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月份稱謂例如陰曆每月最後一天為晦

2021-03-17 18:00:45 字數 5672 閱讀 9117

1樓:寶尋雲

離開了地政治協商會議 ,上弦月一定還有,只是恐怕不在我們中國農曆的每月初

七、初八了.

望:農曆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執行到月亮和太陽之間.這天太陽從西方落下去的時候,月亮正好從東方公升上來,地球上看見圓形的月亮,這種月相叫望,這時的月亮叫望月—農曆每月的時間長度,即是由月亮連續兩次呈同樣的月所經歷的時間,稱朔望.

乙個朔望月等於29天12小時48分2.8秒.陰曆乙個月的天數為29天或30天,就是根據朔望月制定的.

下弦:農曆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太陽跟地球的連線和地球跟月亮的連線成直角時,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d型.

詞典裡沒有解釋月相分類的起源,我想一定會很久遠.這裡我不去讚佩古聖先哲對於天文曆法的精到研究,而是羨慕他們有濃厚的興趣和足夠的時間去關注種種他們所不了解的自然現象,比如月公升日落,陰晴圓缺……月相分類與朔望月的時間確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透過自然關注的人文關懷.而現代的人還有多少靜心觀月的情懷?

我們忙於建樹作為、忙於生產營銷、忙於聯絡應酬、忙於消遣娛樂……總之是忙,還有多少時間仰天俯地,懷古思來?由此變得緊張生澀,焦躁不安者日眾,身心康健者日少.千百年來我們譏笑那個「憂天」的「杞人」.

現在真正可憂可笑的恐怕是那些完全不懂「杞人」情懷的人.前些天看到《人民**》刊載宋健先生一篇題為《科學探索無竟時》的文章.他說「儘管人類已積累了浩翰的有關自

古代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又稱為什麼?

2樓:歿隱芳蹤

晦日。晦日是指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視。

3樓:匿名使用者

最後一天稱為」晦」 ,又叫晦日,

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月盡也版.

朔是初一,望是十權五

這些都是古代天文曆法裡面的用詞.

朔——弦(上弦,每月初七或初八)——望——弦(下弦,每月二十二或者二十三)——晦

這些都反應了太陽,月亮,地球對映的關係.

《鶡冠子·天則》:「弦望晦朔,終始相巡。」 陸佃曰:

「月盈虧而成弦望。」 《論衡·四諱》:「月之晦也,日月合宿,紀為一月,猶八日,[日]月中分謂之弦;十五日,日月相望謂之望;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

」「弦望晦朔」具體所指日期,前人解之已甚詳!

4樓:匿名使用者

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後一天叫做晦

5樓:匿名使用者

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後一天叫做晦 ;

晦日是指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視。

6樓:匿名使用者

晦 陰曆每月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稱"晦"

7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化工粘合劑都是有害的!有的是低毒是在允許的範圍內!所以可以忽略不計的!

8樓:古城牆的落雪

古代每月的第一日叫朔 最後一日叫晦 每月十五日望

中國古代把農曆每月十五叫「望」,每月最後一天叫啥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叫「晦」。陰曆每月最後的一天可以叫晦日。《說文解字》裡曾記道:

晦,月盡也。《論衡·四諱》也曾記載: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

《釋名》晦,灰也。火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

《注》晦,月終。

10樓:穆子澈想我

每月最後一天叫晦.

晦,huì,有農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夜晚等意思。

擴充套件資料:

晦詳細釋義

名詞性(1) 形聲。字從日,從每,每亦聲。本義: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晦,月盡也。——《說文》又如:晦望(農曆每月末一日與十五日);晦景(晦日,晦節);晦日(陰曆每月最後的一天)

(2) 夜;晚

晦淫惑疾。——《左傳·昭公元年》。注:「夜也。」

形容詞性

(1) 昏暗

晦而休。——《國語·魯語》。注:「冥也。」又如:晦冥(昏暗);晦蒙(昏暗);晦盲(昏暗不明);晦芒(昏暗)

(2) 義理深微;隱晦;含蓄

志而晦。——《左傳·成公十四年》又如:晦伏(隱晦不顯);晦昧(隱晦不明);晦窒(晦澀不通);晦塞(晦澀不暢)

(3) 草木凋零

寂歷百草晦。——江淹《詩》。注:「凡草木華實榮茂謂之明,枝葉凋傷謂之晦。」又如:晦在(凋零將盡,健在的已經很少了)

(4)壞運氣倒霉如:晦氣星(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晦氣色(難看的、呈青黃色的臉色)

卻把別人來晦氣。——《蕩寇志》

動詞性掩蔽;隱秘如:晦跡(隱居)。

農曆,又稱夏曆、漢歷、華歷,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主要曆法規則經歷多個朝代逐漸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續至今。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

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乙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由計算決定。

11樓:愛佳佳的恐龍

中國古代把農曆每月十五叫「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1

五筆86:jtxu

五筆98:jtxy

倉頡:aowy

鄭碼:kmzy

筆順編號:25113 155414

四角號碼:6805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666

擴充套件資料:

詳細釋義

名詞性(1) 形聲。字從日,從每,每亦聲。本義: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晦,月盡也。——《說文》

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論衡·四諱》

陳不違晦。——《左傳·成公十七年》

朝菌不知晦朔。——《莊子·逍遙遊》

不知晦朔。——[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戊申晦。——清· 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晦望(農曆每月末一日與十五日);晦景(晦日,晦節);晦日(陰曆每月最後的一天)

