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2021-03-05 09:22:08 字數 5130 閱讀 4481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 春秋戰國時期進行於中國腹心地區,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據載,雁北一帶上古屬冀州,春秋時為北狄所居,聚居的少數民族有林胡、樓煩等部。戰國時,趙國的勢力擴充套件到這裡,趙武靈王曾胡服騎射,向北開拓疆土,傍陰山築長城,與匈奴、樓煩、林胡為界。

當時雁北一帶為少數游牧部落居住。 到秦統一時,一直處於北方的匈奴成為秦的強敵。秦始皇築萬里長城防匈奴。

秦末漢初,匈奴在冒頓單于統治下,武力達到了空前未有的強盛。它滅東胡,敗渾庚,徵樓蘭,擁騎兵三十萬。西漢初年,連年侵入邊境,劫掠人口牲畜,「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成為邊境的大患。

西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三十萬北擊匈奴,被冒頓騎兵四十萬圍於平城,用陳平秘計才算解圍。至此以後的六十多年時間裡,西漢政權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任其在邊境地帶肆虐。當時的雁北一帶,居民是極其有限的。

除平城外,大約只有馬邑一座小城。到漢景帝時,由於經濟上的逐漸繁榮,軍事實力也逐漸增強,漢與匈奴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匈奴只能「小入盜邊」。西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對匈奴進行長期的討伐戰爭。

漢兵三十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遣馬邑人聶翁壹誘匈奴主力,準備一鼓聚殲,不幸謀洩未成。從此就拉開了討伐匈奴大戰的序幕。之後的二十多年,漢派將軍衛青、霍去病連續三次討伐匈奴,大敗之。

匈奴內部**後,南匈奴投降了漢朝,北匈奴遠逃荒漠。不久首領郅支單于被漢擊殺。從此匈奴親漢,北方邊境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

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匈奴降漢後,漢安置降眾於朔方(內蒙)、雲中(雁北)一帶,稱為屬圍。 此後,西晉時期的十六國大亂,雁門一帶被一部新起的少數民族——鮮卑部占領。

【第二次】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出現對流,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東胡鮮卑族本來是居住在遼西的乙個少數民族,東漢桓帝時,檀不愧建國。檀不愧死後,部眾離散。

魏晉時,鮮卑部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相繼興起,這些部落乘中原大亂之機,紛紛出兵侵占中原,建都立國,如慕容部建前燕,宇文部建北周,拓拔部建魏。當時的雁北一帶較長時間都為鮮卑拓拔部占領。拓拔部正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階段,完全是游牧部落,居幷州塞外。

此時黃河流域正經受前所未有的大破壞,塞外高原在這些游牧部落的統治下的經濟也不可能發達。 西晉初期(310)晉朝封鮮卑首領猗盧為代公,割剄領以北地(代縣勾注山以北)給猗盧。314年進封代王,建都盛樂(呼市南)。

之後鮮卑內部混亂,互相殘殺。直到333年什翼犍即代王位,統一諸部,又開始強盛起來,但不久被前秦苻堅擊敗,逃漠北。386年什翼犍孫拓拔圭繼代王位,改國號魏,他東攻西掠,南伐中原,在參合陂大破後燕軍,占領了黃河以北,398年建都平城(大同)。

次年稱帝(魏道武帝),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朝。從此,鮮卑部又在雁北定居。 北魏建都平城後,雁北一帶出現了第二次經濟繁榮時期,桑乾河兩岸又開始建立城邑。

天興中(398-404)置恆州(雁北一帶)領八郡、十四縣。 這一時期,社會比較安定,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據《魏書》載:跋謂毗曰:

「壘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廣為產甘,各相勸勵」(《北史·和跋傳》)。燕風出使前秦時對苻堅說,魏:「控弦之士數十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

「雲中川自東川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餘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猶未盡。」這些片段的記載說明,處於畿內地的雁北地區生產是大發展了,這一時期,鮮卑族又與漢族人民逐漸融合,這種狀況大約維持了一百多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隨著北魏的衰落,雁北一帶由畿地再次變成了邊疆,處於鮮卑北方的柔然逐漸強盛。

魏在外長城設懷荒等六鎮防柔然。孝昌中年(526)柔然陷恆州。魏只好把雁北各州、郡、縣寄自肆州(忻州),從此,塞北經濟再次遭到破壞。

北齊時,雖然再次統一北方,但由於時間短促(僅20餘年),經濟未來得及恢復。恆州一帶又被滅柔然而起的突厥部占領。公元563年,突厥與周通婚,出騎兵十萬,自恆州分三路進關,合周兵攻齊晉陽,突厥沿路大掠,人畜不留。

【第三次】 宋、遼、金、元時期,進行於邊疆地區,不僅少數民族融合於漢族,而且大量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中原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多年的戰亂,到南北統一的社會繁榮時

2樓:嘻嘻小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四個重要時期及其特點 (一)華夏—漢民族的形成與先秦時期的民族融合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就是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據傳說和考古發掘,炎黃時代至堯、舜、禹時期,黃河中游的炎、黃兩大部落,不斷地碰撞融合,結成聯盟向東推進,戰勝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團,建立起號令黃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聯盟,並擊敗江漢流域的苗蠻集團,成為可追溯的中國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們說,黃河中下游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華夏族肇興的腹地。

華夏族是漢民族的前身。「華夏」一詞常被用以區別中原地區的民族與其周邊的民族(即蠻夷戎狄),然而,華夏族實際上也並非全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週三族初具雛形之後,就像滔滔東注的長江,涵化萬水,匯合百川,最後形成乙個龐大的民族集團。

大體在周代,在這個族體中,既有涵蓋了共同尊奉黃帝為始祖的夏、商、週三族的「華人」,又有華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當時,中原地區「華夷」逐漸走向一體,內遷異族已被華夏吸收、融合。

