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介紹其起源和意義,拜年有什麼意義?

2021-03-19 00:28:42 字數 3186 閱讀 7699

1樓:一余昊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柴萼的《梵天廬叢錄》解釋說:「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2樓:大聖與小聖

為了拜年唄?????

拜年有什麼意義?

3樓:虎海超植孟

拜年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釘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堡餐後揚長而趣,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護相祝賀。

拜年的歷史發展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

「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

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

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只,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

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

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現代多行團拜,歲末郵寄賀年片和賀年信。拜年的形式一是拜家裡長輩。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二是走親戚。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可以逗留吃飯、玩耍。三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

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四是感謝性的拜訪。

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五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

"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中國新年的來歷和意義

4樓:耿雅鳳

一、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其中有兩種說法流傳較廣。

1、一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

「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

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

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里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開啟,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

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早晨,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另有一說,「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臘祭)。

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可以認為是「年」的雛形。但「年」的名稱出現卻較晚,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在歷史上的不同朝代,年的時間不一樣。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歷,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

年的時間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漢武帝繼位(前140—前87年),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司馬遷建議創立了太初歷,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

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曆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訂的,但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的年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襲下來。

二、春節的傳統意義

據史料記載,我國的春節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與遠古時期的先人們從事的農業祭祀活動密切相關。

「年」是個時間概念,它的產生與農業、曆法直接相關,是古人對農作物生長週期和季節變化的一種總結。

春節是民間最大最隆重的節日,各種習俗活動豐富多彩。從傳統年節風俗活動來看,春節的意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拜祭祖先」,包括拜天地及祖宗、還有家人親友間的拜年活動,主要表達人們對天地養育之恩的謝意,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對鄉親鄰里的祝賀,是中華民族重視倫理人情的體現,也是宗法觀念在人們心理上的反映。

二是「進酒降神」,如放爆竹、貼春聯、喝椒柏酒、跳灶神之類。

女生莫名其妙的就說要給我介紹女朋友,什麼意思,我問他是什麼人

一般情況下,是看上了你,可是怕你不接受,防備心比較強,就委婉的說介紹同事給你認識。我以前就碰到過,可惜錯過了,這就是曾經不懂,懂了不再是曾經。如果你對她有好感,大膽追吧,年輕別留遺憾 對,這女孩看上你了。乙個女生突然說要給我介紹女朋友,她什麼目的?你是不是喜歡那個給你介紹女友的,那個女的 真的覺得你...

法律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義

1 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2 預防作用 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

人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人生活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通俗易懂的說,如果不工作,我們就沒有錢,在沒有錢的前提下,你拿什麼生活,如果連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維持的話,那麼這個問題就沒有意義 人最本質的是動物,因此目標是活完自己的一生。因此就需要工作來獲得生存下去的生活資料,比如吃 穿 用。這是工作的基本目的。人又是社會動物,需要在社會上立足,因此產生了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