(2) 夜;晚

晦淫惑疾。——《左傳·昭公元年》。注:「夜也。」

又如:晦明(從黑夜到天明。即晝夜);晦曉(夜晚與天明);晦魄(夜月);風雨如晦

形容詞性

(1) 昏暗

晦而休。——《國語·魯語》。注:「冥也。」

是時雷電晦冥。——《漢書·高帝紀》

幽晦以多雨。——《楚辭·屈原·涉江》

道途顯晦。——唐· 李朝威《柳毅傳》

晦明變化。——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晦冥(昏暗);晦蒙(昏暗);晦盲(昏暗不明);晦芒(昏暗)

(2) 義理深微;隱晦;含蓄

志而晦。——《左傳·成公十四年》

又如:晦伏(隱晦不顯);晦昧(隱晦不明);晦窒(晦澀不通);晦塞(晦澀不暢)

(3) 草木凋零

寂歷百草晦。——江淹《詩》。注:「凡草木華實榮茂謂之明,枝葉凋傷謂之晦。」

又如:晦在(凋零將盡,健在的已經很少了)

(4)壞運氣倒霉

如:晦氣星(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晦氣色(難看的、呈青黃色的臉色)

卻把別人來晦氣。——《蕩寇志》

12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的乙個月分為朔、望、念三個時段∶初一到初十為」朔」,十一至二十日為」望」,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小月至二十九日)為」念」。如乙個月的初七稱為」朔七日」,十六日稱為」望六日」,二十四稱為」念四日。在我國,周代初期曾把乙個朔望月(即農曆月)分為四等,並分別命名為初吉(初二至初八)、既生霸(初九至十五)、既望(十六至二十二),既死霸(二十三至初一)。

13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每月第一天(朔) 最後一天(晦)十五(望) 十六(既望)

14樓:匿名使用者

「望」的後一日叫「即望」

晦是指農曆每月的哪一天?

15樓:匿名使用者

晦是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正月晦日作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視,寄託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古人把每月的最後一天叫做晦日。這一天,人們要到野外遊玩、宴飲,故寫晦日宴遊的詩很多,而且尤以寫正月晦日的居多,且往往表現出冬末春初特有的景色和心情。

如盛唐名臣張說的《晦日》詩云:「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道傍花欲合,枝上鳥猶稀。共憶浮名晚,無人不醉歸。寄書題此日,雁過洛陽飛。」著一「淺」字,早春氣象躍然紙上。

而唐肅宗時嚴維的《晦日宴遊》則是這樣寫的:「晦日湔裾俗,春樓致酒時。出山還已醉,謝客舊能詩。溪柳薰晴淺,岩花待閏遲。為邦久無事,比屋日熙熙。」

16樓:匿名使用者

陰曆每月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稱"晦"

每季度的三個月常按孟、仲、季的順序來稱

17樓:吳拯宇

月末的最後一天叫「晦」。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沒有月亮的日子,初

一、初二

望、既望、晦、朔,分別指陰曆的哪一天

19樓:一弦一柱

望是指陰曆每月十五,既望是指小月農曆十六日,大月農曆十七日,朔指每月農曆初一,晦是指農曆每月的末一天。

在古籍文獻中,對乙個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還有特定的名稱。如每月第一日叫「朔」,二日為「既朔」、「死魄」或「旁死魄」,三日為「哉生明」或「朏」;

八日為「恆」或「上弦」,十四日「即望」,十五日「望」,十六日「既望」或「生魄」、「哉生魄」,十七日「既生魄」,廿

二、廿三日「下弦」,最後一天為「晦」或「即朔」。

20樓:名稱未設定誒

「望」:陰曆十五日,「既望」:陰曆十六日

「朔日」:陰曆每月的初一,「晦日」: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在陰陽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後必定為望月(滿月)。因此在農曆中將十五日稱為「望日」。

望月(滿月)經常成為鑑賞的物件,自古就有賞月活動。特別是秋季的望月(滿月)非常美麗,農曆八月十五日稱為「中秋節」,中國、日本、南韓等地都有特別的賞月活動。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擴充套件資料

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曆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曆月的一種曆法。在曆法發展衍變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用於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形成了農曆(漢歷)。

雖然,陰曆、農曆都俗稱古曆、漢歷、夏曆、舊曆,不過陰曆和農曆(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夏曆(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執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

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餘,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乙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21樓:夢囈的魚

陰曆每月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稱"晦"

求古詩文言中的特定稱謂

1 親友間特定稱謂 父母同稱高堂 椿萱 雙親 膝下。父母單稱家父 家嚴 家母 家慈。父去世稱 先父 先嚴 先考。母去世稱 先母 先慈 先妣。兄弟姐妹稱家兄 家姐 舍弟 舍妹。兄弟代稱昆仲 手足。夫妻稱伉儷 配偶 伴侶。同輩去世稱 亡兄 亡弟 亡妹 亡妻。別人父母稱 令尊 令堂。別人兄妹稱 令兄 令妹...

在古詩詞中許多詩人善於引用典故試舉兩例

文以立仁 詩詞用典,指詩人引用過去有關人 地 事 物等史實,或有來歷有出處的詞語 佳句,來表達詩人的某種願望或情感,而增加詞句之形象 含蓄與典雅,或意境的內涵與深度。試舉兩例 1 杜牧的 泊秦準 煙籠塞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後庭花 詩中的 後庭花 是歌曲名,典出南朝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