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戰役的詳細平津戰役的詳細資料

2021-03-05 09:21:42 字數 4918 閱讀 2102

1樓:賀顯華老師

平津戰役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遼瀋戰役勝利結束後,敵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面臨著東北、華北我軍聯合打擊的威脅,已成驚弓之鳥。由地美、蔣、傅之間的矛盾,華北敵軍是撤是守,是南逃還是西竄,尚舉棋不定。傅作義錯誤地估計我東北野戰軍至少需要三個月以後才能入關作戰,所以未定下立即逃跑的決心,採取了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局變化的方針。

依據這一方針,傅作義將其所轄的蔣、傅兩系軍隊共四個兵團十二個軍約五十五萬人,收縮在以北平、天津為中心,東起唐山、西至張家口長達五百餘公里的鐵路線上,擺成一字長蛇陣。將其嫡系部隊配置在平綏路北平至張家口段,將蔣系部隊配置在北平及其以東地區,必要時,可丟下蔣系部隊自行西逃。

從全國形勢來看,我軍將傅作義集團抑留在華北,就地殲滅,對戰局發展最為有利。因此,**軍委決定乘敵人尚未確定逃跑之前,調華北野戰軍提前入關與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及地方武裝共一百萬人,發起平津戰役,殲滅傅作義集團於華北地區。敵是驚弓之鳥,能否抓住敵人,不使其南逃或西竄,是戰役指導的關鍵。

為此,**軍委決定;撤圍歸綏,緩攻太原,並同意與傅作義進行談判,以麻痺敵人。同時,令華北野戰軍主力於十一月下旬秘密迅速入關,在華北我軍協同下,首先對敵採取抓住西線,穩住東線,對西線之敵圍而不打,對東線之敵隔而不圍的方針,由西而東完成對敵人的合圍。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軍委指示東北先遣兵團、華北第2、第3兵團在平張段統一行動,首先迅速包圍張家口,吸引東面敵人向西增援,切斷平張段,爾後分割圍殲平津張地區之敵。

遵照**軍委的統一部署,華北第3兵團於十一月二十九日開始包圍張家口地區之敵。傅作義為保住向西的逃跑,急令第35軍率三個師增援張家口,並以懷來地區之第310師增援宣化,昌平地區的第269師西調懷來。為了抓住西線各敵,**軍委於十二月二日令華北第2 兵團向下花園急進,令東北先遣兵團向南口、懷來前進,以切斷平綏路,分別包圍沒線之敵。

由於東北先遣兵團第11縱隊,於十二月五日,在行進途中殲滅了密雲守敵乙個師,傅作義即認為我東北野戰軍已經入關,並錯誤地判斷我軍將要進攻北平,因而又慌忙決定調第35軍迅速返回北平,懷來、南口地區之第104、第16軍向西接應,同時調天津附近之第62、第92、第94軍共八個師到北平布防;將第13軍由懷柔、順義撤到通縣;第101軍由涿縣撤到豐台、門頭溝。敵人這一收縮行動,對我軍抑留敵人在現地十分有利。十二月六日,敵第35軍(兩個師)突出我軍對張家口的包圍圈後東竄,八日被我軍華北第2兵團包圍在新保安地區。

十日、十一日,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在第11縱隊協同下,先後在康莊、懷來地區將敵第16軍主力及第104軍主力殲滅,至此,傅系部隊主力分別被我軍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安兩地,敵人西逃之路被切斷。此時,東北野戰軍主力已經越過長城,進入冀東,尚未對平津塘諸點完成包圍,因此「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敵人從海上逃跑。」為了不使敵人決策狂跑,盡快地完成對平津塘諸點的包圍,***於十二月十一日及時下達了關於平津戰役作戰方針的指示,令西線各部對張家口、新保安諸敵,在兩星期內「圍而不打」,令東北野戰軍主力,要不惜疲勞,不怕減員,不怕受凍受飢,以最快速度同時切斷津,塘和平、津之間敵人的聯絡,對敵形成「隔而不圍」的戰略態勢,再行休整,然後從容攻擊。

