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和金蟾能放在店裡嗎彌勒佛和金蟾能放在一個店裡嗎

2021-03-08 12:37:11 字數 4243 閱讀 1797

1樓:愛裂空座

可以的,彌勒佛放的位置要高於人的腰部,金蟾放的高度要比彌勒菩薩矮

金蟾可以和觀音彌勒佛在一起嗎

2樓:遵義張啟國

不能。理由:

金蟾又稱三足金蟾,中國神話傳說月宮有一隻三條腿的蟾蜍,而後人也把月宮叫蟾宮。古人認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財致富。

三腿的**被稱為“蟾”,傳說它能口吐錢。古代有劉海(劉海是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之一)修道,用計收服金蟾以成仙,後來中國民間便流傳“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傳說。釋義:

“呂洞賓**劉海功力高深,喜歡周遊四海,降魔伏妖,佈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過程中金蟾受傷斷其一腳,所以日後只餘三腳。自此金蟾臣服於劉海門下,為求將功贖罪,金蟾使出絕活咬進金銀財寶,助劉海造福世人,幫助窮人,發散錢財。

人們奇之,稱其為招財蟾。”

觀音大士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她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彌勒佛(即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裡,常見到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

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

綜上所述,金蟾不過是個幫助人們找錢的癩**,是一個工具,是沒有資格象觀音、彌勒佛接受人們的香火朝拜的,故不能放在一起。

家裡茶具有兩個茶寵,一個金蟾,一個彌勒佛,想問問應該怎樣擺放

3樓:匿名使用者

“茶寵”顧名思義就是茶

水滋養的寵物,多是用紫砂泥燒製的陶質工藝品,喝茶時用茶蘸茶湯塗抹或剩茶水直接淋漓,年長日久,茶寵就會溫潤可人,茶香四溢。常見茶寵如金蟾、貔貅、辟邪、小動物、人物等,寓意招財進寶、吉祥如意。一些茶寵製作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還有些茶寵利用中空結構,澆上熱水後會產生吐泡、噴水的有趣現象。 但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隻有嘴,沒有**。這決定了它吃東西只能進不能出,人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中華傳統“財源廣進,滴水不漏”的生財理念。

按照以上情況,如果僅是兩個,應該是放在茶臺的周邊較為合適吧。

4樓:顧明寶

金蟾放在茶具旁邊可以摸和澆水,旺財的。彌勒佛一定要放在高於桌子整個房間乾淨高尚的位置,記住千萬不可褻瀆,每天拜拜求願護平安。

5樓:一口價2毛

金蟾嘴千萬不能對著門,一定要面朝裡,不可以面朝外。金蟾不能接受香火。

彌勒佛不可以正對大門和窗戶,後背要緊靠牆,供奉前要做開光袈持,貢品千萬不可以有葷食和酒。

6樓:野真一

彌勒放客廳,蟾蜍對著門

金蟾和彌勒佛哪個在左哪個在右?

7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佛在上!金蟾在左下!最好坐西朝東!供奉水果、貢品!每日三炷香!

可保平安,生財!

8樓:汪寒之

應該把彌勒佛放在右邊,金蟾放在左邊,因為風水以右為上,而彌勒佛又是佛教的未來佛,而金蟾只是一般的聖獸,故以彌勒佛放在右邊上邊~~~`

9樓:佛崽

彌勒騎蟾蜍----我相簿裡有

10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佛在上,金蟾在下。

招財豬,彌勒佛和金蟾的擺放位置

11樓:蓑蓑煙雨

金蟾可以放在櫃檯上面 比較低一些的地方 ,嘴一定是向外的 彌勒佛方正中間的 一進門就能看見的。 豬可以放在 放錢的地方 彌勒佛一定要稍微高一點, 因為它屬於三世佛 一世佛威 燃燈古佛 、二世佛威釋迦牟尼佛 、三世佛就是 彌勒佛。

車裡擺放了一個彌勒佛又過了一個金蟾掛墜好不好

12樓:莫文靈雲南

1、都是表法的。

2、一個世法,一個出世法。

3、世法出世法,本來無二法,全在一心。

供參考,阿彌陀佛!

請問彌勒佛腳踩金蟾是什麼意思,應該放家裡什麼位置? 20

13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說法,彌勒佛代表福,金蟾代表財,這個造型是現代人把兩者結合,表達了福財雙至的願望。

這種造型並不是宗教範疇,不用有什麼忌諱,主要就是表達一種期盼,所以擺放在自己覺得美觀大方的位置即可。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14樓:引經據典正法

很多造型是民間臆造出來的,並不一定合適或如法,或者佛經裡說了這樣有什麼意思。安放的位置如下。彌勒佛表法的意思也如下

所以中國從那個時候起,以後造彌勒菩薩的像都造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在中國的表法表什麼?表大慈大悲,表笑面迎人,表平等對待、和諧相處,表這個;會看的,能看得比較深的,代表放下,萬緣放下。

1 有同學來問我,家裡供的佛像、菩薩像,擺的位置,有人來跟他講,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到底怎麼辦?這是魔來擾亂。他讓你起分別,讓你起執著,讓你起煩惱,所以決定不能聽。

2 佛像供在家裡面要供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家裡面的房子很多,應當要空出一間做佛堂,供養佛;如果房間不多,就供在客廳,都行。客廳供在上方,這個上下怎麼區別?

