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稱的三生指那些道教的基本禮儀是什麼?

2021-03-09 05:59:54 字數 6470 閱讀 3425

1樓:哈gs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二

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生一,一是太極;一生二,二是陰陽;二生三,三是陰陽配合;三生萬物,萬物是萬事萬物。

道家思想並非是後世誤解的「消極無為」,而是更巨集觀、更客觀的世界觀、人生觀。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即是規律產生(效法)於事物自身的發展趨勢(需求)。不要主觀的態度去看待,因為越在意越適得其反。

道家的文化冷靜而客觀。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的人死無其所。

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這一章的前半部分講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這裡老子說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創生萬物的過程。這是繼四十章之後,又一段關於「道」的基本原理的重要論述。

宇宙萬物的總根源是「混而為一」的「道」,對於千姿百態的萬物而言,「道」是獨一無二的。另一段話是警誡王公要以踐為本、以下為基的。對後一段內容,有的學者認為這一段文字與上一段講的原理關聯不上,疑為三十九章文字錯移本章。

另一種說法是兩段前後雖然不相密切關聯,但意義仍相近。這是講矛盾的雙方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事物相反相成,雙方並非不變,而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所以,這一章再次表達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

2樓:匿名使用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的創世理論

常用的道教術語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善信您慈悲了,關於您所謂的道教術語上面網友大概的都提到一些,確實是出自歷代聖真的經典著作。除了上面的**外 五部經,,早晚課,北斗經,三官經,黃庭經,都可以去看看,現在下面列出一些術語願天地常生善人,願善人常存善心,

願善人常行善事,願善人廣布善法。(001)四 言:

道法自然 (002) 修道養德 (003) 上善若水(004)道尊德貴 (005) 清靜無為 (006) 清心寡欲(007)守靜去欲 (008) 至真之道 (009) 紫氣東來(010)去偽存真 (011) 虛懷若谷 (012) 無為和靜(013)隨遇而安 (014) 貴和守中 (015) 至誠感天(016)奉道行事 (017) 心神寧靜 (018) 仙道貴生(019)孝忠誠信 (020) 樂善好施 (021) 濟世利人(022)為善最樂 (023) 心曠神怡 (024) 事在人為(025)和光同塵 (026) 廣種福田 (027) 有容乃大(028)立觀度人 (029) 寵辱若驚 (030) 延年益壽(031)目擊道存 (032) 收心煉性 (033) 斷欲忘情(034)寧靜致遠 (035) 誠之為貴 (036) 天道酬勤(037)識心見性 (038) 正心誠意 (039) 正心修身八 言:

全神煉氣, 出家修真;(040) 真性不亂, 萬緣不掛;(041)澄心定意, 抱元守一;(042) 濟貧拔苦, 先人後己;(043)齊同慈愛, 異骨成親;(044) 天人合一, 心神相通;(045)弘道立德, 教化信眾;(046) 淨化心靈, 豐富文化;(047)知足者富, 知足者樂;(048) 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049)行善抑惡, 積德成仙;(050) 志不可滿, 樂不可極;(051)天道貴生, 濟物度人;(052) 長生之本, 性善為基;(053)忠孝仁義, 誠信不欺;(054) 待人從善,遇事隨緣;(055)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056) 先修人道,再修仙道;(057)得之不拒, 失之不爭;(058) 法由聖顯, 道寄人弘;(059)仙道貴生, 無量度人;(060) 少私寡欲, 恭謙無爭;(061)弱之勝強, 柔之勝剛;(062)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063)心神合一, 天人感應;(064) 以靜制動, 以弱勝強;(065)知足常樂, 能忍自安;(066) 事來則應, 事去則止;(067)福在積善, 禍在積惡;(068) 青牛西去, 紫氣東來;(069)垂世不朽, 道範長存;(070) 真性不亂, 萬緣不掛;(071)澄心定意, 抱元守一;(072) 濟貧拔苦, 先人後己;(073)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074) 玄門奧妙, 道教精微;(075)人心淨盡, 道心自現。(076) 積德行善, 可以延年。(077)居功自傲, 災禍難逃。

(078)

4樓:5純鈞湛盧

1·一炁 :一炁,也叫先天一炁,或元始祖炁。是指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的原始之炁,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素質。

張伯端稱其由「道」衍生而來,文曰:「道本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光。」見張伯端《悟真篇》。

宋翁葆光注曰:「道本虛,而乃有形之炁,炁本實,而乃無形之形,有無相制,而一生焉。故易曰: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兩情交媾,萬物化成。至人探斯之賾而知源,顛倒陶熔,逆施造化,賊天地之母氣以為丹,盜陰陽之精炁以為火,煉形返歸於一炁,煉炁復歸於虛無,故得身與道合。」這就說明人在出生時,此炁即由天地之間降入人身。

