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一步是現在的幾公尺,古代一步等於多少公尺

2021-03-03 21:59:05 字數 5645 閱讀 6549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步等於五尺,一尺等於十寸。西漢時一尺等於0.231公尺,今三尺等於一公尺

依漢制,一步=1.155公尺

依今制,一步=1又2/3公尺

2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的3尺(30厘公尺)等於現在的1公尺。

古代一步等於多少公尺?

3樓:輕靈觸動

1、周制以八尺為一步,秦制以

六尺為一步,300步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當於現代回的0.231公尺,周秦時期答的一里也就相當於現代的415公尺左右。

2、清光緒年間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為一步,兩步為一丈,180丈為一里,一尺相當於現代的0.32公尺,一里就等於576公尺。

3、一裡等於500公尺是2023年的事,一公里就是1000公尺,一市裡和一華里意思是一樣的,都指500公尺。

「公元2023年制定一市裡為150丈,合公制為500公尺。這次制定的裡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繼承了中國傳統裡製的特點,又吸收了西方公尺製,並與其結合。

所謂繼承中國裡製特點表現在:從周代開始中國傳統裡制為一里300步,這次裡制為一里150丈,而以營造尺的五尺為步、二步為一丈,則150丈恰為三百步。

所謂吸收西方公尺製與之結合表現在:「一市裡為150丈合公制為500公尺」,則是以西方的公尺製表示中國的裡制,而中國的市尺則變為西方一公尺的三分之一。

這樣二者融為一體。由於這次制定的裡制,適合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方便了與西方長度單位的換算,所以沿用至今。

4樓:zht的

古代的一來

步約等於1.3公尺。

自古文裡,邁出一足為跬,邁出兩足才是步

又有說「五尺為步」,所以一步1.5公尺差不多是現在兩個正步的距離,但事實上,古代的1步應該是1.3公尺,這裡可能是:古人比較矮所以步子小;可能他們在測步子的時候用的是方步;

古代的三百步大約是現在的500公尺;

中國舊制長度單位,一步等於五尺;(當時的一步等於五尺,一尺等於22厘公尺=0.22公尺。一定要注意是「當時」)

(步:一步等於五尺,歷代不一。秦代一步為六尺,周代一步為八尺。)

5樓:張鈞涵涵涵

1、古文裡,邁出一足為跬,邁出兩足才是步,古代的跬就是現在的步,古代的1步實際上內是現代的2步。俗話說「五尺為容步」,所以一步差不多1.5公尺,是現代的兩個正步的距離;

2、但事實事實上,古代的1步應該是1.3公尺,這裡因為一可能古人比較矮所以步子小,二可能他們在測步子的時候用的是方步.古制的三百步大約是現在的500公尺;

3、中國舊制長度單位,一步等於五尺。(當時的一步等於五尺,一尺等於22厘公尺=0.22公尺);

步:一步的尺度,歷代不一,秦代一步為六尺,周代一步為八尺。古時一舉足叫跬(半步);兩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

6樓:l疙疙疙疙疙瘩

1.4公尺左bai右。

古文中,一足du為跬,兩足才是步

zhi,古代的跬是現在的dao步,古代的1步是內現代的2步.有說「五尺容為步」所以一步1.5公尺差不多是現在兩個正步的距離正常乙個正步距應該是0.7公尺。

但歷代不一,周代以八尺為一步,秦代以六尺為一步。

古代的一百步指現在的多少公尺?

7樓:感受血的甜蜜

談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來說一下古代的步。有句成語叫做「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那麼什麼是矽步呢?古人所說的一步,並不是現在我們所指的抬腿往前走一步,而是如今我們所說的兩步,也就是左右腿都往前一步,這樣才叫一步。

而只是乙個腳邁一步,卻應該叫半步。半步者為跬,所謂:舉足一次為跬,舉足兩次為步。

一步為兩跬也!秦漢時規定6尺為一步,漢尺為23厘公尺,換算過來就是138厘公尺為一步。

8樓:軒蘊遊

現在的40到65m 因為人的步划正常是 38到65公分

古代一裡等於多少公尺

9樓:輕靈觸動

1、周制以八尺為一步,秦制以六尺為一步,300步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當於現代的0.231公尺,周秦時期的一里也就相當於現代的415公尺左右。