同時,指示淮海前線我軍對杜聿明集團:「兩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以穩住敵人,使其不好下從海上逃走的決心;並令山東我軍控制濟南以北一段黃河,並在膠濟路上預作準備,以防敵人經濟南向青島逃跑。東北野戰軍遵照***主席的指示,以第1、第 2、第 7、第 8、第 9、第12縱隊,包圍天、塘沽地區之敵,以第3、第5、第6、第10縱隊在第11縱隊及冀中軍區第7縱隊的配合下,包圍北平之敵。

至十二月二十一日,東北野戰軍主力提前完成了對平津塘之敵的戰略包圍,封閉了平津之敵由海上南逃之路。至此,傅作義集團即被我軍「一概包圍了」。

我軍完成了對敵人分割包圍後,採取了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方針,先打新保安和塘沽兩點。在打新保安之前,**軍委估計,敵第35軍被殲後,張家口守敵有突圍的可能,而華北軍區第3兵團不佔優勢,為增加包圍張家口的兵力,**軍委將東北野戰軍第4 縱隊西調張家口,歸第3兵團指揮,十二月二十日,該縱到達張家口附近。二十二日,華北軍區第2 兵團攻克新保安,全殲滅守敵第35軍(兩個師);二十三日,張家口守敵五萬餘人突圍逃跑,被我華北軍區第3 兵團及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於二十四日 全部殲滅於張家口以北地區。

為了統一對平津戰役的領導和指揮,***於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決定由**、***、***三人組成總前委,**為書記。塘沽地區因地形不利,不便殲敵,東北野戰軍建議,經**軍委批准,我軍改為攻取天津。一月十四日,東北野戰軍集中第1、第 2、第 7、第 8、第9縱隊共二十二個師,採取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各個殲滅的作戰部署,對天津守敵發起進攻,經二十九小時激戰,於十五日解放天津,全殲守敵十三萬人。

俘虜津塘防區副司令兼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十七日塘沽敵人由海上逃走。至此,北平之敵完全孤立,陷入絕境。

我軍除東北野戰軍第 1、第 2兵團(即原先遣兵團)外,十二月底又增調華北第 2、第3兵團進至北平附近,對北平之敵形成嚴密包圍。一月十四日,***主席發表了:《關於時局的宣告》,提出了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

十六日,我平津前線司令部向傅作義發出最後通牒,指出:一是放下**,一是和平改編,否則,「我軍將以精確戰術攻城,勿謂言之不預」。在此情況下,傅作義接受了和平改編。

北平守敵八個軍,二十五個師,全部開出城外,聽候改編。一月三十一日,我軍進駐北平,北平宣告解放。和平解放北平,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北平守軍是執行我黨八項和平條件,以和平方式結束戰爭的第乙個榜樣,被譽為「北平方式」。平津戰役歷時六十四天,除塘沽守敵五萬八人從海上逃跑外,共殲滅敵軍五十個師五十二萬人,解放了華北大部地區。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我軍在戰略進攻階段與敵人主力進行的戰略決戰。在**軍委和***的正確指揮下,歷時四個多月,殲敵一百四十三個師,連同地方部隊共一百五十四萬人。至此,戰爭第三年七個月的作戰,共殲敵二百三十二萬人,使敵人的精銳部隊喪失淨盡,大大加速了解放戰爭勝利的程序。

2樓:匿名使用者

3樓:匿名使用者

平津戰役,是在中共**、**軍委、***主席的領導指揮下,由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部隊百餘萬人,於2023年11月29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東起唐山、西至張家口長達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華北國民黨「剿總」總司令傅作義集團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戰略性決戰。由**、***、***組成總前委,統一指揮。經過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共殲滅和和平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

全戰役歷時64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20日,我軍完成了對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之敵的分割包圍,採取「隔而不圍」、「圍而不打」的原則,切斷了敵人西撤南逃的退路;2023年12月21日 至2023年1月15日,為戰役的第二個階段,我軍採取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集中了優勢兵力,先後攻克了新保安、張家口和天津,使北平之敵完全孤立,陷於絕境;2023年1月16日至2023年1月31日,為戰役的第三個階段,我軍政治攻勢和軍事攻勢相結合,迫使北平守敵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平津戰役的勝利,是***戰略決戰思想的勝利;是廣大指戰員英勇作戰,東北、華北兩區人民全力支援,中共平津地下組織積極配合,以及其它戰場人民解放軍密切協同的結果。