人若要求得長生,就必須修煉此炁,使之永保不失,返還於虛無,使人身與道合體。

2·一中 :一中,指道。《性命圭旨·元集·大道說》解釋曰:

「惟此本體,以其虛空無朕,強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強名曰一。言而中即一之藏也,一即中之用也。故天得此而天天,地得此而地地,人得此而人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於此也。

」不難看出這與《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有一定的相似,同說乙個不知其名且偉大的道。

3·一陽 :一陽,指一陽初動。元王惟一《道法心傳·一陽下手》曰:

「下手工夫在一陽,一陽初動合玄黃;先天一炁從中得,煉就金丹是藥王。」就是說修煉者的入手功夫就在於一陽,經過收心入靜,調節身心,使體身產生新的生炁,此生炁為陽炁,稱為一陽。此生炁在體內執行一周,稱為一候。

從《周易》卦象來看,可為「震為雷」或「地雷復」。此中陽爻,即表示一陽初動之炁。

4·參考資料

5樓:匿名使用者

此為淨心神咒,「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型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6樓:匿名使用者

天道貴生,無量度人,福生無量天尊

道教的基本禮儀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

屬於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乙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8樓:5純鈞湛盧

1·道教宮觀禮儀:

道教宮觀的道士必須住廟,要求宮觀內保持良好道儀風範,不得混同於俗。道士與道士之間一般稱道友、道長等,對年老道士一般稱某爺。道人宿舍中須清潔素雅,不得華飾,但要整齊,道人不得裸身而臥,不得在臥室內葷酒、神侃。

2·道教穿戴禮儀:

服飾是道教宗教形態上的乙個突出標誌,人們可以從服飾上清楚地辨認出道教徒。道士在廟都必須頭上戴巾,身穿便服、白襪、布鞋。道人服飾,古有「羽服」、「羽衣」之稱。

道教服飾最早的統一定製是從南朝劉宋時的陸修靜開始的。

3·道教迎接禮儀:

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時,須行拱手禮或作揖禮。拱手禮即抱拳拱手。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說:

「無量觀」或「善哉、善哉」,也可說:「道祖慈悲」。「無量觀」有與人祝福無限之意。

與人相見,一手持物時,則伸出一手,食指內屈為禮(為一氣化三清之意)。

4·道教言語禮儀:

進入法堂以及上宴席,不應高聲言語,也不應大聲咳嗽。不得多言,不得與師輩爭話,不言人過失。不說俗人家務。

不言為媒保事。不與婦人低聲密語。質疑詢道當禮拜致敬。

如問家常事,不必禮拜。不與人說符咒幻術及一切旁門小術。道教稱以上這些為「淨口」。

5·道教科齋禮儀:

齋醮是道士日常生活中必修之課。齋醮的禮儀很複雜,如敬香、禮叩、做道場等。敬香時,還應上供敬神。

上供有香、茶(水)、燈、花、果等。道人把供品雙手端到供桌前,雙手高舉供品與額相齊,躬身一禮,然後放到供桌上。供品排列順序是從內到外,茶、果、飯(公尺製品)、菜(青菜、乾菜)、饅頭(麵製品),還可以酌水獻花以表道心。

6·參考資料

9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是人類歷史上一種古老而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也是一種人生的終極關懷,

它包括基本的宗教觀念、信教者的宗教體驗、程式化的宗教祭儀活動、宗教組織及制度等基本內容。從宗教觀念方面說,又有宗教的創世說、靈魂觀、生死觀、神靈觀、神性觀、倫理觀念、宗教理想、勸善說等內容;從宗教體驗方面講,包括宗教情感、基本的宗教體驗及獲得這些體驗的方式;從宗教活動方面看,包括祈禱、祭祀及基本宗教禮儀;從宗教組織及制度上說,又包括教階、教職、教規及各種戒律等。道教的教義、教理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它既具有世界上其它宗教的一般特徵,又包含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特點。由於歷史的原因,道教在形成過程中雜取廣收中國儒、道、釋等百家學說、民俗傳說中的宗教信仰成份和倫理觀念,並沒來得及進行統一的整理和消化,又沒有乙個統一的教主進行系統的創教活動,因之其中難免包括一些雜亂無章、粗糙淺陋的內容。例如它將佛教的劫運說、地獄輪迴說、多層天界說、民間五花八門的鬼神系統、儒家的倫理觀念、佛教清規戒律、民間巫鬼道祭祀和巫術、禁忌等,全部納入自己的教義中。

這些粗淺的宗教內容是在歷史上的佛道競爭中由流俗道士抄襲佛說濫造道經中引進的,然而由於它們承傳既久,融入道教傳統的教義、教理之中,沒有大智高道發動重大宗教革新則難以進行清理。儘管如此。道教的教義、教理仍然不乏順應時代精神的思想精華。