2、清光緒年間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為一步,兩步為一丈,180丈為一里,一尺相當於現代的0.32公尺,一里就等於576公尺。

3、一裡等於500公尺是2023年的事,一公里就是1000公尺,一市裡和一華里意思是一樣的,都指500公尺。

「公元2023年制定一市裡為150丈,合公制為500公尺。這次制定的裡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繼承了中國傳統裡製的特點,又吸收了西方公尺製,並與其結合。

所謂繼承中國裡製特點表現在:從周代開始中國傳統裡制為一里300步,這次裡制為一里150丈,而以營造尺的五尺為步、二步為一丈,則150丈恰為三百步。

所謂吸收西方公尺製與之結合表現在:「一市裡為150丈合公制為500公尺」,則是以西方的公尺製表示中國的裡制,而中國的市尺則變為西方一公尺的三分之一。

這樣二者融為一體。由於這次制定的裡制,適合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方便了與西方長度單位的換算,所以沿用至今。

10樓:湖心藍戀

一公里就是1000公尺,一市裡和一華里意思是一樣的,都指500公尺.但古代的裡和現在的裡長度有不同.周制以八尺為一步,

秦制以六尺為一步,300步為一里.

古代的一步相當於現代的0.231公尺,

周秦時期的一里也就相當於現代的415公尺左右.

清光緒年間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為一步,兩步為一丈,180丈為一里,一尺相當於現代的0.32公尺,一里就等於576公尺.一里等於500公尺是2023年的事.

11樓:匿名使用者

周秦漢,一

裡=415.8公尺

清光緒,一裡=576公尺

2023年,一裡=500公尺

12樓:遊龍吟淵

秦制六尺一步,一尺約0.23~~0.24公尺左右(秦漢時期),三百步為一里,約420公尺左右。

其時古時度量不停變化,標準不一。殷商一尺約0,16公尺,所以丈夫。秦漢一尺0,23,24左右,所以七尺男兒。

隋唐一尺約0,26,宋元約0,3。明清約0,32。直到**時期和法德為主的公制接軌,三尺一公尺,一丈兩步,換算300步一裡500公尺。

總之,古時一里在420公尺~~550公尺之間。由此亦可見統一度量衡有多重要。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一里等於現在的多少公尺?

估計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得到準確的答案,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也在不停地變動。不過,這裡可以給出一些相關問題的解釋和史書裡記載的距離。

1裡=300步。古代的一步實際上等於現在的2步,估計是古人講究陰陽的結果,即左右腳各邁一次算一步。**兩步的距離在120厘公尺左右,估算古代的1裡約等於現在的360公尺左右。

1步=6尺(或5尺)。古代的一步等於現在的兩步,而尺就是乙個人前臂的長度(尺骨的長度,這就是為什麼要叫尺骨的原因),約在22-23厘公尺左右。古代丈量長度一定是「帶」著尺子走的,與長度度量的起源是一致的、合理的。

更巧合的是,乙個人前臂的長度約等於其足的長度,所以西方的「尺」就叫「foot 足」。跨出去一步,從後腳腳跟到前腳腳尖的距離約等於三個足的長度,所以古人的一步也就等於6尺(6個足長)。後面可能意識到連續跨兩步的話(左右腳各一步)實際上是5個腳長而不是6個腳長,所以後來就變成了1步等於5尺。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楚三大夫張九軍,北圍曲沃、於中,以至無假之關者三千七百裡,景翠之軍北聚魯、齊、南陽,分有大此者乎?

這是齊國使者說服越王無疆不要攻齊,轉而攻楚的一段說詞節錄。在這段說詞裡提到了乙個距離數字3700裡,但具體的起止點有點模糊,畢竟不是專門描述距離的書籍。從說詞看來,應該是從曲沃到無假關的距離是3700裡。

那時的曲沃應該就是現在的山西曲沃,而無假關的具體位址卻早已遺失。據考證,那時的無假關是現在湖南平江縣汨羅江畔的加義鎮(由假邑而轉為加義),與當時越國的相對位置(現在的湘贛邊界就是當時的楚越邊界)以及越國攻楚的目的(為了楚南四邑)是相吻合的。從曲沃到平江的距離約1100公里,合現在的2200裡,這樣算來,當時的1裡約等於現在的0.

