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旁邊有個光環,那光環叫什麼

2021-03-07 11:27:54 字數 4502 閱讀 1551

1樓:卑微式迷戀

日全食旁邊光環叫日冕。

日冕是指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其內部分別為色球層和光球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公里以上。色球層之外為日冕層,它溫度極高,日冕溫度有100萬攝氏度,粒子數密度為1015/m3。

日冕上有冕洞,而冕洞是太陽風的風源。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時或通過日冕儀才能看到 ,其形狀隨太陽活動大小而變化。在太陽活動極大年,日冕的形狀接近圓形,而在太陽活動極小年則呈橢圓形。

日冕可分為內冕、中冕和外冕3層。內冕從色球頂部延伸到1.3倍太陽半徑處;中冕從1.

3倍太陽半徑到2.3倍太陽半徑,也有人把2.3倍太陽半徑以內統稱內冕。

大於2.3倍太陽半徑處稱為外冕(以上距離均從日心算起)。

2樓:匿名使用者

日冕[1]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公里以上。日冕溫度有100萬攝氏度,粒子數密度為1015m-3。在高溫下,氫、氦等原子已經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質子、氦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等。

這些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射向太陽的外圍。形成太陽風。日冕發出的光比色球層的還要弱。

日冕可人為地分為內冕、中冕和外冕3層。內冕從色球頂部延伸到1.3倍太陽半徑處;中冕從1.

3倍太陽半徑到2.3倍太陽半徑,也有人把2.3倍太陽半徑以內統稱內冕。

大於2.3倍太陽半徑處稱為外冕(以上距離均從日心算起)。廣義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軌道以內的範圍。

日全食時,黑暗的太陽外圍是銀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陽上,因此稱為日冕。 日冕是太陽最外圍大氣。平時要觀測日冕,需要用特別的日冕儀。

日冕的範圍很大,用日冕儀只可以觀測到接近太陽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叫做內冕。它的邊界離太陽表面約有3個太陽半徑那麼遠,或者說約為200萬千公尺。在此以外的日冕叫做外冕,它向外延伸到地球軌道之外。

日冕的物質非常稀薄。內冕密度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密度也低於地球大氣的十億分之一,幾乎接近真空。 日冕的形狀很不規則,有時候呈圓形,有時候呈扁圓形,結構也很精細,在太陽赤道四周有很多向外流動的「冕流」伸向遠處,太陽極區則有一些纖細的羽毛狀的「極羽」。

3樓:匿名使用者

日全食旁邊有個光環,那光環叫什麼?日冕

4樓:

那個光環叫日冕 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公里以上。日冕溫度有100萬攝氏度,粒子數密度為1015m-3。在高溫下,氫、氦等原子已經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質子、氦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等。

這些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射向太陽的外圍。形成太陽風。日冕發出的光比色球層的還要弱。

日冕可人為地分為內冕、中冕和外冕3層。內冕從色球頂部延伸到1.3倍太陽半徑處;中冕從1.

3倍太陽半徑到2.3倍太陽半徑,也有人把2.3倍太陽半徑以內統稱內冕。

大於2.3倍太陽半徑處稱為外冕(以上距離均從日心算起)。廣義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軌道以內的範圍。

日全食時,黑暗的太陽外圍是銀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陽上,因此稱為日冕。 日冕是太陽最外圍大氣。平時要觀測日冕,需要用特別的日冕儀。

日冕的範圍很大,用日冕儀只可以觀測到接近太陽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叫做內冕。它的邊界離太陽表面約有3個太陽半徑那麼遠,或者說約為200萬千公尺。在此以外的日冕叫做外冕,它向外延伸到地球軌道之外。

日冕的物質非常稀薄。內冕密度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密度也低於地球大氣的十億分之一,幾乎接近真空。 日冕的形狀很不規則,有時候呈圓形,有時候呈扁圓形,結構也很精細,在太陽赤道四周有很多向外流動的「冕流」伸向遠處,太陽極區則有一些纖細的羽毛狀的「極羽」。

