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是怎麼描寫羅敷的美貌

2021-03-17 02:29:55 字數 1205 閱讀 2409

1樓:空丶夢痕

正面: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側面: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正面描寫——避實就虛   運用正面描寫刻畫人物的外貌一般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的容貌、姿態、神情、服飾的特點加以具體的描摹,給讀者以直接、真實、具體的感受。而《陌上桑》中對羅敷外貌的正面刻畫獨運匠心,用生產器具的精美和衣著裝飾的華麗來映襯羅敷的美貌:「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羅敷就這樣閃亮登場了:她提著乙隻精美的桑籃,籃子的絡繩用青絲編成,提把是用有香味的桂樹枝作就。

她頭上梳的是斜倚一側、似墮非墮的「倭墮髻」(東漢後期婦女流行的一種時髦髮式),耳朵上掛著晶瑩閃亮、價值連城的明月珠;下身圍一條杏黃色綺羅裙,上身穿一件紫紅綾子短襖。一切都是珍貴的、鮮豔的、明麗的、動人的。那麼,羅敷的眉目、身體將會是如何的完美?

每個讀者都在期盼著。 但是,文章對羅敷外貌的正面描寫就此打住。至於主人公羅敷長的是清純俏麗的瓜子臉,還是甜美可愛的蘋果臉?

文中未說;是嬌媚含嗔的杏眼柳葉眉,還是顧盼流轉的大眼臥蠶眉?你不清,我也不明;是薄薄精緻的櫻桃小口,還是厚厚豐滿的惑人大嘴?你在想,我也在猜;是漢代趙飛燕身輕能作掌上舞的「掌上身」,還是唐朝楊玉環「肌理細膩骨肉勻」的貴妃之體?

你在翹首以盼,我也是望眼欲穿……真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美若天仙的羅敷。——這樣避實就虛的對羅敷外貌的正面刻畫藝術,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文化素養的人對羅敷完美外貌形象的期盼,堪稱一絕。這種運用正面描寫卻又避實就虛地去刻畫人物外貌的例子不勝列舉。

如辛延年的《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孔雀東南飛》中: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 。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這種寫法對後人的創作可說有秉燭照路之功。

2樓:南郭

通過他人在見過羅敷容顏之後的各種反應來襯托羅敷的美貌

3樓:匿名使用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陌上桑》中側面襯托羅敷貌美的詩句是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寫羅敷的美麗一是為了塑造乙個鮮明 突出 動人的人物形象,二是與下文使君形成對比。寫羅敷的美麗採用的主要是側面描寫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襯,有美麗服飾的描繪,有行者...

陌上桑的作者是誰

陌上桑 是bai漢代的一首樂府詩,du最早見zhi於南朝沈約編撰的dao 宋書 樂志 內題為 豔歌羅敷容行 南朝徐陵編輯的 玉臺新詠 也收載了該詩,題為 日出東南隅行 趙宋時的郭茂倩編輯 樂府詩集 將該詩收入 相和歌辭 曹操也曾寫過 陌上桑 但其內容與漢樂府的並不相同。另外,近代胡蘭成寫過一篇文章 ...

吉他,押尾桑黃昏中的拍弦,是怎麼拍?用大魚際,還是整個手想爪子那樣拍

前面說的不對,黃昏這首歌的節奏很有特點,拍弦時譜子上一般標記在2,3弦上有xx,這時你用中指和無名指的指尖磕在弦上發出聲音,動作要輕巧,然後接著下一個音正好用這兩根手指彈響並提起來,如果是3,4弦上的xx就用食指和中指彈,要求一樣。還有這首歌的低音很有特點,一定要彈連續,雖然總體難度不算太大,但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