6裡(2200/3700)即300公尺。

這是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之前齊國或越國、楚國的長度度量情況,各國的度量肯定是不一樣的,不然秦始皇就沒有必要統一度量衡了。按估計,這時的1裡約等於300-350公尺。

古代的百步距離大約是現在的多少公尺?

14樓:腦大洞開的社會人

古代的百步距離大約是現在的115公尺。

步,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時兩腳之間距離

版的兩倍,約相當於舊制五尺權。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

」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公尺還多,這顯然太高了。中國市製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於十寸。

西漢時一尺等於0.231公尺,現在三尺等於一公尺。所以五尺是1.

155公尺。

15樓:

古代的百步距離大概是現在的110公尺。

中國舊制長度單位,內一步等於五尺容。(當時的一步等於五尺,一尺等於22厘公尺=0.22公尺.

一定要注意是「當時」) 。那麼一步的距離是: 0.

22公尺*5=1.1公尺 。 那麼百步就是110公尺。

16樓:無極小屁孩

以一步60cm算的來話,百步源就是60m。

二百步遠的弓箭射程,精銳士兵可以做到。至於武將,弓箭射程有時可以達到五百步甚至更遠。

古文裡,邁出一足為跬,邁出兩足才是步,古代的跬就是現在的步,古代的1步實際上是現代2步.又有說「五尺為步」所以一步1.5公尺差不多是現在兩個正步的距離,但事實事實上,古代的1步應該是1.

3公尺,這裡因為一可能古人比較矮所以步子小,二可能他們在測步子的時候用的是方步。

17樓:秋以_為期

周 以八尺為一步, 秦 以六尺為一步,後亦以五尺為一步.

古代一步大概150 160 厘公尺吧 100步 大概一百五六十公尺

你問的是不是轅門射戟 ? 呂布大概**180公尺左右吧

古代一里路是多少公尺?

18樓:苦味精味苦

周秦漢,一裡=415.8公尺

清光緒,一裡=576公尺

2023年,一裡=500公尺

中國裡的長度及其演變,無論今人關於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記載,都很少談及。著名中國經濟史專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國歷代度量衡之變遷及其時代特徵》中說:「自漢代以後,歷代計算長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為止。

至清光緒34年(2023年)重定度量衡制時,......才明文規定於尺之外,另立裡製。所以,中國裡作為計算道路等的長度單位在制度上確立得是很晚的。但這決不是說中國古代沒有裡這種長度的概念,相反這種概念當時應用很多。

如《漢書·西域傳》所載數十個方國中,大多數方國到長安有多少裡的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且末國,......去長安六千八百二十里」等等。

這說明裡這種長度概念在當時是常常用到的。雖然如此,正史講度量衡時卻沒有裡的長度。如《漢書·律曆志》談到長度時說: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此處講的五個長度單位,是分、寸、尺、丈、引,就是沒有裡。

這裡沒有講裡的長度,不是沒有裡的長度,而是由於種種原因缺少記載造成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閱讀答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閱讀答案

去爬懸崖。那座懸崖大約只有二十公尺高,但在我眼中卻是高不可攀的險峰。其他內 孩子乙個接乙個容的向上爬,我落在最後,全身顫抖 冷汗直冒,也跟著他們向上爬。我終於爬上去了 接著他們又向崖頂攀爬,他們打算從崖頂沿著一條迂迴的小路回家。可是,當他們爬上崖頂之後,他們卻走了。傑利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他還是走...

《走一步再走一步》給出什麼啟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啟示

斐承允 人生總有磕磕絆絆,我們不能一遇見困難就退縮,應該把大困難化成小困難,一點點完成,你就會很有成就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 的啟示 幸運的森林深處 走一步,再走一步 的啟示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認真地解決一個一個小困難,終於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一步一步造句,一步一步,一片一片怎麼造句

蝸牛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終於到達了山頂。馬雲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通過我的努力,我一步一步地向成功靠近。一步一步,一片一片怎麼造句 一片一片造句 如下 1 雪花兒一片一片的落了下來。2 柳絮一片一片的漂浮在空中。3 放眼望去是一片一片的麥田。我一步一步的走著,時間一秒的過著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著,一片一...