坐在這個位子,每一個人進到這個房子,他第一眼看到,這個方向就是上方。

3 供佛像有兩個重要的意義,這一定要懂得,第一個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這一點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現,課誦本里面諸位常唸到“一切恭敬”,佛菩薩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至誠恭敬!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至誠恭敬?

4 對一切人事物至誠恭敬,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這個人我喜歡他,我對他恭敬一點;那個人是我的冤家對頭,我就恨透他,這是凡夫。

5 佛菩薩是一切恭敬,決定是平等清淨,沒有高下,沒有分別。所以我們供佛像,因為我們對佛恭敬,對佛恭敬立刻就想到:我對一切眾生要恭敬,對一切萬物要恭敬。

6 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你要把每一個眾生都當作佛一樣地恭敬,這是供養佛像的第一個意義,這叫真供養。這個供佛像,決定是大吉大利!

7 供佛像的第二個意思是報恩。佛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我們今天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我們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師。所以我們供佛,不是把他當神看待,而是把他當作老師看待。

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覺悟,我要向佛學習!

8 佛像擺在那裡,提醒我覺而不迷,它的意思在這裡。其次,看到這個佛像,曉得我自己也是佛。我不胡思亂想了,我就是佛;我胡思亂想,我就是凡夫。所以成佛、成凡夫,就在自己一念之間!

淨空法師答:如法。在現代大都市裡面,這種情形愈來愈多。

我們的居住空間愈來愈小,有很多確確實實是不得已,把佛堂供在自己的臥房。在臥房裡面,最好能做一個小佛龕。我們不是在做課誦的時候把佛龕的門關上,課誦的時候門開啟。

沒有佛龕,你用一個布做一個簾子拉上,也一樣,這都很好,都是我們一點的敬意。

彌勒菩薩都造中國宋朝時代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走的時候跟大家說,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說完之後盤著腿他就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說是什麼佛菩薩再來的,說了不走,這是假的不是真的;身分一暴露馬上就走,不管是自己說的、是別人說的,如果身分暴露就走了。所以中國從那個時候起,以後造彌勒菩薩的像都造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在中國的表法表什麼?

表大慈大悲,表笑面迎人,表平等對待、和諧相處,表這個;會看的,能看得比較深的,代表放下,萬緣放下。他每天在街頭上乞食,別人供養給他的東西,他都放在布袋裡頭,每天提了個大布袋。曾經有人問他,什麼是佛法?

他老人家把布袋放在地上,兩個手這麼放下。別人看到這個樣子知道放下,放下就是佛法,人家看懂了,放下了。再問他老人家,放下之後怎麼辦?

他把布袋拿起來背在身上走了,頭都不回。這是什麼意思?放下之後要提起,提起是度化眾生,放下是自己,就像此地講的而離,離就是放下。

你看示現聲聞、辟支佛,那就是提起,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雖然現身度眾生,自己痕跡都不著,那叫放下。放下跟提起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原來看破就是放下,放下就是看破。

或者我們換句話,提起就是放下,放下就是提起,是一不是二,這叫妙法;放下不是提起,提起不是放下,這個法就不妙。你看妙在行世間法不著世間法,這個妙,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實際上一塵不染,跟大眾和光同塵一塵不染。這是大徹大悟的菩薩不住無為、不住有為,能行世間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對他一絲毫妨礙都沒有,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彌勒佛擺放位置,彌勒佛怎麼擺放好

佛教小神通 正信佛教bai不是風水堪du 輿,是不講究方zhi位之類的,清淨整潔就dao可以的 和地藏菩薩有緣版的人,到地藏論 權壇學佛很好,地藏論壇建立近十年,被超過二十萬的學佛 所喜愛。在這麼一個五濁惡世裡面,佛 罕見,正信佛 更加罕見的時代,地藏論壇竟然聚集了超過二十萬的海內外正信佛 大福之人...

彌勒佛是屬於什麼佛,彌勒佛是什麼佛祖?

崇文季季 屬於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佛 即 彌勒菩薩,也叫 彌勒菩薩摩訶薩 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 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

彌勒佛是財神麼,彌勒佛是財神嗎怎麼供奉

唯梅子 不是 彌勒佛的正確稱呼 應該是 彌勒菩薩 在佛法顯教中 往往不談財神 在佛法密宗中 確實有財神 主要有 黃財神 紅財神等 財神 是菩薩的一種 但不是彌勒菩薩 樊廣中 彌勒菩薩 梵文maitreya 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 梅怛儷藥,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