2023年5月1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張日冕環景象的**。這一壯觀景象是因太陽磁場增強並穿過光球層和色球層,影響到日冕層產生的。增強後的磁場控制日冕層的離子流並呈現拱形或環形的管狀形態。

日冕環形態多樣,大多數體積巨大,其跨度往往超過數個地球。

當發生日全食時,月亮會在太陽表面投下乙個被灰藍色光環圍繞著的圓盤狀陰影,這一灰藍色的圓環即稱為日冕,它常被描寫成異常絢麗的飄帶。起初,天文學家們還無法確定這種燦爛的光芒到底是來自太陽還是月亮,但他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即來自太陽。

日全食時看到的日冕

所謂「日冕」的光芒實際上來自於太陽的外部大氣層,其亮度只有太陽本身的百萬分之一,因此只能在發生日食時才能被看到。日冕產生的光輝只有整個月球反射太陽光的一半,在發生日食時,正是日冕發出的光芒才未使整個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1931 年,法國天文學家博納德弗第南德李奧特發明了日冕儀,這一發明使人們在陽光普照時也能夠對日冕產生的光線進行觀測。在這一儀器的幫助下,我們最終發現日冕是太陽的一部分。

當時,人們在對日冕進行研究時發現,日冕產生的譜線並不屬於光譜中的某一範圍。1868 年,法國天文學家皮埃爾j.c.詹森在印度對一次日食進行觀測時,曾對日冕譜線進行了記錄,並將記錄寄給了英國天文學家約瑟夫諾曼洛克伊爾,他是一位公認的光譜學專家。通過認真的研究,洛克伊爾認為這些譜線意味著在太陽大氣中存在一種未知的新元素,他將其命名為「氦」,這個稱謂在希臘語中意思是「太陽」, 也就是「太陽中含有的元素」的意思。

不過,這論斷沒過多久就被推翻了。1895 年,蘇格蘭化學家威廉姆雷姆塞發現在地球上同樣存在「氦」。而「氦」是已知的唯一一種最先被發現於地球以外的天體上的元素。

2023年日食期間拍到的日冕日冕還產生其他一些奇特的譜線,但這並不意味日冕中還存在什麼未知的元素。反之,這些譜線說明日冕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中都含有不同數量的電子,而在高溫條件下,某些電子將脫離原子的束縛。1942 年,瑞典物理學家本傑特愛德蘭認為日冕中的某些特殊譜線是鐵、碳和鎳原子在失去電子的情況下產生的。

日冕的溫度很高,其數值達百萬數量級,這並非臆想,而是以日冕發射的高能量x射線為依據的。不過,這種超高溫僅僅集中在日冕的個別原子中。而且這些原子廣泛分布於整個日冕中,其熱量總和並非高。

日冕並沒有突出的邊緣,而是不斷延伸,逐漸與整個太陽系融為一體,並在延伸的過程中逐漸減弱,直至對行星的運動無法構成任何可觀的影響為止。太陽蘊含的熱量將驅使帶電粒子沿不同方向向太陽外部迸射,美國物理學家尤金紐曼巴克爾於1959 年時曾經對此做出預言。1962 年,「水手-2 號」探測器公升至太空抵達金星時所探測到的結果驗證了這個預言。

這種帶電粒子的迸射被人們稱為「太陽風」,其速度為400—700 公里/秒。「太陽風」的作用使各彗星的尾部均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同時,構成「太陽風」的帶電粒子還會不斷撞擊各個行星,而且如果行星上具有南北極(正如地球上那樣),那麼帶電粒子將由其北極向南極運動。

日冕日全食時,黑暗的太陽外圍是銀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陽上,因此稱為日冕。 日冕是太陽最外圍大氣。平時要觀測日冕,需要用特別的日冕儀。

