而是哈姆萊特與克勞炙斯的性格衝突所決定的。

在曲折複雜的戲劇衝突中人物有充分的機會來表現自己的性格。打破了古代戲劇的框框,在乙個劇本中把悲劇因素和喜劇結合在一起,加強了情節的生動性,使「崇高和卑賤、恐怖和滑稽、豪邁和詼諧離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3)人物的個性化。為了塑造好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亞一是把人物放在內外兩重的矛盾衝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與客觀環境的衝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內容衝突。二是善於在對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三是充分發揮獨白的作用,通過獨白,有力地提示了哈姆萊特的內心活動和他思想性格發展的過程。

(4)語言豐富多彩。一是語言的高度形象化,特別善於運用比喻和隱喻。二是語言的個性化,人物的語言符合其身份地位及其所處的情境。

如哈姆萊特的語言有時富於哲理,有時則是充滿市井俚語,因場合、心境不同而不同。

怎樣學好外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怎麼學習呢,有什麼方法

歷史學習就是記憶和事例分析,其實分析題呢也是建立在記憶之上。所以關鍵在於記憶。所以提高歷史成績,就是要記住課本的主要內容,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 經濟特徵 民族關係 對外交往 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

關於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的學習問題

其實也不難,1,用時間來劃分,每個朝代列出來 2,每個朝代的某一時期,盛行 什麼,列出來。外國的可以以國家分類,以文學型別分類。一順下來,你就會得心應手。這裡把書讀薄的方法。有了這個框架就可以讀厚他了。就如你的身上的每乙個器官,管理的是什麼功能,你還會亂嗎?方法也很實在,不知道你會不會思維導圖,會的...

現當代文學史名字解釋和簡答題求答案

額.公尺看明白你的意思 寫的素什麼哇.蒙 現當代文學練習題只做簡答題和論述題就行 1.第一首詩歌詩人借蝴蝶這個意向象徵文化先行者孤單 可憐不無自況之意。第二首詩裡的鴿子象徵新文化運動同道們自 豪和得意。2.知人論世 言外求意 比較鑑別 品嚐韻味3 試分析 天狗 這個形象。答 積極 進取 是乙個向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