中原四周,齊、魯吞併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統一諸蠻,邊疆地區民族融合、兼併的速度也在加快。而華夏諸侯經過激烈的兼併、分化、吸收、統一,到戰國時期只剩下齊、燕、韓、趙、魏等幾個大國和在它們夾縫中的幾個小國了。即使是原來被稱為「蠻夷」的秦、楚已同被稱為「諸夏」或「中國」,與周邊各族出現了進一步融合的趨勢。

地區性的區域性統一,為華夏一統奠定了基礎,也為以華夏族為核心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乙個重要的舞台。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各族,不斷地凝聚、兼併、擴張,融合成乙個新的民族——華夏族。華夏族自誕生之日起,又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頻頻與周邊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融入眾多非華夏族的氏族和部落。

這樣,以華夏族為核心,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民族融合,是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點。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自東漢末年,由於政治的日益腐敗,統一的多民族大帝國分崩離析。之後,歷三國和西晉的短暫統一,又出現了東晉十六國並立和南北朝對峙的局面。

在這政權**、戰亂頻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國社會處於乙個巨大動盪的旋渦之中。與此同時,由於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雜居,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這一時期,與漢族及其前身華夏族有著密切聯絡的各族,他們出現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後,驟然間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過程,紛紛離散聚合。

建立過政權的許多民族都紛紛與漢族融合。不論南方還是北方,民族之間雙向或多向的遷徙、對流,是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即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的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在北方,史稱「五胡」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這些民族政權,一般不管哪個民族居統治地位,大都與漢族世族階級相聯合;同時,在政權的組合上又往往採取多種形式的聯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紛紛建立政權,乙個最為直接的後果是:

在中原地區形成了胡漢雜居的局面,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些民族在與漢族的長期雜居相處與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絡。漸漸地,他們與漢族在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縮小,與漢族逐漸融為一體。

如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乘,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到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合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當然,在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須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權後,為了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他順應民族融合的發展趨勢,模仿漢政權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實行了三長制、均田制,改胡姓為漢姓,改胡服為漢服,提倡胡漢聯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遷都洛陽,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這大大加速了胡漢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漢以來,就有不少華夏或漢族大批進入蠻族區、西南夷及嶺南地區。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為了逃避戰亂和苛重的稅役,或遷往河西隴右,或隨晉室南遷而偏居江左,甚至在傳統的蠻、俚、僚、爨等族聚居區,也能看到他們的蹤跡。與此同時,豫州蠻、荊、雍州蠻向北推移,爨人被徵調內地,成為南朝的編戶齊民。

通過這種雙向的、對流式的遷徙雜居,以及不間斷的武力征伐、聯姻結盟和左郡左縣的設定等多種渠道,南方地區漢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漢化現象也日漸普遍。 (三)遼宋夏金元時期自五代十國以後,歷史又進入乙個大**、大混亂之後的大統一的遼宋夏金元時期。這一時期民族融合有兩個主要的特點:

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權統治區域內進行,亦即主要在邊疆進行。二是在北宋——遼——西夏、南宋——金——西夏對峙、紛爭、衝突與逐步走向統一的過程中,由於民族大遷徙而再次改變民族分別格局,從而促進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為元的空前統一奠定了基礎。 在宋的北部,遼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進了這一地區的民族融合。

建立遼的契丹源於鮮卑。它是在東滅渤海,頻繁征伐回鶻、新羅、吐蕃、黨項、室韋、沙陀、烏古等民族和不斷向南擴張而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向南發展,遼治下的漢人日益增多,在與中原的衝突和交融之中,縮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了以漢文化為核心又帶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遼文化。

西夏為党項族所建,而党項族又是以黨項羌為主體,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區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發展曾經歷了乙個漫長的民族融合過程。西夏建國後,勢力迅速擴大,相繼與北宋、遼、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時轄今寧夏、陝北、甘肅西部和內蒙古的一部分,為我國西北部的開發、統一與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 源於黑水靺鞨,崛起於東北的女真,滅遼亡宋建立了金。

金滅遼,承繼了遼文化,直接與漢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過程中,金把大批俘獲的漢人遷往東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遷出故地,散居契丹、漢人地區。這種民族間的遷徙、雜處,促進了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統治下的青藏高原諸部族,大理國統治下的烏蠻、白蠻等民族,南僚蠻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彼此間的融合以及與宋的交融。 這一時期,各大政治實體之間,在衝突與紛爭的同時,還通過遣使、朝貢、互市、聯姻等方式進行頻繁交往,進行更為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其結果不僅有大量的少數民族融於漢族,還有不少的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

具體如契丹人在南宋時大批進入中原,至元代中葉已被元朝**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佔女真人總數的一半。

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途徑有哪些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史實告訴了我們什麼

1 政權之間的和好及各民族間的友好往來 中原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的和好,促進中原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邊疆地區的發展,促進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程序 無論在大一統時期還是在封建國家的 割據時期,都存在著民族間的友好往來,這是民族關係的主流,也是促進民族融合的乙個非常重要的形式。2 戰爭 頻...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在哪時期

傳說中的中國史前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應該是在三皇五帝時代。所謂 三皇 是指伏羲 女媧 神農。五帝 是指太皞 炎帝 黃帝 少皞和顓頊 我國歷史上有三次民族大融合,分別在哪個時期 中國古代三次民族大融合是 春秋戰國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遼宋夏金元時期。春秋戰國 魏晉南北朝 元明清 1.漢朝2。南北朝3。...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檸檬的情緣 http www.3lian.com zl 114 5000 5000.htm 阿歡的名單 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贏政統治天下並且開始稱 皇帝 中國曆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代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