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建立於什麼朝代

2021-03-03 22:12:16 字數 2945 閱讀 5690

1樓:

在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鬱鬱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63534白馬寺。這座2000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間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閣和高峭的寶塔,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人。 白馬寺山門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

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遊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

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遊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巨集偉、莊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冢,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

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在清涼臺上還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們寄託著中國佛門**對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清涼臺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讚美道:“香臺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濛。

”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臺,具有古代東方建築的鮮明特色。毗盧閣重簷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築,佈局整齊,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蒼蒼,金桂沉靜,環境清幽。

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35米。

它造型別致,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齊雲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 白馬寺中種有許多石榴樹。

白馬寺的石榴漢魏時曾譽滿京師。石榴原產於安息(今伊朗),在漢代同佛經、佛像一起傳入中國,並最多在洛陽、長安落戶。當時人們讚美石榴,把它作為中外人民交往的標誌,石榴的身價倍增,白馬寺的石榴,亦有“白馬甜榴,一實值牛”的說法。

白馬寺作為我國第一古剎,在中國佛教史和對外文化交流史上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編輯本段]尋佛起源 據史料記載,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有光環繞,輕盈飄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御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

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群臣,並詢問是何方神聖。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於虛幻中,全身放射著光芒,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吧!

於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後,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一批經書和佛像,並開始翻譯了一部分佛經,相傳《四十二章經》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儲藏他們帶來的寶貴經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

據說是因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發源地。白馬寺屬於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寺院位置 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

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23年的歷史。 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無幾,人民**為儲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蹟,曾進行過多次修葺。

現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並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

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

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築巨集偉肅穆,佈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現存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佔地約4萬平方米。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秀的石刻藝術品。

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為一併排三座拱門,代表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盤門。部分門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為東漢遺物。寺內現存五層大殿,坐落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兩旁偏殿則互相對稱。

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常開,赤腳趺坐,形象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殿內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後是韋馱天將,佛教的**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 白馬寺大門東走約300多米,有一座十三層的齊雲塔,直插雲霄。

齊雲塔始建於五代時期,原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時燒燬。金朝大定年間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 白馬寺建築規模雄偉,現在的佈局為明嘉靖時重修,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四座大殿。

山門東西兩側有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後院毗盧閣內的斷文碑,刻有白馬寺的歷史,是寺內重要古蹟,所傳唐經幢(讀床)、元碑刻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寺內原來還出土了玉石雕刻的彌勒佛像,已被盜往美國。

各殿內的佛像大多是元代用乾漆製成的,特別是大雄寶殿的佛像,是洛陽現存最好的塑像。據記載,三國魏時白馬寺前有大石榴,京師傳說:“白馬甜榴,一石如牛。

”寺東還有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造的齊雲塔。

白馬寺位於哪個地區,白馬寺在哪個城市

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市,是洛陽的乙個旅遊景點。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建立於東漢永平十一年 公元68年 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 祖庭 和 釋源 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 明 清時所留。...

白馬寺修築的原因,白馬寺的由來及歷史

白馬寺的由來及歷史 白馬寺的歷史由來 永平十年 公元67年 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 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永平十一年 公元68年 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 白馬寺 歷史 據說香火也曾鼎盛...

幫忙設計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旅遊線路

當真愛來敲門 額 那就在火車站坐車到白馬寺,可能要一個半小時到,玩一個小時就差不多轉完了,然後做58路車,到關林下車,關林已經離龍門很近了,可以坐公交 打的也行。白馬寺離關林也不近,坐公交也要一個半小時 在龍門玩一個半小時然後回關林坐39路車 到河南科技大學新校區轉車坐68路到火車站,額。滿打滿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