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特點?各種恐龍有什麼特點

2021-03-07 21:56:41 字數 4979 閱讀 1821

1樓:匿名使用者

恐龍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

這樣的架構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為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蜥臀目、鳥臀目。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龍都具有往前突出的恥骨,而鳥臀目恐龍的每根恥骨都向後傾斜。除臀部結構不同外,兩類恐龍在生活及行為特徵上也不同。蜥臀目恐龍包括以四肢行走的草食性蜥腳類恐龍,以及幾乎用兩肢行走的肉食性獸腳類恐龍。

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

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乙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

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我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陸地動物——易碎雙腔龍。

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世至白堊紀。它們大多為肉食性,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為最聰明的一類。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棘龍等也頗具名氣。

擴充套件資料

生活習性

覓食: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

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鬥爭:銳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

而有些恐龍則會群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第二根趾頭的腳爪割開獵物的腹部。

草食性恐龍一般會有一些特殊的「裝備」來對付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些裝備有時是堅韌的皮甲、骨棒或骨釘,有時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龍等。大型草食性恐龍會集體行動,一旦受到威脅,就會集體堅守陣地並反擊。

2樓:匿名使用者

萊森龍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巨型蜥腳類恐龍之一,生活在三疊紀晚期(約2.37~2.01億年前)的阿根廷地區,身長約10m,體重7-10噸。

2023年一篇**,詳細介紹了新發現的萊森龍化石,這一新發現改變了人們之前的認知。

要知道最早的恐龍大約就出現在2.4-2.3億年前左右,尼亞薩龍(可能是最早的恐龍)不到3m,始盜龍和皮薩諾龍的身長也就1m左右。

而萊森龍在短時間內就達到10m,它的出現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蜥腳類恐龍是如何演化成巨大體型。

由於體重過大,萊森龍已經開始四足行走,但也可以兩足站立,研究表明,萊森龍站立時腿部彎曲,骨骼經過加速破裂越長越粗(*這或許是演化成巨龍的另一種方式),而早期的原蜥腳類大部分都是前肢較後肢短,只能二足行走,比如著名的板龍。

另外,與後來的蜥腳類動物(梁龍,腕龍)一樣,萊森龍也有類似於鳥類的氣囊,而氣囊是作為巨龍的必備品,可以極大的提高呼吸效率,也有利於減輕四肢所承擔的重量。

3樓:夢中億

各種恐龍的分類特點及習性

恐龍(dinosaur)是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

分類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蜥臀目(saurischia)、 鳥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

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乙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蜥臀目分為蜥腳類(sauropoda)和獸腳類(theropoda)。

蜥腳類又分為原蜥腳類和蜥腳形類。

原蜥腳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紀到早侏羅紀,是一類雜食--素食性的中等體型的恐龍,例如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種巨型恐龍--------板龍,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安琪龍。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大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

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我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動物-----易碎雙腔龍。

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它們都是肉食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為最聰明的一類。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

暴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棘龍等也頗具名氣。

鳥臀目分為5大類:鳥腳類(ornthopoda)、劍龍類(stegosauria)、甲龍類(ankylosauria),角龍類(ceratopsia)和腫頭龍類(pachycephalosauria)。

鳥腳類是鳥臀類中乃至整個恐龍大類中化石最多的乙個類群。它們兩足或四足行走,下頜骨有單獨的前齒骨,牙齒僅生長在頰部,上頜牙齒齒冠向內彎曲,下頜牙齒齒冠向外彎曲。它們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全都是素食恐龍。

如:鴨嘴龍、禽龍等。

劍龍類,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質刺棒兩對或多對,劍龍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到早白堊紀,是恐龍類最先滅亡的乙個大類。其代表有被認為居住在平原上的劍龍,被發現於坦尚尼亞的肯氏龍。

甲龍類的恐龍體形低矮粗壯,全身披有骨質甲板,以植物為食,主要獸腳類恐龍出現於白堊紀早期。例如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海拉爾龍,生活在英國的多刺甲龍,以及在美國的包頭龍和蒙古的愛得蒙托龍。

角龍類,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龍。頭骨後部擴大成頸盾,多數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我國北方發現的鸚鵡嘴龍即屬角龍類的祖先型別。其中有與霸王龍齊名的三角龍,溫順的食草動物原角龍等等。

腫頭龍類主要特點是頭骨腫厚,顬孔封閉,骨盤中恥骨被坐骨排擠,不參與組成腰帶,主要生活在白堊紀。

不論是蜥臀目還是鳥臀目,它們的腰帶在腸骨、坐骨、恥骨之間留下了乙個小孔,這個孔在其它各目的爬行動物中是沒有的。正是這個孔表明,與所有其它各目的爬行動物相比,被稱為恐龍的這兩個目的動物之間有著最近的親緣關係。

4樓:梁衡

形體龐大 具體長相等時間機器造出來了 去看看就知道了撒~

恐龍有什麼特點

5樓:**雞取

恐龍的特點有:

(1)後額骨缺失。

(2)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著胸鎖三角肌,長度約是肱骨的1/3到1/2。

(3)腸骨後部有個突出區塊,髖臼穿孔。

(3)脛骨末端邊緣寬廣,有個往後的凸緣。

(4)距骨有個明顯上突與脛骨契合。

6樓:蝶夢飛花舞隨風

恐龍的種類很多,科學家們根據它們骨胳化石的形狀,把它們分成兩大類,一類叫做鳥龍類,一類叫做蜥龍類。根據它們的牙齒化石,還可以推斷出是食肉類還是食草類。這只是大概的分類,根據恐龍骨胳化石的復原情況,我們發現,其實恐龍不僅種類很多,它們的形狀更是無奇不有。