例如道教製造出超越民族和國家界限的最高神——元始天尊:它對等同於自然本性的泛神論的「道」的信仰。也足以和大乘佛教的「佛性」相媲美。

道教中行善助人、忍讓不爭、蔑視權貴、超脫世俗的價值觀念和熱愛和平、珍惜生命、回歸自然、清淨無為的思想至今仍有補正時弊和教化人心的社會意義。道教內丹學作為人生的一種行為模式,在現代社會中具有使人們發現自我、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意義。道教尊重人的自然本性,開發人體潛能,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反對人類社會異化,提倡慈、儉、忍、樸、愛、誠、信、義、真、清、虛、靜等美德,追求一種自由逍遙的人生藝術境界。

這些都是道教逐步革新為現代世界宗教的基礎。道教教義、教理最初出現在早期道書《太平經》中,漢末早期道教的道首就是根據《太平經》中周窮救貧、治病去災、剷除不平求太平的教理創教的。《太平經》的教義、教理雖較原始,但較為系統,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因之在開啟太平道、天師道的宗教革新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道教在教理上一開始就用道家黃老學說(包括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感應論)作支柱,它本身也是黃老之學的宗教化和方術化。魏晉時期,道教教義增添了儒家倫理的內容,忠臣、孝子、烈女、節婦等成了道士勸善的標本。同時,由於神仙道教的流行,修道成仙、長生久視的追求也和積德勸善、消災卻禍的追求一樣形成了道教不同層次的教義。

南北朝以後,教會式宮觀道教形成,道教經書對道教神靈、戒律、齋醮程式、道規等有了許多成文的規定,這標誌著道教教義走向成熟。著名高道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司馬承幀、杜光庭等人對道教教理闡述頗深。然而,由於道教沒有公認的宗教領袖統掌教權,而是在封建王朝政權的統治下由道官干預教務;更由於道教沒有像**教的《聖經》、伊斯蘭教的《古蘭經》那樣的神聖教典,而是由《道德經》等哲學著作充當宗教聖書,因之那些高道的教理著述並沒有在道教中被公認為權威的教義,而一些流俗道士反卻勇於託自神授造作道書,在道教中流傳,使許多雜亂的神靈體系、開天闢地說、因果報應、天堂地獄等宗教傳說湧進道教的教義、教理之中。

宋、遼、金元時期,全真道、正一道、真大道、淨明道、太一道等道派相繼由—些著名高道開創,它們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教理和教義。這些教義和教理具有時代精神,能打動人心,因而都曾經興盛一時。自明清以來,道教的教義、教理陳陳相因,正一道和全真道的道首多無大建樹,道教日見式微。

特別是近世以來,再無有大智高道發動道教革新或開創出全國規模的道派,道教中一些帶有封建宗法社會色彩的教義日見陳舊,缺少時代精神,給道教演變為現代的世界宗教增加了障礙。在道教史上。每逢道教革新和創立新道派的時期,道教的教義和教理都有相應的發展,而這種教義、教理的發展大多是走三教融合之路。

例如全真道的教義是以道家為宗,兼采儒、釋;淨明道與真大道等是采儒入道;近代香港、台灣及海外華人居住地區創立的新道派甚至有採擷**教或伊斯蘭教的教義融入道教的。看來,以道家為宗融匯其他異質宗教成份的精華,大概是道教演變為現代世界宗教的必由之路。道教的基本教義和教理大致包括元始天尊、玉皇上帝、太上老君等神靈信仰,道的學說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觀、氣論,道教的倫理觀念及勸善說,內丹修煉的行為模式及體驗,道教法規、戒律、科儀的理論等多項內容。

積德勸善、養生卻禍、長生久視、修道成仙等一直是道教的追求。

道教的神仙有哪些道教神仙都有那些

1.三清指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它們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實是 道 的一體三位。三清 的說法始於六朝,但此時 三清 多是指 三清境 即太清境 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別為神寶君 天寶君 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後來,三清 才逐漸作為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而 三清境 亦成為其居住地。2.四...

道教的三清在什麼位置,道教三清的名字分別是什麼

其中元始天來尊,又 名 玉清元始天尊源 在 三清bai 之中位為最尊du,也是道教神zhi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是道教dao開天闢地之神,為上古盤古氏尊謂,稱玉清元始天尊,也稱原始天王。元始天尊生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 元始 位於三清之中靈寶天尊道教最高神靈 三清 尊神之一,原稱上清高聖太...

幼兒園三生教育教案,三生教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三生教育 活動教案。活動名稱 我周圍的小動物 小貓。設計意圖 小貓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在兒歌 故事 動畫片中經常接觸,然而小朋友對小貓的認識只停留在初淺的表面,我以小貓為主線來擴充套件更大的教育空間。如加深對小貓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了解,另外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