平津戰役連同遼瀋、淮海等戰役的勝利,確立了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局面。平津戰役中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及後來的「綏遠起義」為我軍爾後解決國民黨一百餘萬殘餘軍隊提供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綏遠方式」,這對進一步加速解放戰爭的程序,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正在勝利發展之際,2023年12月上旬至2023年1月31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

二、第三兵團共一百萬人,聯合發動了平津戰役。當時,華北國民黨傅作義集團除有5萬餘人分駐歸綏和大同外,有兵力50餘萬人,位於東起北寧路的山海關、西迄平綏路的張家口的約500多公里的狹長地帶上,並以塘沽為海上通道口。在這部分軍隊中,屬傅作義系統的有17個師(旅),屬蔣介石系統的有25個師(旅)。

在此之前,蔣介石已提出要傅率部南撤,加強長江防線。傅作義對蔣介石的排斥異己深懷戒心,不願南撤。這時,傅作義所部為解放軍在東北的勝利所震懾,已成「驚弓之鳥」,但估計東北野戰軍在遼瀋戰役後需要有3個月到半年的休整時間,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入關作戰。

傅作義根據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的方針,不斷收縮兵力,先後放棄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地,準備隨時從海上南逃或西竄綏遠。如果傅作義集團撤走,人民解放軍雖可不戰而得平津,但國民黨長江防線得到加強或儲存較多作戰力量,這對今後作戰是不利的。因此,穩住華北敵軍,使它不迅速決策南逃或西竄,就成為能否實現就地殲敵的關鍵。

根據中共**的部署,東北野戰軍主力在遼瀋戰役結束後不久,從2023年11月23日起,就提前結束休整,取捷徑隱蔽地揮師入關。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和華軍區第

二、第三兵團一道,以神速動作,先用「圍而不打」或「隔而不圍」的辦法,完成對北平、天津、張家口之敵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截斷了他們南逃西竄的通路,並調動原駐天津、塘沽的國民黨軍隊第九十

二、九十

四、一○五軍進到北平地區。隨後按「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順序發起攻擊。在12月下旬連克西頭的新保安、張家口。

在新保安殲滅傅作義嫡系主力第三十五軍1600人,在張家口殲敵第十一兵團部和第一○五軍5.4萬餘人。2023年1月10日,中共**決定成立由**、***、***3人組成的平津前線總前委。當東頭的天津守敵拒絕接受和平改編後,1月14日,解放軍以強大兵力發起對天津的總攻,東北野戰軍集中5個縱隊22個師34萬人在劉亞樓指揮下,經過29個小時激戰,攻克了這座堅固設防和重兵守備的大城市,天津國民黨守軍10個師13萬人全部被殲,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被俘。

天津解放後,塘沽守敵乘船南逃。

為了使北平這座舉世聞名的古都免遭破壞,解放軍在圍城後,派出代表同傅作義接觸。由於解放軍力量的強大和作戰部署的迅速完成,由於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敦促,傅作義終於決心順應人民的意旨,命令所部出城聽候改編。2023年1月31日,傅部移動完畢,解放軍進入北平。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平津戰役歷時64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在綏遠,有意地儲存下一部分國民黨軍隊,經過相當時間,在董其武率領下於2023年9月通電起義,接受改編。這樣,對今後如何解決國民黨軍隊便有了天津、北平、綏遠三種方式。

平津戰役紀念館平津戰役背景有哪些

1948年11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場上進行的第乙個戰略決戰性戰役遼瀋戰役勝利結束,殲滅國民黨軍東北偽 剿匪 總司令部總司令衛立煌所部47.2萬人,使東北全境獲得解放。由於遼瀋戰役的勝利和其他戰場的勝利,全 事形勢發生了新的轉折。人民解放軍總兵力由戰爭開始時的120餘萬人上公升到300萬人,從...

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平津戰役有什麼歷史意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乙個戰役。東北解放以後,據守張家口 北平 天津 唐山一線的國民黨華北 剿總 傅作義集團50多萬人,面臨東北 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已成驚弓之鳥。是撤是守,蔣介石 傅作義各有打算。雖然他們的主張不同,但都對自己的力量估計過高,而對我軍的力量估計不足。因...

平津戰役的開端是什麼

飛鳥桃子 平津戰役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 和 指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2 第3兵團及地方武裝一部在北平 天津 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