這些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裡游的,有在陸上爬的。下面我們就來大概認識一下它們吧。

翼手龍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胳在歐洲被發現。翼手龍並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過22厘公尺左右。但是風神翼龍的翅膀卻長達12公尺,像公共汽車那麼大。

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種翼龍,它的翅膀長達15公尺以上,如果我們今天能看到它,說不定會以為是飛機在天上飛呢。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於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體形巨大的翼龍是怎麼飛上天的?對此,科學家們有不同的認識。一些人認為,那些巨大的翼龍根本就不會飛,它們不能像鳥兒一樣振動自己的翅膀,但是它們可以先爬到高處,迎風張開巨大的雙翼,這樣就可以借助上公升氣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

另一些人認為,翼龍翅膀上的膜非常堅硬,而且翅膀的外側有像框架一樣的筋骨相連,所以它們能像鳥兒一樣扇動翅膀。由於它們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動一下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飛起來。這兩種觀點究竟哪乙個是正確的,目前還沒有結論,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在恐龍統治陸地的時候,海洋也同樣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占領著。它們與陸地上的恐龍和空中的翼龍是近親,也用肺呼吸空氣,一般也產卵。它們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長著鋒利的牙齒,為的是捕食其他魚類。

這些爬行動物多多少少長得有些像今天的魚類,有人就認為它們是魚變的,也有人認為今天的魚是它們變的。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種類,像我們今天有的鰻、龜、蛇、鱷等等,過去也都有相似的種類。如鰻龍,如蛇頸龍等等。

薄板龍是最長的蛇頸龍,全長可達15公尺。它的脖子大約為軀幹的兩倍。

像這條魚龍,簡直就和今天的魚一模一樣。

鰻龍是蛇頸龍的一種,在日本發現過它們的化石,經測量,它們的身長約7、8公尺。而且它們有鋒利的牙齒。

科學家們在發掘原角龍巢穴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具小型恐龍化石。它跑到原角龍的巢裡去做什麼?經過研究,原來它是乙個專門偷吃恐龍蛋的小壞蛋。

它的嘴裡沒有牙齒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來刺破並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陸地上的恐龍是我們最熟悉的了,這也許是因為它們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來的緣故。現在發現的這類恐龍很多,有獸龍類,如異齒龍;劍龍類,如劍龍;甲龍類,如森林龍;角龍類,如三角龍;雷龍類,如雷龍等等。

異特龍是是一種兇猛可怕的食肉恐龍,它的一張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頭小豬。它的牙齒全都向里彎曲,獵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來。

原角龍生蛋時往往是幾隻雌龍共用乙個窩,大家輪流一圈一圈地產蛋。看來它們很講團結呢。

三角龍是角龍的一種。它的鼻子上有乙隻角,像犀牛,眼睛上有兩隻角,又像牛。這三隻角都有1公尺長,是它們打架的有力**。

櫛龍的頭上長著乙個引人注目的管子,裡邊有細細的通道。空氣經過時就會發出低沉的聲音,可以用來嚇跑敵人。也有人認為,那是它們在潛水時用來通氣用的,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這是甲龍的一種,它們的**非常堅硬,像鎧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長著骨刺,像狼牙棒一樣,誰也不敢碰它們。

雷龍是恐龍中最大的一種,有的身長達30公尺以上,有6層樓那麼高。它們都是食草或樹葉的動物。我們在博物館見到的一些恐龍化石,大多就是這種恐龍。

恐龍的特點是什麼恐龍的特點?各種

骨骼特徵 恐龍的骨骼具有一些衍化適應,可使它們與原始的主龍類祖先辨別出來。在後期的恐龍中,這些特徵經過更多的演化改變。恐龍的共有衍徵包含 後額骨缺失。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著胸鎖三角肌,長度約是肱骨的1 3到1 2。腸骨後部有個突出區塊,髖臼穿孔。脛骨末端邊緣寬廣,有個往後的凸緣。距骨有個明顯上突與...

最早誕生的恐龍是?有什麼特點,最早的恐龍是什麼?

最早的恐龍 阿根廷月亮谷地區發現的始盜龍是距今最古老的恐龍,它生活於晚三疊世。特徵在始盜龍的上下頜上,後面的牙齒像帶槽的牛排刀一樣,與其它的食肉恐龍相似 但是前面的牙齒卻是樹葉狀,與其它的素食恐龍相似。這一特徵表明,始盜龍很可能既吃植物又吃肉。始盜龍的一些特徵證明,它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恐龍之一。例如...

最早的恐龍有哪些,最早的恐龍是什麼?

米粒計劃 禽龍是最早被發現的恐龍化石。是英國的曼特爾夫婦在1822年發現的。在這之前歐洲也有人發現,只是不知道它們的歸屬,一直誤認為是巨人的遺骸。第一種被命名的恐龍就是禽龍。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最早恐龍的化石,是在三疊紀的岩石中發現的。可能是始祖龍,它最早出現在2.28億年以前,它的頭骨與鱷的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