日冕的範圍很大,用日冕儀只可以觀測到接近太陽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叫做內冕。它的邊界離太陽表面約有3個太陽半徑那麼遠,或者說約為200萬千公尺。在此以外的日冕叫做外冕,它向外延伸到地球軌道之外。

日冕的物質非常稀薄。內冕密度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密度也低於地球大氣的十億分之一,幾乎接近真空。 日冕的形狀很不規則,有時候呈圓形,有時候呈扁圓形,結構也很精細,在太陽赤道四周有很多向外流動的「冕流」伸向遠處,太陽極區則有一些纖細的羽毛狀的「極羽」。

溫度日冕的溫度非常高,可達200萬度。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離太陽中心最近的光球,溫度是幾千度。稍遠些的色球,溫度從上萬度到幾萬度。

而距離太陽中心最遠的日冕,溫度竟然高達百萬度。這一反常的現象意味著什麼,科學家們目前還未找到合理的解釋。

5樓:青蛙射門

日冕,平時肉眼是看不到的!!!!太陽一共分三層:光球,色球,日冕。

高中地理上學過,就記得這個!!!!

6樓:慕容煙寒

在太陽將要被月亮完全擋住時,在日面的東邊緣會突然出現一弧像鑽石似的光芒,好像鑽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閃耀光芒,這就是鑽石環(diamond ring),同時在瞬間形成為一串發光的亮點,像一串光輝奪目的珍珠高高地懸掛在漆黑的天空中,這種現象叫做珍珠食,英國天文學家貝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貝利珠(baily beads)。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貝利珠現象。貝利珠出現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鐘,緊接著太陽光就全部被遮蓋住而發生日全食了。

7樓:匿名使用者

鑽石環弧光乍現。在日全食將要開始時,日面的東邊緣只剩下窄窄的一段亮弧,發出像鑽石似的光芒,好像強光照耀下的鑽石戒指,這就是美麗的「鑽石環」。

二、貝利珠璀璨奪目。緊接著出現一串發光的亮點,像一串璀璨奪目的「珍珠」,它們高懸於漆黑的天空,這是日全食展現的又一件異寶——貝利珠,這種星空中的「極品寶石」稍現即逝,通常只出現一兩秒鐘。

8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被完全遮住的時候 旁邊的光環叫做日冕

在太陽將要被月亮完全擋住時,在日面的東邊緣會突然出現一弧像鑽石似的光芒,是鑽石環

9樓:匿名使用者

月亮從太陽旁邊移開,露出一簇太陽光,出現美麗的鑽石環,一枚美麗的戒指上面鑲嵌著一顆鑽石,也稱為貝利珠。

10樓:魚和熊掌兼得之

日冕層,平時是相對比較暗的,因為太陽被遮住啦,所以他就反而顯得亮了咯,你就看得見啦。

11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太陽噴射發出來的日冕層。

12樓:宣奕

日冕,只有日全食時才看得見

月全食和日全食的區別日全食和月全食有什麼區別?

形成原因不同。在農曆十 五 十六,月亮執行到和太陽相對的方向。這時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條直線上,月亮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全食。月食時,對地球來說,太陽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 由於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分別稱為黃道和白道,並不在同乙個平面上,而是約有5 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陽和月球分...

日全食和全日食有什麼區別

日全食和全日食沒有區別,一般全日食指日全食。日全食和日食有區別,區別在於日全食時日食的一種。日食共有三種,即 日偏食 日環食和日全食。月球遮住太陽的一部分叫日偏食。月球只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在太陽周圍還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乙個光環似的叫日環食。太陽被完全遮住的叫日全食。這三種不同的日食的發生跟太陽 月...

這個月22日有日全食,7月22號日食準確時間是多少

大約從上午9時至9時37分不等。2009年7月22日早上九點,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北緯三十度為最佳觀察點 日全食時間表 以下是我國主要城市日全食見食時間表 地名 初虧 全食始 食既 食甚 全食終 生光 復圓 上海 8時23分25秒 9時36分44秒 9時39分16秒 9時41分49秒 11時01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